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1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80篇
电工技术   7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46篇
化学工业   55篇
金属工艺   44篇
机械仪表   216篇
建筑科学   131篇
矿业工程   25篇
能源动力   41篇
轻工业   24篇
水利工程   23篇
石油天然气   58篇
武器工业   16篇
无线电   140篇
一般工业技术   54篇
冶金工业   96篇
原子能技术   35篇
自动化技术   116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1篇
  1975年   13篇
  197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分析当前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相关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过多强调语法教学,以及忽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培养等问题,提出以任务驱动为先导"做教学"一体化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方法,以提升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程序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72.
在C/S结构应用系统中,有效安全地运行客户端的应用程序是实现C/S结构应用系统的基础,通过分析Windows系统的特点,引入系统级服务进程实现对客户端应用的监控确保了客户端程序被强行结束或绕开运行,再利用已经运行的客户端应用程序反过来实现对系统级服务进程进行监控,从而确保了客户端应用程序的有效运行和工作.  相似文献   
73.
基于范畴计算的多目标语言程序生成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范畴论的多目标语言程序生成架构,程序元素的元类型在程序元模型范畴中定义,常用的软件开发模式由元模型实例组成并带有可配置的参数,模式到可执行语言的表达式、函数、类型等映射由范畴函子统一定义。在实际应用开发时,通过函子计算将抽象模式精化到不同的目标语言程序范畴。各种语言的精化计算方式具有统一的契约规范,从而支持高度的灵活性和重用度水平。  相似文献   
74.
主要介绍了混合监测技术在并行与分布式系统性能分析评价中的应用。分析比较了常用的几种监测技术,给出了各自的优缺点,介绍了混合监测中的事件的定义,自动装备的过程。事件的采集和分析这向个关键步骤,提出装备的层交化。最后提出了混合监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5.
软件体系结构中五种常见风格的剖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何炎祥  黄浩  石莉  张戈  李超 《计算机工程》2000,26(10):30-32
软件体系结构是软件工程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该文首先分析比较了现有软件体系结构理论中的几种风格,接着,说明这些不同风格如何在一个设计中使用,最后,指出了一些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6.
The evolution and maintenance of large-scale software systems requires first an understanding of its architecture before delving into lower-level details. Tools facilitating the architecture comprehension tasks by visualization provide different sets of configurable, graphical elements to present information to their users. We conducted a controlled experiment that exemplifies the critical role of such graphical elements when aiming at understanding the architecture. In our setting, a different configuration of graphical elements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program comprehension tasks. In particular, a 63% gain in effectiveness in architectural analysis tasks was achieved simply by chang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graphical elements of the same tool. Based on the results, we claim that significant effort should be spent on the configuration of architecture visualization tools and that configurability should be a requirement for such tools.
Matthias Naab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

Jens Knodel   is a scientist at the 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Experimental Software Engineering (IESE) in Kaiserslautern, Germany. As an applied researcher in the department “Product Line Architectures” he works in several industrial and research projects in the context of product line engineering and software architectures. His main research interests are architecture compliance checking, software evolution, and architecture reconstruction. Jens Knodel is the architect of the Fraunhofer SAVE tool (the acronym SAVE stands for Software Architecture Evaluation and Visualization). Dirk Muthig   heads the division “Software Development” at the 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Experimental Software Engineering (IESE). He has been involved in the definition, development, and transfer of Fraunhofer PuLSE (Product Line Software Engineering) methodology since 1997. Further, he leads the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in the area of “Software and Systems Architecture”. He received a diploma in computer science, as well as a Ph.D., from 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Kaiserslautern. Matthias Naab   is an engineer at the 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Experimental Software Engineering (IESE). He works in the areas of software- and system architectures and product lines. In several industry projects, he was involved in architecture evaluations of large-scale information systems from different industries and customers. To the Fraunhofer SAVE tool, he contributed the visualization component. Matthias Naab received a diploma in computer science from 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Kaiserslautern in 2005.   相似文献   
77.
《自动化信息》2008,(9):69-71
实时数据库是组态软件的核心,实时数据库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现场数据是整个工业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基本前提。本文主要介绍监控组态软件的实时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78.
Ada是美国国家军用标准编程语言。近年来,我国也开展了对Ada及其开发环境的研究工作。本文首先介绍高级语言开发环境中源级符号调试器的基本原理,然后给出了一个实用性的Ada源级调试器的设计和实现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9.
本文根据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以及现有的实验教学方法,提出了"任务驱动"方式与"小组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方法,并深入实践和应用。实践教学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与创新精神,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好的达到了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值得尝试与推广。  相似文献   
80.
一种基于程序正确性证明理论的程序开发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序的形式推导方法是一种基于程序正确性证明理论的程序开发方法,它使得程序的开发和证明同时进行,程序开发完成的同时其正确性亦得以保 证,以两个问题的程序开发为例说明了程序的形式推导方法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