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41篇
  免费   8951篇
  国内免费   5376篇
电工技术   7777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6243篇
化学工业   5031篇
金属工艺   2152篇
机械仪表   6178篇
建筑科学   2873篇
矿业工程   2078篇
能源动力   3352篇
轻工业   3702篇
水利工程   1611篇
石油天然气   2598篇
武器工业   1050篇
无线电   4737篇
一般工业技术   5525篇
冶金工业   1846篇
原子能技术   297篇
自动化技术   18516篇
  2024年   618篇
  2023年   1551篇
  2022年   2667篇
  2021年   2790篇
  2020年   3084篇
  2019年   2646篇
  2018年   2368篇
  2017年   2857篇
  2016年   3125篇
  2015年   3451篇
  2014年   4828篇
  2013年   4615篇
  2012年   5210篇
  2011年   5267篇
  2010年   3613篇
  2009年   3801篇
  2008年   3335篇
  2007年   3742篇
  2006年   3075篇
  2005年   2450篇
  2004年   1985篇
  2003年   1557篇
  2002年   1323篇
  2001年   1066篇
  2000年   897篇
  1999年   601篇
  1998年   569篇
  1997年   486篇
  1996年   379篇
  1995年   328篇
  1994年   270篇
  1993年   209篇
  1992年   171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125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5篇
  1959年   4篇
  1951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中交叉偏振调制效应的波长转换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了改善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中交叉偏振调制效应(CPM)的波长转换器的转换信号码型效应,对交叉偏振调制一半导体光放大器波长转换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通过讨论交叉偏振调制一半导体光放大器波长转换脉冲的上升沿和下降沿的频率啁啾,结合滤波器的透过谱特性,提出了一种利用滤波器的波长正斜率边和波长负斜率边分别对正相转换信号和反相转换信号进行码型优化的方案,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在信号码率为10Gb/s的交叉偏振调制一半导体光放大器波长转换实验中,采用光带宽为0.3nm的JDS滤波器优化转换信号的波形,基本消除了转换信号中长“1”码和长“0”码的码型效应,并将正相转换信号和反相转换信号的功率代价分别改善了3dB以上。  相似文献   
982.
The maskless and resistless focused ion beam (FIB) fabrication approach to make imprint stamp is straightforward and rapid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electron beam method. FIB etched stamp consisting of grooves was employed to nanoimprint polymer mr-I 9020. Taguchi orthogonal experiment with four parameter elements, one at three levels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experiment parameters by the analysis of means and variances.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 influencing the height of replicated lines is imprint temperature and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of the process parameters are the imprint temperature at 160 °C, imprint force at 1200 N, loading force velocity at 0.2 mm/min, and imprint time at 300 s.  相似文献   
983.
为了满足第六代移动通信(6G)系统对光通信网络的高速率及大容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光传输网络中光纤放大器的带宽、响应速率及放大倍数等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在使用碲酸盐光纤作为光纤增益介质的同时,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通过在迭代过程中动态的调整速度、位置及惯性权重值,获得更高收敛速度,增强全局搜索的能力。应用该算法对拉曼光纤放大器的各个泵浦光参数配置进行优化、分析及仿真验证,最终设计出平均开关增益为23.738 8 dB,增益平坦度为0.209 8 dB的后向泵浦拉曼光纤放大器。结果表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拉曼放大器泵浦光的参数配置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获得较低的增益平坦度,对未来拉曼光纤放大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84.
基于遗传算法的TSP问题求解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SP问题常用的自然编码方式在进行遗传操作时,会产生不合法路径.设计了一种新的编码方式,能有效避免这一问题,遗传操作简单易行,无需对不合理的基因片段进行合法化修正.在求解过程中,为了解决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和全局收敛性之间的矛盾、避免早熟,运用了Doping策略和参数切换方法.最后进行了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迅速淘汰劣解,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能有效遏制早熟,对不同规模的TSP问题能有效求得最优解.  相似文献   
985.
本文采用Mesh-Tree两级层次结构作为P/G网布线拓扑结构,并提出了一个对于该结构的线宽优化方法,使超大型P/G网的布线优化速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86.
辛月兰 《现代电子技术》2011,34(16):68-69,74
目前,对于整体优化问题已经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基于导数的解析方法和其他非解析的数值优化技术。但是,在实际领域中存在着各种高度复杂的优化问题,其目标函数可能表现为非连续或非处处可微、非凸、多峰和带噪声等各种形式,这类复杂优化问题不适合于采用解析方法,同时用传统上的搜索技术求解也会遇到许多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利用遗传算法求解多峰函数的优化方法,新方法利用遗传算法的鲁棒性,对多峰函数进行优化,并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遗传算法可以快速稳定地搜索到多峰函数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987.
针对目前一些常用的运动目标跟踪算法存在跟踪精度不高、实时性低、对遮挡问题处理不佳等问题,提出一种粒子群算法与卡尔曼滤波相结合的新的运动目标跟踪方法。利用卡尔曼滤波预测目标中心在下一帧图像中的位置,从而极大减少了搜索范围,并以该位置为中心建立目标搜索区域。然后以目标的灰度统计特征对目标模板和候选区域进行匹配,确保跟踪准确性。为了有效减少搜索匹配次数、提高实时性,利用粒子群算法在搜索区域找到和目标模板最相似的区域,从而找到最优中心位置,并以该位置作为卡尔曼滤波的观测值,进行下一帧跟踪。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显著提高了跟踪的实时性、精确性,并对部分遮挡能较好地处理。  相似文献   
988.
分布式数据库分片关系变换查询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分布式查询的概念和优化要求,结合实际的信息管理系统分片查询的实践,描述分布式数据库分片查询时建立、查询对关系表达式的等价变换实现查询的优化方法.通过建立查询优化树,研究典型教务管理系统数据库分片查询优化的关系变换方法,验证分片条件与查询选择条件优化查询树的片段,获得减少操作以达到查询优化效果,导出分片查询优化的一种...  相似文献   
989.
粒子群算法是一种群智能的优化算法,其理论来源于人工生命和演化计算理论.该论文建立了雷达干扰资源分配的数学模型,基于粒子群算法,采用了交叉策略.为了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该论文还采用了进化策略,从而改进了粒子群分配技术.最后,仿真实现了干扰资源的优化分配并详细分析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990.
Efficient control of RF MEMS switches is a very important issue as it is correlated to main failure mechanisms/modes such as the impact force and bouncing phenomena, which degrade their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longevity.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ohmic RF MEMS switches under three different actuation modes, a tailored pulse optimization method based on Taguchi's technique (voltage mode actuation control), resistive damping (charge mode actuation control) and finally the Hybrid actuation mode, which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tailored pulse, the resistive damping and Taguchi's optimization technique. Coventorware simulations indicate that under optimized Tailored pulse and Hybrid actuation modes, the impact velocity is reduced by around 90%, the initial impact force by around 75% and the maximum bouncing displacement during the release phase by around 95%, while the switching speed is increased by around 20% compared with the step pulse control mode. The resistive damping control mode is inappropriate for this type of switch and only partial improvement during the pull-down phase has been achieved. Finally, a comparison between Hybrid and optimized tailored modes shows that Hybrid actuation mode excels with better switching characteristics and most importantly offers immunity to manufacturing and operation tolera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