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48篇 |
免费 | 443篇 |
国内免费 | 29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73篇 |
综合类 | 481篇 |
化学工业 | 487篇 |
金属工艺 | 85篇 |
机械仪表 | 122篇 |
建筑科学 | 216篇 |
矿业工程 | 178篇 |
能源动力 | 97篇 |
轻工业 | 117篇 |
水利工程 | 203篇 |
石油天然气 | 1812篇 |
武器工业 | 53篇 |
无线电 | 45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20篇 |
冶金工业 | 72篇 |
原子能技术 | 43篇 |
自动化技术 | 5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64篇 |
2022年 | 140篇 |
2021年 | 163篇 |
2020年 | 170篇 |
2019年 | 148篇 |
2018年 | 155篇 |
2017年 | 143篇 |
2016年 | 190篇 |
2015年 | 157篇 |
2014年 | 223篇 |
2013年 | 235篇 |
2012年 | 323篇 |
2011年 | 383篇 |
2010年 | 259篇 |
2009年 | 271篇 |
2008年 | 256篇 |
2007年 | 267篇 |
2006年 | 263篇 |
2005年 | 264篇 |
2004年 | 190篇 |
2003年 | 224篇 |
2002年 | 165篇 |
2001年 | 110篇 |
2000年 | 114篇 |
1999年 | 106篇 |
1998年 | 87篇 |
1997年 | 71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54篇 |
1994年 | 47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45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松辽盆地伏龙泉断陷边界断层构造反转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盆地边界断层通常为同沉积断层,同沉积断层活动时间相对短且具有间歇性,地层沉积时间相对较长,这决定了断陷盆地的地层分布格局。通过分析同沉积断层理论模式,认为断陷缓坡带地层厚度与边界断层下盘厚度相当,边界断层下盘通常缺失与上盘对应的地层,可选择断陷盆地缓坡带地层厚度代替边界断层下盘厚度,建立虚拟下盘厚度格架,然后运用位移-距离曲线等方法对边界断层开展定量研究。伏龙泉断陷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部,为东断西超的半地堑盆地,发育4条边界断层,依次控制了4个沉积次洼,4条边界断层的活动强度和反转程度存在差异。伏龙泉断陷经历了断陷期、拗陷期、反转期三个主要的构造期次,分别对应于边界断层强烈活动、停止活动、反转活动3个演化阶段,发生于白垩纪末的反转活动使得边界断层再次活化,形成油气运移通道,深层油气向上运移到浅层圈闭中,形成次生油气藏。通过定量计算伏龙泉断陷各边界断层的反转率,结合油气富集规律认识,认为反转率适中的区域最有利于次生油气藏的形成和保存。 相似文献
112.
吐哈盆地葡北地区“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圈闭落实的准确度和储层分布预测的精度一直是制约该区油气发现的关键因素。通过可控震源“两宽一高”地震采集、OVT域时间偏移、地质导向深度偏移初始模型建立及各向异性深度偏移迭代处理,在地震资料的信噪比、频带宽度和分辨率等方面明显提高的基础上,以高精度层序地层学为指导,基于高分辨率地震资料与钻井、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识别出侏罗系6个三级层序,在三级层序格架内将研究区七克台组底部和三间房组顶部砂体识别为两个连续上升半旋回四级层序;通过构造几何属性分析及精细构造分析,揭示了本区“四带、两凹”的构造格局及形成机制;以宽频带多种反演技术为手段,对含油气层段的七克台组和三间房组砂体分布进行了预测;在综合构造分析、储层分析和油藏成藏规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区油气沿构造带脊线聚集,断裂系统是油气运移的优势路径,七克台组、三间房组储层在葡北构造带发育,向玉果构造带和胜北次凹减薄尖灭,葡北构造带与玉果构造带结合部位的,具有鼻状构造背景的岩性圈闭是获得油气突破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13.
全波形反演是一种利用波动方程与最优化算法定量获取地下介质物性参数的高分辨率成像方法。正演模拟是反演的基础,为进一步提高正演计算效率,提出用八阶频率域近似解析离散化(NAD)方法离散二维声波方程,详细推导了高阶NAD格式的构造过程,并采用一类不精确旋转分块三角预处理算子加速Krylov迭代方法求解离散后得到的大型稀疏线性代数方程组。波场模拟与数值频散分析结果体现了该方法在压制数值频散和提高计算效率方面的优势,即每个波长少于2个点即可准确恢复波场,突破了采样频率极限。运用所构造的正演算法进行反演,并对两种典型的分层介质模型和Marmousi模型进行频率域全波形反演,得到了高分辨率、高保真的计算结果,结合反演误差曲线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4.
本文基于基追踪理论利用叠前地震反演方法直接反演杨氏模量和泊松比。首先从Zoeppritz方程的Gray近似公式出发,根据弹性参数间的关系推导出包含杨氏模量、泊松比和密度的地震反射系数线性近似公式;然后基于基追踪反演理论建立了叠前地震反演方法,直接反演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并在基追踪反演的目标函数中加入模型约束项,以提高反演方法的稳定性;最后,利用模型试验和实际数据证明该方法可以从地震数据中稳定估算杨氏模量和泊松比。 相似文献
115.
塔里木盆地深部碳酸盐岩储层以次生溶蚀孔、洞、缝为主,空间分布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传统的"相控建模"、"岩溶建模"和"碳酸盐岩储层相控建模"方法均不能准确刻画储层分布特征。为此,提出地震约束建模方法:首先基于线性反演去除资料的AVO效应获得纯纵波数据,然后结合测井信息计算相对波阻抗,并进一步转化为绝对波阻抗属性定量质控波阻抗反演质量。采用的建模方法本质上属于确定性建模,流程包括纯纵波数据提取、相对阻抗计算、振幅约束低频建模、波阻抗反演等。ZG8井区的实例分析证实:基于纯纵波振幅约束建模的反演方法可以避免传统插值建模方法受井资料影响大的局限,克服了常规融合层速度等建模方法精度不高的缺陷,准确反演了强非均质储层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6.
大量文献证明敏感识别因子已成功用于储层的岩性、流体、岩石脆性等的预测,但研究砂岩敏感识别因子的建立及直接提取方法相对较少。为此,根据黄珏地区浅层砂岩纵、横波速度相对较高、密度较低情况,设计砂岩敏感识别因子SF4,避免了大部分常规岩性识别因子(速度与密度乘积形式)预测的砂、泥岩数值重叠现象;为避免二次计算产生的累计误差,推导了包含砂岩敏感识别因子的AVO近似式,引入低频软约束项补偿反演的低频信息,结合Downton的参数协方差矩阵特征分解去相关思路,利用贝叶斯参数反演方法直接估算该因子。数值试验与实际应用均证明了砂岩敏感识别因子建立与直接提取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7.
应用瞬变电磁法进行地质勘探的过程中,视电阻率的计算至关重要,反演视电阻率可以直观地描述地下地质体。利用传统的近似公式法计算的视电阻率误差过大,因此针对地面中心回线瞬变电磁法中全期视电阻率的隐函数特点,通过引进针对非线性函数的弦截求根方法,给出了视电阻率的弦截无限逼近求解方法及其计算步骤。该方法可避免对复杂函数的导数计算。仿真计算与应用实例表明,弦截法具有比二分法更快的收敛速度,并可以任意精度求解地面中心回线瞬变电磁法中的全期视电阻率。 相似文献
118.
准噶尔盆地中拐-玛南地区上乌尔禾组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的砂砾岩,具有厚度大、横向变化快、岩石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低的特点。砂砾岩储层的关键控制因素为泥质含量,根据泥质含量对上乌尔禾组砂砾岩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含泥砂砾岩和富泥砂砾岩。利用单一的测井曲线难以有效识别研究区的泥质含量,根据常规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利用中子测井曲线和声波时差测井曲线的幅度差来拟合砂砾岩储层泥质含量曲线,再经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来预测砂砾岩优质储层的平面展布,实现了砂砾岩储层的定量化预测。经过钻井证实,这一方法预测结果符合率较高,油气显示良好,展示了本区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19.
针对珠江口盆地X油田韩江组高泥质疏松砂岩段扩径严重引起测井曲线质量差、波阻抗属性叠置严重、储层薄且非均质性强等难题,形成的薄储层精细表征技术概括为"三步法":①遗传化神经网络技术重构能得到反映真实地层特征的弹性曲线,进而解决在疏松砂岩井段因扩径严重导致测井曲线失真的问题;②针对高泥质疏松砂岩薄储层识别难的问题,新构建DVT敏感特征参数来区分砂岩与泥岩;③利用波形指示高分辨率反演方法预测高泥质疏松薄砂岩储层的空间展布。实际应用表明:该技术在X油田注水收效、调整井优化实施和开发调整方案井网设计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解决了该油田3~5 m薄层精确描述的难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针对高泥质疏松砂岩薄储层预测的技术流程。该技术对同类油藏表征和油田高效开发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0.
S. Omodeo‐Sal R. Ondrak J. Arribas R. Mas J. Guimer L. Martínez 《Journal of Petroleum Geology》2019,42(2):145-171
The Mesozoic Cameros Basin, northern Spain, was inverted during the Cenozoic Alpine orogeny when the Tithonian – Upper Cretaceous sedimentary fill was uplifted and partially eroded. Tar sandstones outcropping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basin and pyrobitumen particles trapped in potential source rocks suggest that hydrocarbons have been generated in the basin and subsequently migrated. However, no economic accumulations of oil or gas have yet been found. This study reconstructs the evolution of possible petroleum systems in the basin from initial extension through to the inversion phase, and is based on structural, stratigraphic and sedimentological data integrated with petrographic and geochemical observations. Petroleum systems modelling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timing of source rock maturation and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to reconstruct possible hydrocarbon migration pathways and accumulation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basin, modelling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eneration of hydrocarbons began in the Early Berriasian and reached a peak in the Late Barremian – Early Albian. The absence of traps during peak generation prevented the formation of significant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s. Some accumulations formed after the deposition of post‐extensional units (Late Cretaceous in age) which acted as seals. However, during subsequent inversion, these reservoir units were uplifted and eroded. In the southern sector of the basin, hydrocarbon generation did not begin until the Late Cretaceous due to the lower rates of subsidence and burial, and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may have taken place until the initial phases of inversion. Sandstones impregnated with bitumen (tar sandstones) observed at the present day in the crests of surface anticlines in the south of the basin are interpreted to represent the relics of these palaeo‐accumulations. Despite a number of uncertainties which are inherent to modelling the petroleum systems evolution of an inverted and overmature basin,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integrating multidisciplinary and multi‐scale data to the resource assessment of a complex fold‐and‐thrust bel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