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70篇
  免费   2664篇
  国内免费   1651篇
电工技术   4398篇
技术理论   6篇
综合类   3670篇
化学工业   576篇
金属工艺   299篇
机械仪表   1479篇
建筑科学   839篇
矿业工程   606篇
能源动力   183篇
轻工业   354篇
水利工程   283篇
石油天然气   266篇
武器工业   666篇
无线电   112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06篇
冶金工业   1110篇
原子能技术   76篇
自动化技术   9756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311篇
  2022年   519篇
  2021年   741篇
  2020年   755篇
  2019年   511篇
  2018年   507篇
  2017年   755篇
  2016年   876篇
  2015年   1191篇
  2014年   2113篇
  2013年   1770篇
  2012年   2542篇
  2011年   2629篇
  2010年   1976篇
  2009年   1829篇
  2008年   2070篇
  2007年   2317篇
  2006年   2136篇
  2005年   1957篇
  2004年   1652篇
  2003年   1690篇
  2002年   1157篇
  2001年   992篇
  2000年   716篇
  1999年   636篇
  1998年   406篇
  1997年   369篇
  1996年   333篇
  1995年   277篇
  1994年   220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3篇
  1979年   15篇
  1977年   14篇
  1964年   14篇
  1957年   15篇
  1956年   13篇
  1955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无线光通信系统以其高带宽、低成本和安装迅捷等优势成为非常有竞争力的光接入新技术。对无线光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及国内外相关产品的发展状况和主要特点进行了论述和介绍。  相似文献   
122.
针对TPS/TDC30 0 0系统串口通讯方式、机理进行了一般性的介绍 ,对规划与应用中常见的的问题 ,根据实际工程应用经验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3.
郭彦中  边平定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9):130-133,136
根据采油厂油井监控的需求,将油井数据采集、网络视频监控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紧密结合起来,设计规划适用于油井的远程智能监控系统。重点介绍了远程智能监控技术的系统原理、组成结构、实现方式及其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4.
陈军 《光通信技术》2003,27(9):48-49
介绍了电力通信中SDH光传输网在业务分布、光缆连接结构方面的特点,并结合这些特点探讨了网络合理组织、保护技术和设备选择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5.
PC作为Profibus-DP单主站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Profibus现场总线的基本特性和通信协议,讨论了以PC作为Profibus—DP单主站实现的可行性,并给出了C语言实现的程序。  相似文献   
126.
介绍了电子数据交换的概念、EDI系统的组成,阐述了传统交易模式与EDl交易模式的区别,分析了实现EDI的三项挂心技术,介绍了EDl与Internet的关系、实施EDI的效益以及EDI的应用与EDI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7.
H.323同步控制实现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H.323多媒体通信系统音视频同步控制算法,算法以正常语音播放为基准,利用H.263码流语法信息,通过调整视频播放帧率实现媒体间同步, 不增加通信冗余度。实际测试结果表明,算法有效地提高了多媒体通信系统音视频媒体同步性能和多媒体的感知服务质量,并已应用于实际多媒体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28.
In this paper, a simple image secure communication scheme based on the chaotic Chebyshev map and chaos synchronization is proposed. The scheme relies on the excellent correlation property of chaotic sequences, which is very desirable for secure image communication.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computer simulation indicate that the transmitted source image can be correctly and reliably recovered using the proposed scheme, even through a noisy channel. Notably, the scheme possesses relatively high security and can be easily implemented. Moreover, the quality of the recovered image is satisfactory, quantified by such common criteria as the bit‐error rate performance.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29.
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极强的计算机通信接口电路。该电路利用模拟开关实现了全数字二态电平(1,0)与三态电平(1,0,-1)之间的相互转换;利用模拟开关导通电阻的动态效应以及MOS晶体管开启电压Vτ的衬偏效应,提高了接收电路的抗干扰能力,提出了一种与共模干扰无关的模拟数字混合接收电路。  相似文献   
130.
This paper aims at focusing on the aspects concerning the physical layer design for an innovativ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experiment. Such an experiment, denoted by the acronym DAVID–DCE (Data and Video Interactive Distribution—Data Collection Experiment) is based on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W‐band (75–110 GHz) for high‐bit‐rate satellite transmission. The potential advantages of using of the W‐band are mainly related to the great bandwidth availability, and to the absence of interference. Moreover, an expected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is a substantive improvement in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s performances in the presence of meteorological phenomena (e.g. rain) as compared with the more conventional Ka‐band satellite transmission. On the other hand, problems to be faced concern the non‐ideal behaviours of hardware devices employed for high‐frequency digital transmission. In particular, carrier recovery and timing recovery are the most crucial signal‐processing tasks to be carefully considered in the design of the physical level of the system, because they considerably suffer from hardware impairments. 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is to illustrate the proposed solutions in terms of the most critical modulation, demodulation and synchronization design issues, together with the effects of non‐ideal behaviours of hardware components on BER performances.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