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65篇 |
免费 | 594篇 |
国内免费 | 29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42篇 |
综合类 | 421篇 |
化学工业 | 116篇 |
金属工艺 | 89篇 |
机械仪表 | 159篇 |
建筑科学 | 251篇 |
矿业工程 | 81篇 |
能源动力 | 49篇 |
轻工业 | 125篇 |
水利工程 | 129篇 |
石油天然气 | 122篇 |
武器工业 | 25篇 |
无线电 | 48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44篇 |
冶金工业 | 196篇 |
原子能技术 | 210篇 |
自动化技术 | 260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6篇 |
2024年 | 121篇 |
2023年 | 107篇 |
2022年 | 150篇 |
2021年 | 171篇 |
2020年 | 180篇 |
2019年 | 201篇 |
2018年 | 126篇 |
2017年 | 195篇 |
2016年 | 222篇 |
2015年 | 196篇 |
2014年 | 279篇 |
2013年 | 280篇 |
2012年 | 322篇 |
2011年 | 281篇 |
2010年 | 221篇 |
2009年 | 275篇 |
2008年 | 271篇 |
2007年 | 294篇 |
2006年 | 268篇 |
2005年 | 232篇 |
2004年 | 164篇 |
2003年 | 137篇 |
2002年 | 145篇 |
2001年 | 111篇 |
2000年 | 115篇 |
1999年 | 98篇 |
1998年 | 68篇 |
1997年 | 63篇 |
1996年 | 50篇 |
1995年 | 54篇 |
1994年 | 45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76年 | 2篇 |
1961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粗糙集扩展模型的研究是粗糙集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基于覆盖的粗糙集模型扩展是粗糙集扩展模型中的重要一类.覆盖近似空间中的概念近似是从覆盖近似空间中获取知识的关键.目前,研究者对覆盖近似空间中经典集合的近似进行了较多的研究.针对覆盖近似空间中模糊集合的近似,虽然不同的覆盖粗糙模糊集模型被提了出来,但它们都存在不合理性.从规则的置信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覆盖粗糙模糊集模型.该模型修正了已有模型中存在对象在下近似中不确定可分和上近似中不近似可分的问题.分析了具有偏序关系的两个覆盖近似空间中上、下近似之间的关系,发现两个不同覆盖生成相同覆盖粗糙模糊集的充要条件是这两个覆盖的约简恒等.分析了新模型与Wei 模型、Xu 模型之间的关系,发现这两种模型是新模型的两种极端情况,且其应用前提是覆盖为一元覆盖.这些结论将为覆盖粗糙模糊集模型应用于决策为模糊的情形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2.
43.
以发布/订阅范型在时间维度上解耦导致的不确定性为出发点,采用时序分析方法,研究范型中信息投递的可靠性保障。在定义投递信息可用性的基础上,给出保证信息向订阅者可靠投递系统应满足的基本计算条件,探讨底层通信设施对可靠性的影响。针对发布/订阅范型中信息可靠投递的问题,提出必要的计算条件。分析结果表明,信息的可靠投递与订阅活跃期、订阅延迟、发布传播延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4.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划分对比研究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30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对比长期存在混乱,给盆地整体评价带来困难。通过岩石地层、地震地层、事件地层及高分辨率旋回地层等多种方法讨论了须家河组与香溪群各岩性段的对比关系,得出了全盆地上三叠统的对比关系;指出须四段底可近似看成等时界面;须家河组下部地层自西向东、向南逐层超覆在雷口坡组之上,上部地层在盆地西北部自东南向西北方向剥蚀层位渐次变老。文章建议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废除“香溪群”,统一使用“须家河组”,以利于对全盆地上三叠统进行油气资源整体评价与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45.
移动传感器网络非均匀事件区域节点部署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移动传感器网络中热点事件监测场景,研究传感器节点的快速优化部署策略.首先假定事件随机产生,针对事件优先模型及节点感知误差函数推导基于Voronoi剖分时感知误差最小,然后定义节点有效覆盖权值,证明了当所有节点有效覆盖权值一致时,整个网络覆盖效能将达到最大.结合虚拟力及节点有效覆盖权提出一种分布式优化部署算法SDOA(Sparse Deployment Optimization Algorithm),其在保证覆盖能效最大化时保证网络连通性.最后仿真比较了本文提出部署策略能够快速有效实现对热点区域部署,并保证较高的覆盖效能. 相似文献
46.
47.
讨论了不协调覆盖决策系统下属性约简的几点注记。给出不协调覆盖决策系统和条件限制熵的有关定义,提出了基于正域和基于限制条件信息熵的不协调覆盖决策系统的相关性质和定理,利用一个分辨矩阵设计了一种算法,它可以计算所有的不协调覆盖决策系统,并用实例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8.
研究设计基于高速环形振荡器的皮秒量级事件计时器。利用代表事件的信号上升沿去触发高速环形振荡器,产生与事件同步的时钟脉冲信号,对正弦参考信号采样,再通过全相位FFT算法处理,大幅提高事件计时测量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弦参考信号中心频率f0=10 MHz,全相位FFT运算点数N=8 192,ADC的量化位数b=14 bits,采样频率fs=140 MHz的情况下,事件计时器能够获得约3.16 ps rms的单次测量精度,时间稳定性优于±0.31 ps/h,实验结果与基于理论分析的误差范围一致,达到皮秒量级事件计时测量。 相似文献
49.
地震技术在石油工业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地震资料的应用过程中,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经常会有相左的观点,不同的石油科技工作者对一些地震技术概念和方法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模糊认识,比如地震分辨率与构造成图精度、综合速度与速度的横向非均质性、波峰(波谷)与砂层的关系以及合成记录的制作和标定等问题,都影响了地震研究的深度和水平。本文力图用通俗的语言,站在应用的角度,从理论上对一些概念和技术进行探讨和澄清。 相似文献
50.
事件区域检测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复杂环境感知中的一项重要应用,然而节点受到环境中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如温度、湿度、硬件条件等)的影响导致其感知数据出现错误,降低了节点对事件检测的准确度. 根据邻近节点之间的感知信息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提出一种基于网络拓扑的节点感知信任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每个节点将自身感知信息与邻居节点交换信息相结合,建立贝叶斯事件检测容错模型,计算事件发生的预测概率,同时确定事件发生的最优阈值,节点根据概率预测结果与最优阈值相比较对事件发生做最终决策. 仿真结果表明,与典型的贝叶斯最优阈值容错算法相比,在节点故障率为25%的情况下,所提算法可将错误节点修正率由65%提高到78%;而在节点故障率为30%的情况下,所提算法可将错误节点修正率由50%提高到70%,体现出了良好的容错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