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1篇
  免费   1275篇
  国内免费   882篇
电工技术   576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088篇
化学工业   294篇
金属工艺   176篇
机械仪表   365篇
建筑科学   794篇
矿业工程   366篇
能源动力   130篇
轻工业   202篇
水利工程   163篇
石油天然气   241篇
武器工业   50篇
无线电   115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61篇
冶金工业   289篇
原子能技术   38篇
自动化技术   3245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285篇
  2021年   311篇
  2020年   301篇
  2019年   306篇
  2018年   239篇
  2017年   291篇
  2016年   330篇
  2015年   385篇
  2014年   601篇
  2013年   496篇
  2012年   670篇
  2011年   702篇
  2010年   611篇
  2009年   551篇
  2008年   520篇
  2007年   532篇
  2006年   427篇
  2005年   361篇
  2004年   330篇
  2003年   252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晋北吕梁群石榴石的特征及指示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榴石是山西岚县袁家村一带-娄烦县出露的吕梁群地层中主要的特征变质矿物,其次为黑云母、十字石等,对这些特征变质矿物进行电子探针的成分分析及其相关计算,并利用不同采样点的矿物对估算该点变质温度和压力,最后得到石榴石的成分变化与变质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而阐明了石榴石中成分变化对变质温度与压力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一种特定混沌映射的跳频序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使用一种简单的分段线性映射构造混沌跳频序列。用于跳频通信中取代传统的伪随机序列(PN序列),分析了此混沌序列的周期性。平衡性,汉明相关特性和线性间隔,最后给出了混沌序列的神经网络实现。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此序列具有较好的统计特性。应用于跳频多址通信中,可获得较好的抗干扰。抗截获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种语音混沌保密通信方案的研究与硬件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禹思敏  丘水生 《通信学报》2002,23(8):105-112
在硬件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环形蔡氏电路,提出用环蔡氏电路实现语音混沌保密通信的一种闭环逆系统方案,其特点是利用环形蔡氏电路的单向耦合原理,通过反馈的方法形成一个包括有用信号在内的极联闭合环路,从而实现改善端与接收端之间混沌系统的严格同步而不受有用信息调制的影响。理论分析与硬件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案同现有的其它混沌通信方案相比较,具有非线性失真小、保真度高的优点,完全能够满足传送语音信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对儒家伦理的基本价值与基本特点以及局限性进行了疏理和分析,对于国内外学者对儒家伦理的肯定性评价和提出的有关儒学研究的理论方法作出了评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儒家伦理的几点认识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无源性理论在永磁同步电动机混沌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永磁同步电动机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呈现出混沌运动,根据无源性网络理论,设计电动机混沌动力学模型的控制器,将混沌系统等效为无源系统,消除系统中的混沌运动,降低系统自激振动的危害,实现混沌系统的快速稳定。  相似文献   
16.
人脸识别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脸识别技术在各种应用的推动下发展很快。而近几年中,为避免各种实际应用环境的限制,非约束环境下的人脸识别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本文概述了人脸识别的一些主要方法,讨论了影响人脸识别的几个主要因素及其处理方法以及基于视频的人脸识别技术,最后指出了鲁棒的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东江水库基本情况,通过对库区及周围的地质构造特点、诱发地震监测,总结出东江水库地震的活动特征和诱发地震活动趋势。  相似文献   
18.
Four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inding of visual features (as measured by their aftereffects on subsequent binding) and the learning of feature-conjunction probabilities. Both binding and learning effects were obtained, but they did not interact. Interestingly, (shape-color) binding effects disappeared with increasing practice, presumably because of the fact that only 1 of the features involved was relevant to the task. However, this instability was only observed for arbitrary, not highly overlearned combinations of simple geometric features and not for real objects (colored pictures of a banana and strawberry), where binding effects were strong and resistant to practice.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learning has no direct impact on the strength or resistance of bindings or on speed with which features are bound; however, learning does affect the amount of attention particular feature dimensions attract, which again can influence which features are considered in binding. (PsycINFO Database Record (c) 2011 AP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9.
1 IntroductionSince 1 990 ,chaoticsynchronization[1~ 4] andchaoticcontrolling[5~6] havereceivedagreatdealofattention[7~1 1 ] ,andchaoticsynchronizationisaphenomenonofinterestinfieldsfromelectronicstocommunication[1 2 ] ,andfrombiophysicstoneuro science[1 3] .Ifchaoticsync…  相似文献   
20.
Two important elements in problem solving are the abilities to encode relevant task features and to combine multiple actions to achieve the goal.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these 2 elements in a task in which gorillas (Gorilla gorilla) and orangutans (Pongo pygmaeus) had to use a tool to retrieve an out-of-reach reward. Subjects were able to select tools of an appropriate length to reach the reward even when the position of the reward and tools were not simultaneously visible. When presented with tools that were too short to retrieve the reward, subjects were more likely to refuse to use them than when tools were the appropriate length. Subjects were proficient at using tools in sequence to retrieve the reward. (PsycINFO Database Record (c) 2010 AP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