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80篇
  免费   4099篇
  国内免费   2324篇
电工技术   435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838篇
化学工业   745篇
金属工艺   647篇
机械仪表   2859篇
建筑科学   2511篇
矿业工程   774篇
能源动力   354篇
轻工业   667篇
水利工程   561篇
石油天然气   624篇
武器工业   370篇
无线电   850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32篇
冶金工业   544篇
原子能技术   380篇
自动化技术   9938篇
  2024年   152篇
  2023年   495篇
  2022年   768篇
  2021年   943篇
  2020年   916篇
  2019年   645篇
  2018年   617篇
  2017年   878篇
  2016年   1023篇
  2015年   1282篇
  2014年   2105篇
  2013年   1903篇
  2012年   2570篇
  2011年   2839篇
  2010年   2303篇
  2009年   2408篇
  2008年   2386篇
  2007年   2828篇
  2006年   2536篇
  2005年   2230篇
  2004年   1669篇
  2003年   1429篇
  2002年   1110篇
  2001年   860篇
  2000年   653篇
  1999年   472篇
  1998年   323篇
  1997年   251篇
  1996年   227篇
  1995年   228篇
  1994年   173篇
  1993年   144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姚国义  何磊 《无线电工程》2006,36(10):59-61
新一代具有星上处理的卫星将急剧降低地球站的复杂度,星上多载波解调(MCD)技术就是在星上分离出各个信道然后再独立解调。研究了星上多路信号即FDMA/QPSK信号的多载波技术,这是一种重要的星上处理技术,它包括频分多路信号的FFT分路算法、频偏估计、多路QPSK信号的全数字化解调算法和解调算法中的位定时恢复方法等。对主要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72.
白文 《山西建筑》2004,30(20):79-80
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露天栈桥产生裂缝和腐蚀的原因,对栈桥结构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加固方案及加固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经使用证明,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3.
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器设计遇到的难题是滤波要进行大量乘法运算,即使是在全定制的专用集成电路中也会导致过大的面积与功耗.对于用硬件实现系数是常量的专用滤波器,可以通过分解系数变为应用加、减和移位而实现乘法.FIR滤波器的复杂性主要由用于系数乘法的加法器/减法器的数量决定.而对于自适应FIR滤波器,大多数场合下可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CPU通过软件编程的方法来实现,但是对于要求高速运算的场合,VLSI实现是很好的选择.基于这一考虑,可以用符号数的正则表示(CSD)码表示系数, 再利用可重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技术实现.可重构结构的应用,能保证系统的其余部分同时处于运行状态时实现FIR滤波器系数的更新.文中利用CSD码和可重构思想,提出了用FPGA实现自适应FIR滤波器的一种方案.  相似文献   
74.
相对于传统的数字滤波器实现方法,符号的2次幂和(SPT)滤波器用移位寄存器替代乘法器,因而资源消耗少、速度快,更加适于专用集成电路(ASIC)设计.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宽带码分多址(WCDMA)前向信道中给定基带成形滤波器单位脉冲响应后设计SPT滤波器的方法.相对于传统的理想SPT系数优化方法,此方法更适于给定单位脉冲响应后SPT滤波器的设计,计算复杂度低;仿真结果显示,相对于更加简单的四舍五入方法,此算法在性能上又有可观的增益.  相似文献   
75.
基于DMF捕获系统频率选择性信道下捕获性能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于数字匹配滤波器(DMF)捕获系统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下的捕获性能进行了深入讨论,利用状态转移图推导出单次驻留判决方式时平均捕获时间的表达式,对平均捕获时间与多径分量的关系进行了数字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对于多径分量为非衰落信号时,多径分量之间的能量差别越大,系统捕获性能越好,多径分量的能量相等时,系统捕获性能最差,且随着可以分离的多径路数的增加下降;对于多径分量为慢衰落信号时,多径信道的捕获性能好于单径信道(非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且多径分量之间的能量差别越大,系统捕获性能越差,当多径分量的能量相等时,捕获性能最好,这与非衰落信道的情形相反。因此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采用分集接收可以改善系统的捕获性能。  相似文献   
76.
本对影响氧化铝熟料单筒冷却机冷却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节能技术改造措施,取得了明显的节能效益。  相似文献   
77.
This paper presents 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existing FMS architectures and the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used during their formulation. The paper seeks to address the need for, and value of, existing architectures within the industrial arena. More importantly however,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two-tier distributed control architecture for FMS based upon new (real-time) networkable DSP servo control methodologies developed by one of the authors for Softronics in Australia. The ramifications of these methodologies are substantial, not only in terms of FMS control, but in the overall simplification of such system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lexible fixturing devices over the coming decade. This paper also postulates on how new FMS architectures can be developed from such technologies and details why such architectures could be more appropriate to industry needs than those that are currently in existence.  相似文献   
78.
本文提出生种新的带限信号的外推方法,该方法能够很好地抑制噪声干扰,且计算复杂性较低,本文给出算法,证明了收敛性,最后给出了误差计算机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9.
本文探讨了用迭代凸I投影(IterativeConvexI-Projection,ICIP)算法求解最大熵X-CT重建问题.其思路是将这个复杂问题转化为多个简单子问题,然后迭代地求解这种单约束子问题.理论证明,这种算法收敛并能收敛到问题的最大熵解.这种算法形式优美,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同时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0.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tested role of images in electronic editions, and summarizes some of the chief arguments for their inclusion. I then argue that, to truly determine the importance of images to the function of electronic editions, we must understand the contribution the image makes to the form of textual knowledge provided by the edition. I suggest a distinction between editions which are primarily pedagogical in their aims, those which aim above all at scholarly authority, and those which attempt to provide textual information as high-quality data which can be analysed and processed. I conclude that the latter represents the most significant future trend in electronic editing.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