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83篇
  免费   2143篇
  国内免费   1949篇
电工技术   599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967篇
化学工业   348篇
金属工艺   188篇
机械仪表   774篇
建筑科学   667篇
矿业工程   183篇
能源动力   167篇
轻工业   130篇
水利工程   202篇
石油天然气   163篇
武器工业   89篇
无线电   330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7篇
冶金工业   141篇
原子能技术   64篇
自动化技术   11742篇
  2024年   237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420篇
  2021年   633篇
  2020年   540篇
  2019年   381篇
  2018年   360篇
  2017年   328篇
  2016年   368篇
  2015年   495篇
  2014年   936篇
  2013年   928篇
  2012年   1165篇
  2011年   1566篇
  2010年   1025篇
  2009年   916篇
  2008年   1083篇
  2007年   1265篇
  2006年   1218篇
  2005年   1129篇
  2004年   906篇
  2003年   881篇
  2002年   709篇
  2001年   508篇
  2000年   438篇
  1999年   370篇
  1998年   263篇
  1997年   190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场"与"不在场"是人与物质空间关系的两个基本状态。一般条件下,主体"在场"是城市设计研究的基本假定,即城市设计研究的是进入空间的人的行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而在网络社会下,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主体"不在场"参与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本文即是以网络社会下主体"不在场"参与行为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城市设计中人与空间关系的基本类型进行解析,然后分析网络社会下人与空间关系的变迁及主体"不在场"参与行为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网络社会中主体"不在场"参与下城市空间营造的特性与策略。  相似文献   
52.
本文以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社会剥夺”和“空间正义”理念及原理为工具,以可持续性住区和绿色建筑的理论为背景,分析了高密度居住条件下社区休憩空间研究的进展,认为社区休憩空间的“体系配置”是提高珠三角住区生活空间质量的根本途径。论文从宏观尺度与政策层面、中观尺度与操作层面、实质空间生产的微观实施层面做分析,提出了珠三角高密度社区休憩空间的可持续布局模式。从建筑学视角分析了研究实质空间的方法与内容,倡导运用“整体思维”建立完整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53.
梁凤伟 《智能建筑》2013,(11):69-73
高清卡口智能协同监控系统采用数字高清摄像机采集进出入园区车辆的图像信息,通过公安专用光纤网络协同传输至公安局指挥中心的数字分析系统,进行信息协同处理和信息协同发布与更新,及时发现布控车辆及犯罪嫌疑人员,实现快速处置。  相似文献   
54.
以苏丹Munga地区某输电线路岩土工程勘察项目为背景,分析了该区膨胀土的工程性质,并针对该区膨胀土的胀缩性能提出了膨胀土危害的防灾思路,建立了该区膨胀土塑性指数与液限的相关方程,对膨胀力与初始含水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成果对该地区工程建设地基基础设计及我国膨胀土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5.
王圣保  赵志伟  高华 《华中建筑》2012,30(4):134-137
现代产业园区是以生态文明主导。该文从山东省青州市猛山经济发展区的现状出发,分析地缘环境和空间发展方向,确定规划范围,提出生态规划理念,制定生态目标与原则。结合土地利用、自然地势、因势利导,规划该区功能结构布局结构。对生态空间进行分析,划分生态功能组团。通过对山体、沟塘等生态基础设施的有机组织,形成“五轴、一带、多点”的生态空间布局结构。并对生态用地建设进行评价,旨在促进生态文明的现代产业园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6.
张少航 《福建建筑》2012,(5):119-120
通过对建筑专业图书馆现状和发展需求的分析,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加强自身建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对专业图书馆的要求,通过提升服务职能和功能的丰富,提高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57.
社交网络时代信息的暴涨与知识的片断化对传统建筑历史教学形成了挑战.本文提出,历史教学需要针锋相对地强调建筑思想与价值的持续性以及深刻性,进而对抗信息时代所常见的虚无与盲目现象.具体地说,本文建议在现代建筑历史教学中强化对几种主要西方思想理念单元的介绍与分析,以沙利文“形式追随功能”为例说明如何利用亚里斯多德目的论的理念单元揭示沙利文的真正立场,进而说明理念单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8.
本文以河北省红色旅游区的发展规划为例,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形成、特点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河北省红色旅游资源分析评价,建构了对革命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的战略框架,探讨了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加强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在发展模式上采取“红+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最后,从弘扬红色文化区域特色的角度,提出了革命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59.
近年来,异形柱框架结构(框轻结构体系),因其能较好地满足建筑使用上和结构性能上的要求,而逐步得到了推广应用,并被列为建设部首批住宅建设新技术推荐目录。但异形柱框架结构设计目前还没有可依据使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文章根据对江苏省地方标准《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技术规程》(DB32/512—2002)的理解,结合设计实践经验。浅谈异形柱框架结构和概念设计与要点。  相似文献   
60.
王晴  吴枭  吴昌鹏 《建筑节能》2006,34(6):41-43
无机矿物聚合材料是一种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其化学组成与沸石相近,物理形态上呈三维网状结构.由于无机矿物聚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并且耐腐蚀性强,抗渗性好等优点,备受各国关注.介绍了无机矿物聚合材料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反应机理以及理化性能,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