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70篇 |
免费 | 189篇 |
国内免费 | 55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19篇 |
综合类 | 354篇 |
化学工业 | 994篇 |
金属工艺 | 298篇 |
机械仪表 | 71篇 |
建筑科学 | 142篇 |
矿业工程 | 53篇 |
能源动力 | 23篇 |
轻工业 | 109篇 |
水利工程 | 9篇 |
石油天然气 | 63篇 |
武器工业 | 37篇 |
无线电 | 91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395篇 |
冶金工业 | 125篇 |
原子能技术 | 16篇 |
自动化技术 | 8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63篇 |
2022年 | 90篇 |
2021年 | 107篇 |
2020年 | 94篇 |
2019年 | 123篇 |
2018年 | 67篇 |
2017年 | 91篇 |
2016年 | 93篇 |
2015年 | 150篇 |
2014年 | 233篇 |
2013年 | 246篇 |
2012年 | 299篇 |
2011年 | 298篇 |
2010年 | 291篇 |
2009年 | 283篇 |
2008年 | 359篇 |
2007年 | 412篇 |
2006年 | 339篇 |
2005年 | 268篇 |
2004年 | 227篇 |
2003年 | 186篇 |
2002年 | 124篇 |
2001年 | 69篇 |
2000年 | 66篇 |
1999年 | 42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第一性原理计算了Zn1-xBexO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计算结果表明Zn1-xBexO带隙随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变大.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价带顶O2p随掺杂量x的增加几乎保持不变,而Zn4s随掺杂量x的增加向高能端移动. 光学介电函数虚部计算结果表明:在2.0, 6.76eV位置随掺杂浓度的增加峰形逐渐消失,是由于Be替代Zn导致Zn3d电子态逐渐减少所致;而9.9eV峰形逐渐增强,是由于逐渐形成的纤锌矿结构BeO的价带O2p到导带Be2s的跃迁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22.
氢氧化镍(Ni(OH)2)是碱性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本文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Ni(OH)2超微粉体,XRD检测证实晶型为β相,用TEM对粉体进行形貌分析,结果表明所得产物是颗粒状纳米晶,粒径20nm左右.将纳米Ni(OH)2粉以10%的比例掺杂到常规球镍中制得纳米复合β-Ni(OH)2电极材料,其电化学容量和放电平台较常规球镍有很大提高,大电流放电时,纳米复合β—Ni(OH)2电极材料的电化学容量比常规球镍提高达40.9%。 相似文献
23.
热氧化制备纳米氧化锌薄膜的光致发光和室温紫外激光发射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低压 -金属有机汽相外延 (L P- MOCVD)工艺首先在二氧化硅衬底上生长硫化锌 (Zn S)薄膜 ,然后 ,将硫化锌薄膜在氧气中于不同温度下进行热氧化 ,制备出高质量的纳米氧化锌 (Zn O )薄膜 .X射线衍射 (XRD)结果表明 ,氧化锌具有六角纤锌矿晶体结构 .90 0℃氧化样品的光致发光 (PL )谱中 ,在波长为 3.3e V处观察到一束强紫外光致发光和相当弱的深能级发射 .紫外发光强度与深能级发射强度之比是 80 ,表明纳米 Zn O薄膜的高质量结晶 .在受激发射实验中观察到紫外激光发射 . 相似文献
24.
ZnO材料的电子输运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全带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纤锌矿Zn O材料电子的稳态和瞬态输运特性.稳态输运特性包括稳态平均漂移速度-电场特性、电子平均能量-电场特性和在不同电场下电子按能量的分布.在平均漂移速度-电场特性中发现了微分负阻效应.Zn O的瞬态输运特性包括平均漂移速度-位移关系曲线、渡越时间-位移关系曲线等.在平均漂移速度-位移关系曲线中发现了过冲现象,这种现象是电子从低能谷到高能谷跃迁过程中的弛豫时间产生的. 相似文献
25.
26.
为了探讨稀土Er3 与纳米ZnO基质之间的能量传递,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ZnO:Er3 粉体材料,测量了样品的X射线衍射谱(XRD)、光致发光谱(PL)和激发谱(PLE)。 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 ZnO:Er3 具有六角纤锌矿晶体结构。室温下,在365 nm激发下,在纳米ZnO宽的可见发射背景上,观测到了 Er3 的激发态4S3/2(5-49 nm)、 2H11/2(522 nm)和4F5/2(456 nm)的特征发射, ZnO:Er3 的紫外近带边发射与未掺杂的纳米晶ZnO的近带边发射比较,强度明显减弱,绿光深能级发射略有增强。分析了稀土Er3 的4S3/2、2H11/2和4F5/2激发态发射,证实了纳米ZnO基质与稀土Er3 离子之间存在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27.
28.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在Si(111)衬底上生长了Eu3+、Li+共掺杂的ZnO薄膜。分别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谱测试和光致发光(PL)谱分析,重点研究了退火处理对样品结构和发射光谱的影响。XRD谱测试表明,样品具有很好的C轴择优取向。PL谱研究表明,当用325nm光激发样品时,样品的发射光谱仅由ZnO基质的紫外发射和蓝光发射组成,并没有发现稀土Eu3+的特征发光峰;样品的蓝光发射源于电子从Zn填隙形成的浅施主能级到Zn空位形成的浅受主能级跃迁;和真空中退火的样品相比,O2中制备的样品的蓝光发射减弱,紫外发光增强。用395nm的光激发时,退火前样品分别在594nm和613nm处存在两个明显的Eu3+特征发光峰,退火后的样品仅发现Eu3+位于594nm的特征发光峰,这表明,退火处理不利于稀土离子的特征发射,但O2中退火的样品ZnO基质红绿波段发射光谱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9.
p型ZnO薄膜制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ZnO是一种性能优异的"低温蓝光工程"宽带隙Ⅱ-Ⅵ族半导体材料,但因本征施主缺陷和施主杂质引起的自补偿效应等使ZnO很难有效地实现n型向p型导电的转变。为此,阐述了ZnO薄膜的p型掺杂机理,介绍了国内外研究者在抑制自补偿、提高受主掺杂元素固溶度及寻求合适的受主掺杂元素等方面p型ZnO薄膜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增加ZnO材料中N原子固溶度的各种办法如施主-受主共掺杂、超声雾化气相淀积及本征ZnO薄膜在NH3气氛下后退火等和选择IB族中的Ag为受主掺杂元素是实现ZnO薄膜p型导电的有效措施。期望通过本综述能为国内ZnO基器件应用的p型ZnO薄膜的制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0.
In2O3:Sn和ZnO:Al透明导电薄膜的结构及其导电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锡掺杂三氧化铟(Sn-doped In2O3,简称ITO)和铝掺杂氧化锌(Al-doped ZnO,简称ZAO)薄膜退火前后XRD数据的分析,研究了薄膜晶格常数畸变的原因,同时讨论了ITO和ZAO薄膜的导电机制.结果表明,低温沉积ITO薄膜的晶格膨胀来源于Sn2+对In3-的替换,导电电子则由氧缺位提供;高温在位制备和退火处理后薄膜的晶格收缩来源于Sn4+对In3+的替换,导电电子则主要由Sn4+取代In3+后提供.低温ZAO薄膜的晶格畸变来源于薄膜中的残余应力,导电电子的来源则同高温在位和退火处理后的薄膜一致,即由Al3+对Zn2+的替换和氧缺位两者共同提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