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9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37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8篇
建筑科学   13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9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60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8 毫秒
161.
赵凯 《人民长江》2016,47(20):33-35
上铺子沟位于杨房沟水电站坝址下游约2.6 km,为沟谷降雨型低频大型黏性泥石流沟。沟水及泥石流发育规模均较大,沟内布置有弃渣场,总量达1 150万m3,该沟的泥石流防治对电站的建设运行有重要影响。根据该工程地形地质及泥石流特点,确定"以排为主,拦粗排细"的设计理念,采用沟水截排处理和泥石流防护相结合的防护方案,布设格栅拦挡坝、挡水坝以及排导槽等设施,简化了施工难度,确保了上铺子沟弃渣场在施工期及运行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2.
低含沙量异重流运动规律及其对水温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挟沙水流进入清水时,在特定的条件下会潜入底部向前运动,形成浑水异重流。水库水温分层使得水体密度在垂向出现差异,低含沙量浑水形成的异重流与周围水体密度接近,因而在运动过程中会受到垂向温度分层的干扰。浑水异重流是泥沙运动的特殊形式,还可能改变环境水体的温度,是水库调水调沙必须考虑的因素。该文应用水槽试验结合数值模拟,探究了水温分层条件下低含沙量异重流的运动规律及其对水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异重流潜入点处形成回流,交界面以下含沙量以均匀梯度增加,前锋运动速度沿程不变;中层异重流不改变水温分布,而底层异重流则会对水温结构造成破坏,使得水温分布由分层型转变为混合型。  相似文献   
163.
U形渠道圆柱体量水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前人圆柱体量水槽测流原理分析,得出了底部为圆弧两侧为斜坡的U形渠道圆柱体量水槽的流量理论计算公式,提出其流量校正系数可以由相对能量(上游水头与底部弧段弦长之比)的函数求得,并根据试验资料建立了相对能量和相对流量(实际流量与计算流量之比)的无因次关系式。并在试验水槽中进行了标定,试验表明:相对能量和相对流量具有非常好的相关关系,量水槽的测量相对误差为3.78%,最大淹没度为0.84,量水槽的断面收缩比建议采用为0.57~0.69。该种量水槽具有结构简单,施工制作容易,可以拆卸,不产生淤积,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64.
金沙江下游支流河段推移质输沙率公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金沙江下游龙川江、小江、牛栏江 3 条典型支流,对其进行水槽平衡输沙试验,并分析总结现有的推移质输沙率公式,以计算该 3 条支流的推移质输沙率。将试验成果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从公式立论基础上看,以能量平衡为主要理论依据的公式计算值偏大;②从公式形式上看,以河段比降为主要参数的公式计算值偏大;③综合考虑各水力要素, Ackers White 公式 ,Einstein Brown 公式和长江科学院输沙曲线 , 较适用于金沙江下游支流河段的推移质输沙率的计算。  相似文献   
165.
Flow resistance in fluvial open channels, especially in steep gravel-bed channels, still presents challenges to researchers and engineers.This article presents some new data from both the flume experiments and field measurements.Data analysis using the divided hydraulic radius approach shows that the relative roughness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bed form resistance.A new set of formulas that incorporate the relative roughness are proposed.As compared with several existing formulas, the proposed formulas can be used to better estimate the bed form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166.
为了找到对坡度大于1/200的U型渠道量水槽较为适宜的收缩比,以椭直形量水槽为研究对象,选择4种规格、6种坡度的U型渠道,设计7种收缩比开展了灌区田间试验。基于量纲分析法推求相对流量和相对水深的函数关系,并结合田间试验数据拟合出量水槽的流量公式,对比分析了量水槽的测流精度、佛汝德数和壅水高度。结果表明:坡度大于1/100时,量水槽无法测流;对于坡度在1/200~1/100之间的U型渠道,当量水槽的收缩比控制在0.550~0.580时,槽前佛汝德数均小于0.5,测流精度较高,平均相对误差为2.22%,最大相对误差为5.0%,槽前最大壅水高度为16.6 cm,不影响渠道的正常运行。研究成果可为陡坡U型渠道量水槽选择适宜的收缩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7.
按照运动机理和泥沙粒径组成的不同,泥石流可分为一相泥石流和两相泥石流。两相泥石流是水和泥沙混合液体与石块构成的固体之间有明显的相对运动的泥石流。两相泥石流在山区沟谷中分布更为广泛,本文针对两相泥石流的非恒定运动过程展开实验研究。实验发现两相泥石流的运动过程具有明显的间歇特征,龙头的运动和停滞呈现间歇式分布。泥石流在停滞过程中,水流或泥沙悬浮液携带石块在前部堆积使得龙头高度和坡度逐渐增大,当坡度达到临界值时,泥石流向下游运移,龙头高度和坡度进而减小,当龙头坡度减小到一定值时,泥石流进入下一个停滞阶段,等待上游泥沙的补给和能量的聚集。两相泥石流龙头后部水流断面平均速度>颗粒断面平均速度>龙头速度,水流速度是颗粒速度的2~3倍,水流通过颗粒不断的将能量传递给龙头用来克服龙头相对较大的阻力。本文通过两相泥石流的实验,研究了间歇流动的形成发展过程,通过分析建立了相应的的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8.
细颗粒泥沙试验用折返式直水槽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长江口细颗粒泥沙动水絮凝沉降试验所需,设计研制了7道总长度为339.3 m的定底坡折返式直水槽,以及加盐加沙装置和出水控制系统,水槽试验水深25 cm、试验流量0.002 5~0.020 0 m3/s(流速5~40 cm/s),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湾道导流及在低流速时采取构筑潜坝措施后,该水槽可在不同的流量条件下,基本达到稳定均匀流,适合进行细颗粒泥沙动水沉降试验.  相似文献   
169.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沙河大型预应力矩形渡槽施工、运行过程进行受力分析,给出了施工、运行过程中不同断面几个特殊点的应力变化曲线,讨论了最大拉、压应力出现的部位,并对几个特殊的应力变化曲线进行比较后知,沙河渡槽的强度在施工、运行过程中是绝对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0.
Harnessing the advantages of geotextile sand containers (GSCs), numerous submerged breakwaters and shoreline protection structures have been constructed worldwide. But an emerged breakwater structure with geotextile armour units, capable of replacing the conventional structures, is rarely discussed. A 1:30 scaled physical experimentation is chosen as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to test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GSCs as breakwater armour units. Structural design is evolved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survey.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stability parameters and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posed structure. Four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are subjected to waves, confining to Mangaluru's wave parameters. Effect of armour unit size and sand fill ratio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structure is analysed and it is concluded that changing sand fill ratio from 80% to 100% shot up the structural stability to a maximum of 14%. Increasing bag size also resulted in the increased stability up to 8%. Experiments revealed that the best performing configuration could withstand wave heights up to 2.7 m. Stability curves for all tested configurations are discussed and can serve as an effective guideline for designing GSC breakwa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