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61篇 |
免费 | 652篇 |
国内免费 | 37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64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611篇 |
化学工业 | 164篇 |
金属工艺 | 199篇 |
机械仪表 | 746篇 |
建筑科学 | 299篇 |
矿业工程 | 786篇 |
能源动力 | 135篇 |
轻工业 | 84篇 |
水利工程 | 134篇 |
石油天然气 | 153篇 |
武器工业 | 88篇 |
无线电 | 69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23篇 |
冶金工业 | 223篇 |
原子能技术 | 45篇 |
自动化技术 | 8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4篇 |
2023年 | 124篇 |
2022年 | 152篇 |
2021年 | 263篇 |
2020年 | 273篇 |
2019年 | 134篇 |
2018年 | 138篇 |
2017年 | 133篇 |
2016年 | 219篇 |
2015年 | 231篇 |
2014年 | 364篇 |
2013年 | 327篇 |
2012年 | 444篇 |
2011年 | 396篇 |
2010年 | 318篇 |
2009年 | 316篇 |
2008年 | 313篇 |
2007年 | 329篇 |
2006年 | 302篇 |
2005年 | 261篇 |
2004年 | 203篇 |
2003年 | 183篇 |
2002年 | 166篇 |
2001年 | 126篇 |
2000年 | 96篇 |
1999年 | 88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3年 | 3篇 |
1966年 | 2篇 |
1962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背光组件中主要的发光器件冷阴极荧光灯(CCFL)具有特定的电气特性,通过实验研究了CCFL的与发光亮度和发光效率有关的特性,定性地分析了CCFL的自激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对逆变振荡电路进行了定量的理论分析,为设计高效率驱动电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LED作为一种新型光源,具有与传统光源不同的特性,LED驱动电源则是LED产业链发展的保障。LED电源的品质直接制约了LED产品的可靠性,因此,在LED产业链逐步完善的今日,LED驱动电源的成熟也至关重要。本文简要介绍LED的基本特性、驱动电源及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5.
彩色液晶显示器件(CLCD)在相同电压驱动条件下,各波长电光特性有很大差异,从而对图像显示的色彩饱和度有较大的影响。用UV-Vis8500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在不同电压驱动下负性TN-LCD,STN-LCD和VA-LCD的电光特性,分析比较其三基色的电光特性、阈值特性和陡度随波长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TN-LCD的Vth、Vsat和V50随波长的增大而减小,而Vth、Vsat和V50减小的快慢基本一致;STN-LCD的Vth、Vsat和V50随波长的增大而减小,而Vth、Vsat和V50减小速度在各波长上快慢不一;VA-LCD的Vth、Vsat和V50都是随着波长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而Vsat增大速度比V50快,V50增大速度比Vth快。对常用三种不同负性液晶显示器件驱动电压的选取进行比较分析,其结果为CLCD选取驱动电压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快速、高效地实现语音驱动下的唇形自动合成,以及优化语音与唇动的同步是语音驱动人脸动画的重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共振峰分析的语音驱动人脸动画的方法。对语音信号进行加窗分帧,DFT变换,再对短时音频信号的频谱进行第一、第二共振峰分析,将分析结果映射为一组控制序列,并对控制序列进行去奇异点等后处理。设定三维人脸模型的动态基本口形,以定时方式将控制序列导入模型,完成人脸动画驱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有效实现了语音和唇形的同步,动画效果连贯自然,可广泛用于各类虚拟角色的配音,缩短虚拟人物的制作周期。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110.
Young adults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are at higher risk for being involved in automobile crashes. Although driving simulators have been used to identify and understand underlying behaviors, prior research has focused largely on single-task, non-distracted driving. However, in-vehicle infotainment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s often vie for a driver's attention, potentially increasing the risk of collis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act of secondary tasks on individuals with and without ADHD, a medical condition known to affect the regulation of attention. Data are drawn from a validated driving simulation representing period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participation in a secondary cognitive task. A hands-free phone task was employed in a high stimulus, urban setting and a working memory task during low stimulus, highway driving. Drivers with ADHD had more difficulty on the telephone task, yet did not show an increased decrement in driving performance greater than control participants. In contrast, participants with ADHD showed a larger decline in driving performance than controls during a secondary task in a low demand setting.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interaction of the nature of the driving context and the secondary task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how drivers with ADHD allocate attention and, in-turn, on the relative impact on driving performance. Drivers with ADHD appear particularly susceptible to distraction during periods of low stimulus drivin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