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6篇 |
免费 | 97篇 |
国内免费 | 3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4篇 |
综合类 | 79篇 |
化学工业 | 3篇 |
金属工艺 | 2篇 |
机械仪表 | 86篇 |
建筑科学 | 6篇 |
矿业工程 | 18篇 |
能源动力 | 3篇 |
水利工程 | 6篇 |
石油天然气 | 8篇 |
武器工业 | 94篇 |
无线电 | 26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2篇 |
冶金工业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19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40篇 |
2013年 | 37篇 |
2012年 | 59篇 |
2011年 | 69篇 |
2010年 | 48篇 |
2009年 | 58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67篇 |
2006年 | 57篇 |
2005年 | 51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满足导弹对光陀螺信号实时性的要求,设计并实现了光纤陀螺的信号实时采集,并进行实时数据的动态显示与处理。采用C Builder5.0平台来设计光纤陀螺信号采集部分。陀螺信号的采集通过计算机的串口传输。该光纤陀螺的输出为RS232格式,通过调用Windows API函数实现RS232串口通信程序,并采用了多线程的技术来增强实时性和自动接收信号的能力。通讯速率38.4 kB,通讯期间可以完成数据处理,并且基本没有丢数现象;完成了数据包的解算;实现了线程间的数据共享与数据的实时处理。基于C Builder5.0和Windows系统的多线程串行通信可以实现实时数据的采集,同时可以在另一个线程中进行数据的实时处理。数据接收稳定可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付文羽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01,(6)
向抖动中注入一定强度的随机噪声,以消除机械抖动激光陀螺的动态闭锁误差。研究了噪声注入效率问题,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噪声注入效率与抖动系统品质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CFN型高精度自动寻北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能在静态下全天候、全方位、快速、实时地测定北向,从而确定载体方位角的自动寻北仪,给出了CFN型寻北仪的工作原理和达到的性能指标,较详细地介绍了这种高精度寻北仪的系统软件、硬件结构及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5.
16.
应用于高精度光纤陀螺的细径熊猫型光纤属于应力致偏型保偏光纤(PMF).对工作波长为1 550nm的细径PMF的特性与研制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所制备出的拍长为3.2 mm、消光比为26 dB(1 km)、低衰减、高强度且温度特性稳定的实用型细径熊猫型PMF为开拓国内高精度光纤陀螺及相关的光纤传感器件的工程化应用奠定了重... 相似文献
17.
位标器光学陀螺转子动平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利用动平衡机和光学测试平台模拟目标相结合对转子的不平衡力和不平衡力偶进行同时平衡的方法。重点分析了不平衡力偶对陀螺系统的影响和测量方法,并结合陀螺转子结构特点,提出减少不平衡力和不平衡力偶相互影响的调试方法。在陀螺转子调试中本方法提高了动平衡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19.
各种随机噪声是导致激光陀螺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且其性质特殊,很难用传统的滤波方法去除。为了减小激光陀螺的随机误差,提高测量精度,提出了小波域的中值滤波器滤波方法,对激光陀螺零漂数据进行了滤波,并采用Allan方差法对滤波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的滤波效果优于中值滤波和小波软阈值滤波效果,能有效地减小激光陀螺零漂信号中的角度随机游走、角速度随机游走、速率斜坡、零偏不稳定性和量化噪声,提高激光陀螺零漂输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信号处理和随机过程理论,研究了基于时分复用(TDM)技术的三轴光纤陀螺(FOG)的整体精度,利用差分方程建立了TDM闭环处理中相位差的衰减模型。将单轴总体噪声分为稳态噪声和调整噪声两部分,推算出了单轴信噪比(SNR)的计算公式,并对各影响参数进行了仿真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设计了FOG实验,验证了模型分析的合理性及正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