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64篇
  免费   1605篇
  国内免费   606篇
电工技术   1046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932篇
化学工业   530篇
金属工艺   292篇
机械仪表   1444篇
建筑科学   637篇
矿业工程   221篇
能源动力   155篇
轻工业   265篇
水利工程   150篇
石油天然气   255篇
武器工业   89篇
无线电   109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37篇
冶金工业   745篇
原子能技术   20篇
自动化技术   2163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304篇
  2022年   318篇
  2021年   442篇
  2020年   520篇
  2019年   465篇
  2018年   456篇
  2017年   474篇
  2016年   498篇
  2015年   482篇
  2014年   640篇
  2013年   707篇
  2012年   648篇
  2011年   656篇
  2010年   519篇
  2009年   543篇
  2008年   503篇
  2007年   583篇
  2006年   560篇
  2005年   464篇
  2004年   379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243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6年   9篇
  1978年   7篇
  1966年   15篇
  1965年   9篇
  1964年   13篇
  1963年   13篇
  1962年   8篇
  1961年   9篇
  1960年   8篇
  1959年   12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12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为了减少海上集装箱货物运输中风浪造成的损坏,提出刚柔混合驱动主动式波浪补偿并联机构. 基于刚柔混合并联机构的动定平台的矩阵旋转原理和几何封闭法建立位置逆解数学模型;利用空间几何原理构建机构位置正解数学模型;利用求导法则对位置逆解进行求导,建立速度雅可比矩阵与加速度的二阶影响矩阵;基于绳子是柔性变形体推导出系统刚度矩阵,探究影响系统刚度的因素和增加系统刚度的原则. 利用数值模拟仿真对运动学和系统刚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位置正逆解的输入输出误差不超过实际误差的2.25%;发现理论仿真曲线和样机仿真曲线较吻合,误差不超过7.4%,验证了运动学模型的正确性;根据刚度矩阵发现刚度影响因素对系统刚度的影响规律. 通过对绳驱动刚柔混合驱动波浪补偿并联机构的实验验证,发现该机构的补偿效果均高于90%. 证明研究结果为刚柔混合主动式波浪补偿并联机构的运动和机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2.
随着对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换流阀及阀控设备可靠性要求的提升,为了更加全面、直观、及时地监视换流阀及阀控设备运行状态,提高换流阀运行安全性,柔性直流换流阀监视系统的作用愈加重要。结合实际工程项目需求,兼顾现场分系统调试、换流阀检修、正常运行维护等不同使用场景,研发了双网双冗余架构的柔性直流换流阀监视系统。采用页面自动布局和参数自动匹配技术并且加以优化,采用“内存+文件”相结合的数据缓存机制有效解决海量数据量的处理。该系统具备海量数据高速处理、遥信遥测报文显示存储、高频采样故障录波及波形处理功能,能够以微秒级精度实时记录事件,同时具备远程控制、换流阀及阀控设备状态和关键参数的修改功能。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其性能完全满足该工程柔性直流换流阀和阀控设备状态在线监视以及系统调试等需求。  相似文献   
63.
以面向主动需求响应的荷源二重性建模方法为主题,从需求侧灵活性资源参与电网调度的视角分析了国内外在荷源二重性建模方面的研究成果,按照研究对象划分,负荷跟随电源(load-follows-generation, LFG)模型分为一般负荷、储能设备、分布式能源及其组合,对负荷响应建模、优化目标、约束条件、调度方法、控制方式等进行阐述,阐述了负荷跟随发电的模式能够实现主动需求响应,优化负荷曲线,缓解发电侧调度压力,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  相似文献   
64.
高比例风电的接入和需求响应技术的应用对分布式架构下的多微电网系统有功功率动态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充分利用灵活性资源对系统进行协调调控.提出一种新颖的灵活性电池储备模型对多微电网系统灵活性备用容量进行评估,定义虚拟灵活性电池储备模型对风电场备用与需求响应负荷备用进行评估,充分挖掘其调频的潜在能力.在此基础上,基于一致性算法求解该模型下各微电网的功率分配,提出计及灵活性储备的含风电多微电网系统分布式协调调控策略,实现分布式架构下灵活性资源的协调优化.通过华东某地区实际数据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算例结果表明,协调优化源-荷灵活性储备资源在保障风电消纳的同时,实现了分布式架构下系统的动态功率平衡.  相似文献   
65.
The low dielectric polymer films have drawn great attention to the application as the dielectric insulating materials in high-frequency circuit boards, while the weak adhesion to the copper foils and the poor processability resulted from the fluorinated or rigid structures limited their high-frequency application. In this work, the low dielectric and high adhesive polyimide/fluorinated ethylene propylene (PI/FEP) nanocomposite film for high-frequency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pplication is developed.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fluorocarbon surfacta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ispersion of FEP in PI substrate, and thus, the PI/FEP nanocomposite film exhibits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cluding the tensile strength increases to 46.6 MPa and the elongation at the break increases to 13.7%. Importantly, at the high-frequency of 10 GHz, the 60 wt% FEP filled PI nanocomposite film displays an ultralow dielectric loss (0.006) and a reduced dielectric constant (2.69). In addition, the high-frequency flexible circuit board with the PI/FEP film as the dielectric insulating layer has a high peel strength of 0.75 N mm−1, indicating this PI/FEP nanocomposite film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high-frequency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66.
Flexible memory devices are one of the most crucial elements in the wearable electronics. In this work, polyimides (PIs)-based flexible resistive memory devices with an excellent thermal and mechanical durability are demonstrated. Four kinds of functional PIs are derived from the heterocyclic diamines including 2,6-diaminodibenzo-p-dioxin (OODA) and 2,6-diaminothianthrene, and dianhydrides including 4,4′-(hexafluoroisopropylidene)diphthalic anhydride (6FDA) and 3,3′,4,4′-biphenyltetracarboxylic dianhydride. PI with diamine of OODA and dianhydride of 6FDA (PI(OODA_6FDA)) possesses outstanding therm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ith a high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352 °C, a low 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 of 28.1 ppm K−1, and a high elongation at break of 10%. In addition, PI(OODA_6FDA)-based memory shows write-once-read-many behavior with a high on/off current ratio of 106 and a stable data retention, attributed to the donor–acceptor charge transfer between the polymer chains. The retained current levels at a low resistive state can be observed even with thermal treatment at 200 °C for 24 h or 1000 times cyclic bending at a bending radius of 5 mm.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of heterocyclic PIs for flexible resistive memory.  相似文献   
67.
可变频率变压器(VFT)是一种能连接异步电网的新型灵活交流输电系统设备,其可传输功率的容量是重要的性能指标。针对传统控制策略未考虑转差率增大可能导致转子绕组超过额定容量的问题,对不同的转差率和定子无功功率情况下定子有功功率最大值进行研究;详细研究了采用串联变换器的VFT系统运行特性;对不同转差率进行了详细的工况分析。推导出最优定子无功功率给定值与转差率、额定视在功率和实际吸收无功功率之间的数学关系,并提出了VFT的最大功率传输(MPT)控制策略;通过硬件在环实验平台验证提出的MPT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MPT控制策略能有效提高VFT的可传输功率,实现VFT的最大功率传输。  相似文献   
68.
首先建立了适用于多节点柔直系统的潮流及故障电流的数值计算优化模型,并在三端仿真系统中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随后设置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建立了多端柔直系统中故障限流器与断路器的优化配置数学模型.在3节点环网中进行优化求解,并将结果配置到仿真模型检验其限流效果,验证了所提优化配置方法的准确性.最后通过所提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11节点柔直系统进行故障限流器与断路器配置的优化求解,并将所得结果与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优化配置方法具有较高的普适性,可实现多节点柔直系统中故障限流器与断路器的低成本配置.  相似文献   
69.
柔性多状态开关大多采用"刚性"的变流控制策略,导致其端口惯性与阻尼不足,直流微电网通过其接入时难以与交流配电网进行柔性互联,无法响应交流配电网调频调压.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储能型柔性多状态开关的直流微电网与交流配电网柔性互联策略,交直流端口统一采用虚拟电机控制,通过模拟电机的惯性和阻尼特性使交直流端口呈现柔性特性,同时针对馈线负荷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直流微电网功率交互的负荷均衡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降低直流微电网波动对交流配电网的冲击,增强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性,主动响应交流配电网调频调压,实现了馈线负荷均衡,提升了柔性多状态开关的调控灵活性.  相似文献   
70.
随着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柔性消弧装置、大功率逆变器等电力电子装备应用逐渐增多,配电网柔性化加快发展,但已有电力电子装备存在功能单一、成本高等问题.基于直流侧并接储能元件的直挂式级联H桥变流器,将多变量解耦控制方法与电流消弧方法相结合,实现柔性电力电子装备输出电流在dq0坐标系下的独立调节,使单套柔性电力电子装备同时集成配电网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双向流动控制,以及单相接地故障柔性消弧功能,有效提高电力电子装备的利用效率.理论分析以及功率控制和单相接地故障消弧建模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