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66篇
  免费   492篇
  国内免费   175篇
电工技术   94篇
技术理论   6篇
综合类   2767篇
化学工业   871篇
金属工艺   84篇
机械仪表   233篇
建筑科学   2962篇
矿业工程   164篇
能源动力   100篇
轻工业   2311篇
水利工程   98篇
石油天然气   123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19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23篇
冶金工业   516篇
原子能技术   43篇
自动化技术   742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255篇
  2021年   301篇
  2020年   307篇
  2019年   241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310篇
  2014年   826篇
  2013年   640篇
  2012年   781篇
  2011年   849篇
  2010年   800篇
  2009年   862篇
  2008年   766篇
  2007年   870篇
  2006年   821篇
  2005年   608篇
  2004年   508篇
  2003年   372篇
  2002年   353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3篇
  1961年   4篇
  1960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沈佳 《重庆建筑》2008,(6):52-54
平民化建筑思想是20世纪世界建筑潜流思想中的一支,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独特的艺术和社会背景。国外,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中,已经有不少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师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建筑实践,本文总结了他们的平民化建筑思想及平民化建筑实践。作者认为平民化建筑思想不仅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它的提出,在弘扬地区文化特色,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深化对建筑本质的认识都有积极作用。在中国提倡平民化建筑思想研究,将对解决中国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和进行建筑道路的探索产生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2.
王敏 《中国园林》2019,35(2):120
面对全球化与中国高速城镇化带来的文化身份与生态建设危机,借用菲尼克斯·瓜塔里在《三个生态》中的环境、社会和心理3个生态三位一体的复杂系统观对重庆地区经典的清代"巴渝十二景"进行重新分析与解读,从环境-风水、社会-意识、心理-想象3个方面的交叉来完整地构建出那个时代的历史文本截面,这有助于引导时代的技术与文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新注入。  相似文献   
73.
74.
潘莹紫  余思奇  万敏 《中国园林》2022,38(5):121-126
围绕八景溯源与地方八景研究、八景诗图文研究、八景空间格局及其传承更新三大方面回顾和阐述了泛东亚地区八景文化的研究进展。从八景溯源论、传播影响、方志八景意义、八景演变等方面综述了中国八景的文化传播价值及其在泛东亚地区的宗源地位;从形成发展、文化输出等方面综述了八景诗图文发展脉络及其作为传播媒介的重要意义;从八景格局分布、现代空间组织、保护恢复、传承更新等方面综述了八景对当代城市规划建设的价值。  相似文献   
75.
以大理苍洱国际观光酒店设计为例,通过对我国星级旅游酒店的动态趋势分析,从地域与企业文化、人性化、生态观、与时共进等几方面提出当代星级旅游酒店的动态设计趋向,阐述设计师对当代星级旅游酒店设计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76.
在武威市钟楼巷历史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对地域文化的发掘和运用,以现代高品位的规划设计角度,解读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更新的矛盾,从而探索保护与发展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7.
进入后弘期的西藏寺庙建筑,随着藏传佛教文化的不断发展成熟,开始更多地吸收本土文化,转型成为真正具有本土特色的宗教建筑。哲蚌寺正是在这一时期修建的大型藏传佛教寺院的典型代表,该文试图从建筑选址和群体布局两个方面去分析其所具有的本土文化特色。哲蚌寺的选址不仅受到了天梯说、金刚说、天人合一说等藏族文化主流学说的影响,也受到了宗教活动及安全防御对于寺庙选址的约束。通过对寺院内现存建筑的等级、修建年代等方面的分析,得出寺庙群体衍生发展的趋势。藏传佛教寺院在西藏社会中还承担了教育的责任,所以依据寺院所具有的宗教、政治、社会功能,总结哲蚌寺建筑群体布局的特色。  相似文献   
78.
针对四川汶川大地震对羌族聚居区造成的严重破坏,结合羌族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以及对现代生活方式的适应性需求,探讨了灾区重建中羌族文化建筑表达的基本模式,重点从选址和重建建筑语汇更新两方面作了探讨,并提出了重建中所面临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9.
对岭南建筑满洲窗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艳燕 《住宅科技》2010,30(8):45-48
岭南西关文化在当代艺术潮流中正被淡化,失去了原本特征。文章从公共与住宅建筑的窗文化现象入手,对在岭南西关文化中具有独特的满洲窗进行探析,并用现代设计手段将满洲窗的运用,适合当代生活需求,达到传承与发展岭南西关文化特有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80.
河流水系往往是城镇发展的依托和支撑。工业革命以来城镇的急速发展和扩张,导致河流水系生态环境不断破坏和侵蚀,更造成了人与水的疏离。文章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丽江古城,徽州古村落和苏州古镇城乡水网与和谐人居的关系,指出水与人,水与城及人与城三者之间是互相依存发展的关系,而其精髓是人与天调。城镇发展必须在保护河流水系生态功能的基础上,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建构合理的土地与水系空间格局,才能使水与人、水与城、人与城三者平衡共荣、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