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173篇 |
免费 | 2702篇 |
国内免费 | 243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801篇 |
技术理论 | 4篇 |
综合类 | 1177篇 |
化学工业 | 297篇 |
金属工艺 | 143篇 |
机械仪表 | 674篇 |
建筑科学 | 321篇 |
矿业工程 | 227篇 |
能源动力 | 169篇 |
轻工业 | 131篇 |
水利工程 | 251篇 |
石油天然气 | 141篇 |
武器工业 | 143篇 |
无线电 | 337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37篇 |
冶金工业 | 89篇 |
原子能技术 | 54篇 |
自动化技术 | 1257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9篇 |
2023年 | 549篇 |
2022年 | 831篇 |
2021年 | 965篇 |
2020年 | 1051篇 |
2019年 | 757篇 |
2018年 | 756篇 |
2017年 | 871篇 |
2016年 | 984篇 |
2015年 | 1163篇 |
2014年 | 1767篇 |
2013年 | 1403篇 |
2012年 | 1575篇 |
2011年 | 1337篇 |
2010年 | 840篇 |
2009年 | 765篇 |
2008年 | 860篇 |
2007年 | 909篇 |
2006年 | 681篇 |
2005年 | 627篇 |
2004年 | 489篇 |
2003年 | 421篇 |
2002年 | 315篇 |
2001年 | 274篇 |
2000年 | 185篇 |
1999年 | 161篇 |
1998年 | 113篇 |
1997年 | 90篇 |
1996年 | 82篇 |
1995年 | 55篇 |
1994年 | 58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35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1篇 |
1972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网络技术、人机交互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元宇宙,并进一步促进人们物质生活各个方面的数字化转型.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元宇宙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受到产业界、学术界、媒体界及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尝试从技术维度和应用角度深度剖析元宇宙.首先,从定义、起源与发展、特征和关键技术(网络及运算技术、物联网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电子游戏技术、区块链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和其他技术)等多方面对元宇宙的概念及内涵进行论述;然后,讨论了当下布局元宇宙的企业和应用实例;最后,剖析了目前元宇宙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机遇,并对未来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通过对元宇宙当前的发展状况、研究趋势进行归纳分析以及科学地评估元宇宙的落地应用,为元宇宙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2.
ZHANG HuanGuo YAN Fei FU JianMing XU MingDi YANG Yang HE Fan & ZHAN Jing School of Computer Wuhan University Wuhan China Key Laboratory of Aerospace Information Security Trusted Computing Ministry of Education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英文版)》2010,(3):434-453
Trusted computing has become a new trend in the area of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the products of trusted computing platform begin to be used in application. Users will not use the products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unless it goes through the testing and evaluation. Here we concentrate on the testing and evaluation problem of trusted computing platform, begin with constructing proper formalization model of trusted computing platform for testing, and establish a mathematical chain of trust model... 相似文献
43.
普适计算中的上下文及纯方位定位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室内高精度定位问题是普适计算中位置感知研究的首要难题。介绍了普适计算中上下丈的概念,就上下文中的位置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目前室内定位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种利用红外无源定位技术定位的模型,通过测得的方位角计算出用户的位置。对该模型进行了证明,证明结果显示该模型可以定出目标的准确位置。 相似文献
44.
为进一步提升异构云数据中心网络(DCN)动态管理的科学性,在总结当前主流研究局限性的基础上构思一种基于全局相对最优化的绿色虚拟算法.算法综合考虑虚拟机迁移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诸多客观因素,通过科学地规划时间门限、主机筛选策略、以及精度比较机制对虚拟机实施高效的迁移.数据考察表明,所部署的算法不仅可快速精确地物色到最适宜的... 相似文献
45.
首先介绍了移动数据库和移动计算的基本原理,接着讨论了该技术在军事领域应用时应解决的关键技术,给出了军事应用的硬件性能、信息实时性及数据安全性等技术要求,最后归纳了该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典型应用,并指出了该领域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46.
亚临床期圆锥角膜(subclinical keratoconus, subkc)发病隐匿,现有医疗设备诊断存在局限性,所以提出一种诊断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检测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有研究发现圆锥角膜(Keratoconus, kc)力学性能的改变早于形态学,因此从角膜生物力学的角度筛查亚临床期的圆锥角膜更加符合临床实际。本文运用角膜生物力学特征,以点云数据作为网络输入数据,将SO-Net (self-organizing network)和自注意力(self-attention, SA)机制结合构建SOANet,对圆锥角膜、亚临床期圆锥角膜和正常角膜进行分类。首先,利用可视化生物力学分析仪(corneal visualization Scheimpflug technology, Corvis ST)拍摄角膜受力形变视频,对其进行处理得到点云数据集,接着对点云数据进行增强处理,使3种类型的角膜数据量分布均衡。然后按照3∶1的比例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对角膜进行二分类和三分类。最终模型在二分类和三分类测试集上的准确率分别达到98.3%和91.26%,即有效识别亚临床期圆锥角膜和圆锥角膜。实验... 相似文献
47.
黄振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21,(3):98-106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能源持续的高比例发展以及电动车的爆发式增长,借鉴互联网技术支撑大规模复杂系统的平台化支撑经验,文章提出了以平台化的方式支撑电力调度领域适用数字化新基建的3个转型方向,并介绍相关方案应用于实践的探索.首先梳理当前中国电力调度数字化转型的可行性分析,包括内涵、现状、可行性分析及3个挑战.然后... 相似文献
48.
孙立妍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20)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脚步,信息交流的频繁程度和多样化交流方式也日益增强。分布式计算在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之后成为可能,本文通过对分布式计算机的介绍和现阶段的应用情况概述来预测未来分布式计算的应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9.
协同环境下基于角色任务的个性化服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人协作的动态任务分配、动态资源推送等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角色任务的个性化服务模型以支持网络大规模应用。将工作流中涉及到的用户、角色、任务、资源等要素抽象出来,构建统一的元模型作为整体应用基础;根据每个用户的角色特征、任务负载量等因素建立了针对用户的任务和资源匹配算法,并实时根据协同环境中任务的状态迁移将相关任务和资源推送给用户;通过一个实例来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为大规模网络服务应用中的资源推送机制提供了参考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50.
X. Z. Gao S. J. Ovaska 《Soft Computing - A Fusion of Foundations, Methodologies and Applications》2001,5(4):287-296
In this paper, we giv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onventional power control scheme and soft computing-based approache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application. At the base station, the `bang–bang' control strategy and a neural network-based prediction
control method are employed. In addition, full power command transmission mode, single-bit command transmission mode, and
fuzzy logic-based power command enhancement unit are considered. Based on simulation experiments, we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these control methods and command transmission modes. Conclusions on the optimal
configuration are finally draw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