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29篇
  免费   2611篇
  国内免费   2004篇
电工技术   697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1411篇
化学工业   984篇
金属工艺   181篇
机械仪表   631篇
建筑科学   973篇
矿业工程   676篇
能源动力   180篇
轻工业   1770篇
水利工程   357篇
石油天然气   534篇
武器工业   84篇
无线电   15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869篇
冶金工业   371篇
原子能技术   66篇
自动化技术   8327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394篇
  2022年   751篇
  2021年   947篇
  2020年   807篇
  2019年   638篇
  2018年   610篇
  2017年   663篇
  2016年   649篇
  2015年   746篇
  2014年   1044篇
  2013年   991篇
  2012年   1157篇
  2011年   1266篇
  2010年   947篇
  2009年   935篇
  2008年   912篇
  2007年   1092篇
  2006年   888篇
  2005年   708篇
  2004年   598篇
  2003年   484篇
  2002年   445篇
  2001年   311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7篇
  1975年   4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3G用户的细分方法及3G目标市场的定位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3G用户细分的体系框架和3G目标市场定位的考虑要素及初步的定位建议。  相似文献   
22.
地震属性解释技术的研究及确定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发展,储层预测、属性分析等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地震属性的概念,分类方法,地震属性之间、地震属性与储层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仍较模糊,各种地震属性解释方法虽然种类繁多,但缺乏系统的研究,这使得地震属性在应用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文章通过系统研究地震属性的概念、储层地震响应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地震响应的核心是反映地震波在介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所有能引起地震能量发生变化的介质的不均质性均可导致地震属性的变化,由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地震属性分类方法,并认为大部分地震属性只是基本属性在不同域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在分析现有地震解释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地震属性解释的新认识,强调了地震属性对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重要性,对属性间的关系及地震属性解释技术的确定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岩性油气藏地震解释的工作流程及对地震资料采集和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3.
郑春香  董甲东 《信息技术》2006,30(10):53-55
探讨分类挖掘技术在高校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方式与应用领域。以高校人事管理为模型,应用数据挖掘中决策树算法,对高校人力资源数据源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有价值的数据模式,寻找其中存在的关系和规则,对高校人才规划提供比较客观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4.
The microbial transformation of l‐menthol ( 1 )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12 isolates of soil‐borne plant pathogenic fungi, Rhizoctonia solani (AG‐1‐IA Rs24, Joichi‐2, RRG97‐1; AG‐1‐IB TR22, R147, 110.4; AG‐1‐IC F‐1, F‐4, P‐1; AG‐1‐ID RCP‐1, RCP‐3, and RCP‐7) as a biocatalyst. Rhizoctonia solani F‐1, F‐4 and P‐1 showed 89.7–99.9% yields of converted product from 1 , RCP‐1, RCP‐3, and RCP‐7 26.0–26.9% and the other isolates 0.1–12.0%. In the cases of F‐1, F‐4 and P‐1, substrate 1 was converted to (?)‐(1S,3R,4S,6S)‐6‐hydroxymenthol ( 2 ), (?)‐(1S,3R,4S)‐1‐hydroxymenthol ( 3 ) and (+)‐(1S,3R,4R,6S)‐6,8‐dihydroxymenthol ( 4 ), which was a new compound. Substrate 1 was converted to 2 and/or 3 by RRG97‐1, 110.4, RCP‐1, RCP‐3 and RCP‐7. The structures of the metabolic products were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their spectral data. In addition, metabolic pathways of the biotransformation of 1 by Rhizoctonia solani are discussed. Finally, from the main component analysis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yields of converted product from 1 , the 12 isolates of Rhizoctonia solani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metabolites. Copyright © 2003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25.
26.
针对川西新场气田JS12气藏开展了多参数的综合评价研究,多参数包括储层参数、裂缝参数、储层分类厚度参数。首先,开展了储层参数及裂缝参数的计算,以岩心分析结果为依据,建立了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利用铸体薄片进行了微裂缝识别,对样品的裂缝参数和测井曲线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测井计算裂缝参数的数学模型;其次,对储层进行聚类分析,通过聚类将储层分为三类;最后,将计算的裂缝参数、储层分类中的Ⅰ类储层厚度、孔渗饱等参数进行正态化处理,拟和测试的无阻流量与这些参数建立多元回归计算模型,即综合含气指标的数学计算模型。以综合含气指标为主要依据,进行储层综合分类和评价,指出了有利的含气区域和可供挖潜井的建议。该方法在指导气藏开发中获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7.
低温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部分酶学性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从南极乔治王岛冻土来源的76株低温细菌中筛选到13株低温脂肪酶产生菌,对其中的BTsl0022菌株进行鉴定。通过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菌株RTsl0022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但与已定名的假单胞菌有一定的差异,与未定名的Pseudomonas sp.PsB的亲缘关系最接近,故将其暂定名为Pseudomonas sp.BTsl0022。对该菌脂肪酶的酶学性质初步研究表明,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24℃,对热敏感,60℃处理30min仅残留25%酶活性,酶的适宜作用pH范围在7.0~9.0,最适pH为8.0。  相似文献   
28.
The explosion of on-line information has given rise to many manually constructed topic hierarchies (such as Yahoo!!). But with the current growth rate in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manual classification in topic hierarchies results in an immense information bottleneck. Therefore, developing an automatic classifier is an urgent need. However, classifiers suffer from enormous dimensionality, since the dimensionality is determined by the number of distinct keywords in a document corpus. More seriously, most classifiers are either working slowly or they are constructed subjectively without any learning ability. In this paper, we address these problems with a fair feature-subset selection (FFSS) algorithm and an adaptive fuzzy learning network (AFLN) for classification. The FFSS algorithm is used to reduce the enormous dimensionality. It not only gives fair treatment to each category but also has ability to identify useful features, including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featur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AFLN provides extremely fast learning ability to model the uncertain behavior for classification so as to correct the fuzzy matrix automatically.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both FFSS algorithm and the AFLN lead to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document classification, compared to alternative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29.
海杂波中基于混沌预测的目标检测方法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记忆库非线性预测的NP-CFAR方法是目前混沌海杂波背景中目标检测的一种典型而先进的方法.考虑到海杂波功率与特征的时变不稳定性,本文提出运用旋转超盒分类取代这一方法中的NP-CFAR进行目标检测,并探讨了运用盒维数特征提取进行预处理以节省运算开销的问题.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改进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0.
油气圈闭地质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本从含油气系统理论出发,对圈闭成藏的油源,储层,圈闭,保存,配套史制定分级评价标准,并赋予相应的评价系数,在此基础上应用地质风险概率理论与模糊数学的方法,在微机上定量评价圈闭含油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