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4篇
  免费   702篇
  国内免费   261篇
电工技术   1188篇
综合类   678篇
化学工业   202篇
金属工艺   144篇
机械仪表   371篇
建筑科学   2042篇
矿业工程   226篇
能源动力   155篇
轻工业   42篇
水利工程   259篇
石油天然气   227篇
武器工业   29篇
无线电   53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4篇
冶金工业   138篇
原子能技术   14篇
自动化技术   1130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432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540篇
  2011年   580篇
  2010年   442篇
  2009年   459篇
  2008年   449篇
  2007年   501篇
  2006年   397篇
  2005年   391篇
  2004年   272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差速器是汽车主减速器总成的重要构成部分,主要由差速器壳和被动盆齿轮及一些轴承行星齿轮组装而成。主流差速器壳和被动盆齿轮间通过螺栓连接,加工工序多,质量比较大,特别是螺栓头露出盆齿背部平面形成一定凸起,在车辆高速运转过程中容易在凸起部位甩动主减齿轮润滑油,增加转动阻力,造成发动机油耗上升、主减速器润滑油温较快上升、主减传动系统效率降低。应用激光焊接差速器壳和盆齿轮,没有了连接螺栓,省去了零件螺纹孔加工,还可以对差速器壳及盆齿轮较厚部位进行减薄减重设计。检测激光焊前后样件,差速器各轴承位置的跳动量没有扩大,主动及被动齿轮间的啮合间隙值也没有扩大,总成疲劳及静扭试验符合设计标准,新产品减重效果明显,主减速器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提升明显。  相似文献   
992.
针对机械开关分断电弧造成的触头烧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GBT混联闭环控制策略的无弧智能直流接触器。以单管IGBT混联的方式,实现直流接触器无弧分断,同时规避了采用IGBT模块体积大、成本高的缺陷。在相应的缓冲电路基础上,辅以静态均流闭环控制策略,解决了IGBT混联造成的串联不均压和并联不均流问题,实现了IGBT的高效利用,保证触头可靠无弧分断和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缓冲电路参数的相关约束方程,为电路优化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减小了控制模块的成本和体积。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控制方案简单有效,并具备良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993.
以ATB-25沥青混合料与水泥稳定碎石成型复合试件,控制复合试件层间沥青和碎石用量,采用自主研发的剪切仪进行抗剪强度试验,分析影响层间抗剪强度的因素及变化规律。通过设置试验温度、碎石和沥青用量等参数,制定不同的试验方案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层间抗剪强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温度,从5 ℃上升到35 ℃时最大剪应力从1.36 MPa下降到0.16 MPa,其次是沥青用量;碎石用量影响最小,而且不同温度下沥青和碎石的最佳用量也不同。在实际工程中,在考虑沥青和碎石的用量时,应考虑工程所在的地区,高温地区沥青的用量应比低温地区稍低一些,同时严格控制碎石用量,提高层间联结质量,明确层间抗剪强度与层间联接各因素的规律。  相似文献   
994.
针对无线网状网中缺少窃听者先验知识不利场景中的安全连接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全双工和协作干扰技术的物理层安全策略。利用全双工通信中的自干扰消除技术和协作干扰技术,提出的安全策略可有效劣化位于信息传播范围内包括潜伏在接收节点附近窃听者的接收性能。为保证信息的安全传输给出了协作干扰节点的选择方法,基于随机几何等数学方法导出了选定路径的安全连接概率表达式。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仅基于全双工或协作干扰技术的方法相比,其安全性能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995.
陈利跃  倪阳旦  孔晓昀  周升  黄慧  郑星 《电信科学》2018,34(11):156-165
在移动网络环境下,因各移动蜜罐资源有限、攻击注入手段灵活多变,需要动态部署蜜网以协同地检测攻击行为特征。然而现有蜜网易遭受特征识别攻击、网内恶意流量肆意传播、不能跨蜜罐迁移连接。为此,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技术,设计了一种智能协同蜜网(intelligent and collaborative Honeynet,ic-Honeynet)系统。它由逆向连接代理模块和蜜网控制器组成,它的优势在于逐一克服了上述3个缺陷。最后,搭建了一个ic-Honeynet实验环境,并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吞吐量近乎线速,高达8.23 Gbit/s;响应时延额外增加很小,仅在0.5~1.2 ms区间变化;连接处理能力也很强,可高达1 473个连接/s。  相似文献   
996.
线束测试仪     
对线束的连通性测试原理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通用线束测试系统软件和硬件的设计原则及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997.
拉挤型GFRP管材节点的可靠连接是保证其正常工作的前提。为研究其拉伸连接性能,采用胶接连接和螺栓连接两种连接方式对GFRP管材与钢管连接件分别开展了拉伸试验研究。在胶接连接试验中,研究了胶层剪应力沿长度方向的分布特征、受力机理及失效过程、胶接长度对承载力影响等。试验结果表明:胶层剪应力在加载初期沿长度方向呈现两端大、中间小的分布特征,高应力发生在胶接端,并随荷载上升逐步往加载端胶层转移;胶接长度的增加能显著提高连接构件承载力,但当长度达到管径的1.6倍后,继续增加胶接长度对承载力的提升并不大,故可考虑将1.6倍管径作为GFRP管材的有效胶接长度。在螺栓连接试验中,研究了e/d(端距/栓径)、螺栓排数n对连接承载力及破坏模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e/d=7时,承载力达到最大值,破坏形式以挤压破坏为主;根据螺栓排数n与承载力的关系,可以推导相应折减系数来计算承载力。  相似文献   
998.
为了研究火箭发动机法兰系统载荷-变形随时间的变化,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系统中各元件的蠕变-松弛作用,提出了在预紧和操作情况下,计算法兰系统载荷-变形的新方法;算例计算结果表明:在预紧情况下的很长时间段内,螺栓应力和O形圈应力下降得非常缓慢;在操作情况下的开始时间段内,其下降较快,随着时间的推移,下降速率逐渐减慢。在预紧情况下,法兰系统各元件材料的蠕变-松弛性能对O形圈应力的影响较小;在操作情况下,这种影响则较大。若考虑螺栓的蠕变-松弛,则随螺栓蠕变-松弛系数的增大,螺栓应力和O形圈应力随时间下降得较多。  相似文献   
999.
输送带热硫化接头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丝绳芯输送带热硫化接头过程中常出现硫化面有气泡、局部粘接不好、跑胶、接口不顺直、接口裂缝等问题,从而降低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不但浪费了人力物力,而且也给正常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采取预热下箱板、校验钢丝绳抽出力、校核接头长度、严格施工工艺等措施和方法,提高了胶带的胶接质量,保证了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000.
The test path of solder joint intermittent connection faults under direct-current stimulus is examined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the circuit, a network model is established first. A network node is utilised to represent the test node. The path edge refers to the number of intermittent connection faults in the path. Then, the selection criteria of the test path based on the node degree index are proposed and the solder joint intermittent connection faults are covered using fewer test paths. Finally, three circuits are selected to verify the method. To test if the intermittent fault is covered by the test paths, the intermittent fault is simulated by a switc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detect the solder joint intermittent connection fault using fewer test paths. Additionally, the number of detection steps is greatly reduced without compromising fault cover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