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5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3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6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10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Hafizul等提出的无证书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进行安全分析,指出该方案不能抵抗授权攻击和恶意但被动的KGC(Key Generation Center)的普遍伪造攻击。同时也指出了另外一个缺陷,即不仅指定验证者的私钥可以验证签名,而且签名者的私钥也可以验证签名。提出改进的方案,改进方案克服了原方案的安全缺陷,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2.
Universal designated verifier signature was first introduced by Steinfeld, Bull, Wang and Pieprzyk in Asiacrypt 2003. In the universal designated verifier signature scheme, any holder of a signature can designate the signature to any desired designated verifier, such that only the designated verifier will believe that the signature holder holds a valid signature. In SecUbiq’05 [Zhang Fangguo, Susilo Willy, Mu Yi, Chen Xiaofeng, 2005. Identity-based universal designated verifier signatures. In: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ecurity in Ubiquitous Computing Systems, Nagasaki, Japan, LNCS 3823. Springer-Verlag, Berlin, pp. 825-834] first extended this notion to the identity based setting and proposed two identity based universal designated verifier signature schemes. However, the security of their scheme is based on the random oracle model. Up to now, there is no provably secure identity based universal designated verifier signature scheme in the standard model.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the first identity based universal designated verifier signature scheme whose security can be proven in the standard model based on the hardness of the computational Diffie-Hellman (CDH) problem.  相似文献   
43.
研究了Willy,Zhang和Yi等学者提出的基于身份的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简记为WZY方案)的安全性证明,发现在他们的安全性证明中存在漏洞:在证明签名方案的不可伪造性时,敌手拥有指定验证者的私钥。在一个简单的假设下:假设对于一个有效的输入,Hash函数的输出是随机的,并且敌手事先知道这个输入,重新证明了WZY方案的不可伪造性依赖于双线性Diffie-Hellman问题,从而完善了WZY方案的安全性证明。  相似文献   
44.
45.
针对近期提出的基于身份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的安全漏洞,通过采用在随机Oracle模式安全的知识的零知识证明方法,构建一个安全的基于身份的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同时与以往体制相比,实现效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6.
针对参与者计算能力不均衡的非平衡无线网络环境,首先对基于身份的群组认证密钥协商(ID-AGKA)协议进行安全性分析,指出该协议不能抵抗临时密钥泄露攻击; 随后通过对该协议签名的生成方式进行改进,使得改进的协议不仅在安全性上有所提高,而且能有效减少计算代价和通信代价,因此更适用于非平衡无线网络; 同时,协议采用了指定验证者签名,能有效地解决签名者的隐私问题; 此外,对非平衡网络中群组密钥协商协议的动态机制进行改进,通过高能量节点合理利用用户动态变化前计算的信息来减少低能量节点不必要的计算,这一改进能极大减少低能量节点的计算代价,更符合实际需求; 最后,在随机预言模型中基于整除判定性Diffie-Hellman(DDDH)假设证明了改进的群组密钥协商(GKA)协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7.
提出了限制多方验证者签名的精确定义,构造了一个有效的限制多方验证者签名方案,该方案只计算一次签名就能同时限制多个验证者验证签名,弥补了一般限制验证者签名方案只有一个限制验证者的局限。分析了在BDHP困难性假设下达到期望的安全需求。该方案不仅支持否认协议,而且比一般限制单方验证者签名方案执行多次的效率高。  相似文献   
48.
吴军  石润华  仲红 《计算机工程》2013,39(2):103-107
针对实际应用中移动Ad hoc网络节点可能存在身份差异的情况,提出一种非对等的移动Ad hoc网络密钥管理框架及一个密钥共享方案,该方案可以生成2类不同的主私钥共享份额,结合2类共享份额才能恢复主私钥。基于上述方案中的密钥配置结构,给出一个移动Ad hoc网络限制验证者的数字签名方案。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在签名阶段需执行1次模幂运算和1次欧几里得算法,在验证阶段需执行O(t)次模幂运算,并且方案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安全性与部分分布式密钥管理签名方案相同。  相似文献   
49.
强指定验证者签名只允许指定的验证者验证签名的有效性,它可应用于招标和发放软件许可证等场合.首先利用Boy-en提出的基于格的签名方案构造了一个基于格的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然后在标准模型下基于小整数解(Small integer solu-tion,SIS)问题证明了该方案在适应性选择消息攻击下是存在性不可伪造的.迄今人们提出的基于格的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都是在随机预言模型下可证明安全的,而随机预言模型存在一定的安全缺陷,因此文中提出的基于格的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更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0.
无证书广义指定验证者聚合签名(CTL-ASWUDV)能有效解决签名者的隐私保护问题。针对最近指出的张玉磊等学者的CTL-ASWUDV方案构造无效且不满足两类敌手攻击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改进的CTL-ASWUDV方案(CTL-ASWUDV-1)。该方案在保持了原方案中聚合签名长度和双线性配对数固定的优点的同时,有效克服了两类敌手的攻击。进一步提出了一个更加高效的CTL-ASWUDV方案(CTL-ASWUDV-2)。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证明该方案的安全性可规约为CDH问题。同时,该方案与目前已有的同类方案相比具有如下优势:单个签名和聚合签名无需双线性配对运算,而且聚合签名验证所需的双线性配对数量与签名人数无关,与单个签名验证数量相当,都是1个配对运算;聚合签名长度和指定验证者签名长度与签名人数无关,与单个签名长度相当,都是固定的1个元素,大大节省了网络带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