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8篇
  免费   446篇
  国内免费   212篇
电工技术   174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21篇
化学工业   165篇
金属工艺   77篇
机械仪表   271篇
建筑科学   2061篇
矿业工程   51篇
能源动力   107篇
轻工业   115篇
水利工程   28篇
石油天然气   51篇
武器工业   99篇
无线电   4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7篇
冶金工业   151篇
原子能技术   61篇
自动化技术   9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298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330篇
  2011年   310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297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341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41.
将虚拟现实技术和人机工程相结合,基于Crystal Space 3D平台实现虚拟校园系统。该系统由数据和软件两部分组成,数据部分包括多媒体数据和三维模型数据。在建模阶段引入面向对象思想并大量使用纹理,降低了三维模型的复杂度。同时,使用XML描述导出后的模型,使模型数据更容易被读取和解析。软件部分支持多种输入硬件、支持不同的漫游方式和对虚拟校园中指定地点的查询及自动寻路,并配以介绍学校文化的背景音乐,使整个虚拟系统在突出虚拟现实交互性、沉浸性等独有特性的同时,最大限度考虑“人”的使用因素,提供多样的使用方法和舒适的使用环境等人机工程特性,使系统的实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42.
对于LTE的ePDCCH来说,从eCCE到PRB的映射没有交织器,如果沿用PDCCH的Hash函数进行搜索空间的随机化处理,会造成搜索空间在频域资源上过分集中,对集中式ePDCCH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为使ePDCCH的搜索空间尽量遍布在所有可能的ePDCCH资源上,对PDCCH的Hash函数进行改进,以对集中式ePDCCH的搜索空间进行随机化处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ePDCCH频选调度的效率,降低ePDCCH连续调度阻塞的概率.  相似文献   
43.
针对局部方向数(Local Directional Number pattern,LDN)类方法的人脸识别通常仅利用梯度信息且信息提取不充分的问题,提出双偏差双空间局部方向模式(Double Variation and Double Space Local Directional Pattern,DVDSLDP)。该方法首先通过像素采样扩大关联邻域信息,再利用边缘响应算子和局部前后向差分获得的相对偏差和绝对偏差以构成双偏差信息,充分挖掘局部梯度空间信息;然后与所提取像素的灰度空间特征级联融合,以获得双空间特征,再进行模式编码得到特征图;最后依据信息熵加权级联各子块直方图获得人脸特征向量,使用最近邻分类器完成分类。针对ORL、Yale、AR人脸库和相关典型方法的对比结果表明:利用双空间特征的融合,获得了轮廓更清晰、纹理更丰富的编码特征图,在ORL和Yale库上分别达到了99.50%、94.44%的识别率,尤其是在训练样本较少时性能提升明显;该方法针对AR库的表情、光照、遮挡A和遮挡B子集分别达到了99.67%、100%、99.33%和97.33%的识别率,明显高于其他方法,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4.
为满足光通信系统对于目标数据的快速捕获需求,缩小各级通信设备间的动态跟踪误差,设计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空间光通信系统的前馈补偿系统;以并串转换电路作为唯一的电能输出装置,在光通信信号发射模块、波分复用器件、嵌入式光放大器三个通信设备元件的共同调节作用下,确定PWM功率放大器的实时执行能力,达到对前馈型角编码器的调度与应用,实现空间光通信系统前馈补偿结构的搭建;配置Linux嵌入内核的移植协议,多次创建空间光环境下的通信数据根文件,以此为存储标准,计算补偿调制的基础传信率,实现对前馈脉冲波的调制与处理,完成嵌入式通信系统的前馈补偿原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前馈补偿系统后,在光通信参量等于5.0×1011 T、7.0×1011 T、9.0×1011 T的情况下,目标数据的捕获速率均超过7.0 T/mm,满足缩小通信设备间动态跟踪误差的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45.
针对传统航天测控频段故障诊断方法受到信息传输时延影响而导致诊断精准度低的问题,提出基于北斗卫星通信的航天测控频段故障诊断系统设计;硬件结构设计了判断故障类型的波头信号检测模块;通过地面接收机接收卫星发出的微弱信号,计算本机晶振脉冲数,以此修改北斗卫星通信数据;利用北斗授时模块,保证了输出时间的准确性,避免了延迟问题;软件部分用逻辑推理设计航天测控频段故障诊断流程,并使用北斗卫星诊断技术,纠正误差;由实验结果可知,该系统信号线松动脉冲信号诊断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陀螺输出角度量漂移与实际值一致,误差为0,具有精准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46.
住区环境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一个空间,里分民居更是武汉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通过引用用户体验的相关理论,对武汉里分民居的住区环境进行走访调查研究,并从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认为要实现里分民居住区环境与使用者需求的真正连接,做到里分民居环境的改善,需做到:整改当前混乱境况,保证居民的生理与安全需求;加强人与环境互动,拓展民居住区的交往与休闲空间;充分利用建筑的独特风格,提升民居的艺术与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47.
在万能工具显微镜上用光学分度头对典型轴类零件的形位误差如圆度误差、同轴度误差等进行测量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所得结果具有较好的数值稳定性和较高的求解精度。  相似文献   
48.
对弯头漏磁无损检测仪进行了研究,运用漏磁检测原理,采用固定的磁化器对弯头进行整体磁化,检测探头沿弯头外表面扫描运动并结合空间位置测量编码器实现漏磁信号的高精度定位和空间相关处理,解决了弯头表面漏磁场信号复杂、缺陷检测信号信噪比低的难题,为铁磁性管道弯头的无损探伤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9.
针对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井下稳定、高效及低功耗设计要求,提出了一种较新颖的数字相敏检波实现算法,主要包括数据的分相累加、公因式乘法、匹配加法以及反正切与平方根运算等.其中,分相累加算法在采集模块FPGA中完成,公因式乘法和匹配加法在处理模块FPGA中完成,反正切和平方根运算在处理模块DSP中完成.通过此种相敏检波算法实现方式,能有效降低系统功耗,并实现地层阻抗的准确测量.  相似文献   
50.
针对惯性测量单元(IMU)批量检测效率低、人工劳动量大的现状,设计开发出一种基于分度台转位装置的IMU智能检测系统。其采用高精度分度台转位装置为IMU提供基准角度位置,利用工控机控制分度台转位装置、程控直流电源和IMU协调有序工作,通过上位机软件智能控制程控直流电源向IMU供电,以及自动发送、采集、分析和处理检测数据,实现对IMU的智能、高效、精确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同时自动检测4套IMU 的参数指标,并自动计算、显示和保存检测数据,且检测精度、效率和智能化程度高,人工劳动量小,性价比高,此外,软件界面上所有功能均可手动触摸操控,操作十分便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