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05篇
  免费   4174篇
  国内免费   1929篇
电工技术   1654篇
综合类   2601篇
化学工业   4100篇
金属工艺   2285篇
机械仪表   1414篇
建筑科学   3009篇
矿业工程   1277篇
能源动力   2126篇
轻工业   1593篇
水利工程   840篇
石油天然气   2160篇
武器工业   223篇
无线电   454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298篇
冶金工业   1139篇
原子能技术   319篇
自动化技术   4325篇
  2025年   14篇
  2024年   957篇
  2023年   943篇
  2022年   1227篇
  2021年   1417篇
  2020年   1428篇
  2019年   1302篇
  2018年   1056篇
  2017年   1242篇
  2016年   1157篇
  2015年   1207篇
  2014年   1758篇
  2013年   1914篇
  2012年   2142篇
  2011年   2323篇
  2010年   1666篇
  2009年   1651篇
  2008年   1607篇
  2007年   1843篇
  2006年   1810篇
  2005年   1440篇
  2004年   1197篇
  2003年   1119篇
  2002年   914篇
  2001年   820篇
  2000年   745篇
  1999年   571篇
  1998年   443篇
  1997年   411篇
  1996年   319篇
  1995年   272篇
  1994年   193篇
  1993年   189篇
  1992年   160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9篇
  1976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Previous quality‐of‐service (QoS) routing protocols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MANETs) determined bandwidth‐satisfied routes for QoS applications. Since the multi‐rate enhancements have been implemented in MANETs, QoS routing protocols should be adapted to exploit them fully. However, existing works suffer from one bandwidth‐violation problem, named the hidden route problem (HRP), which may arise when a new flow is permitted and only the bandwidth consumption of the hosts in the neighborhood of the route is computed.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bandwidth consumption to ongoing flows is the reason the problem is introduced. This work proposes a routing protocol that can avoid HRP for data rate selection and bandwidth‐satisfied route determination with an efficient cross‐layer design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PHY and MAC layers into the network layer. To use bandwidth efficiently, we aim to select the combination of data rates and a route with minimal bandwidth consumption to the network, instead of the strategy adopted in the most previous works by selecting the combination with the shortest total transmission time. Using bandwidth efficiently can increase the number of flows supported by a network. Copyright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2.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ethod to increase the waveguide coupling efficiency in hybrid silicon lasers. We find that the propagation constant of the InGaAsP emitting layer can be equal to that of the Si resonant layer through improving the design size of the InP waveguide. The coupling power achieves 42% of the total power in the hybrid lasers when the thickness of the bonding layer is 100 nm. Our result is very close to 50% of the total power reported by Intel when the thickness of the thin bonding layer is less than 5 nm. Therefore, our invariable coupling power technique is simpler than Intel's.  相似文献   
103.
刘帆  金世龙  刘军 《中国激光》2012,39(s1):109003
针对激光多普勒信号中存在较大噪声干扰的实际情况,为了抑制这些噪声干扰,提高激光多普勒测速仪的测量精度,提出了对激光多普勒信号进行最小均方差(LMS)自适应滤波后作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基于混合编程思想对所得到的频谱,先进行频谱细化,再进行频谱校正的信号处理方法,并对理想正弦信号和实测多普勒信号分别进行仿真计算和实验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LMS自适应滤波技术可以有效抑制激光多普勒测量中的多频率噪声的干扰,此技术能够适应于很宽的信噪比范围,大大提高多普勒信号的信噪比;频谱细化技术可以提高激光多普勒信号的频谱分辨率,频谱校正技术可以准确地校正多普勒频率,使校正后的频率更加接近于真实值;信号处理精度比直接进行FFT提高2~3倍。  相似文献   
104.
We report efficient single layer red, green, and blue (RGB) phosphorescen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s) using a “direct hole injection into and transport on triplet dopant” strategy. In particular, red dopant tris(1-phenylisoquinoline)iridium [Ir(piq)3], green dopant tris(2-phenylpyridine)iridium [Ir(ppy)3], and blue dopant bis(3,5-difluoro-2-(2-pyridyl)phenyl-(2-carboxypyridyl)iridium [FIrpic] were doped into an electron transporting 1,3,5-tris(N-phenylbenzimidazole-2-yl)benzene (TPBi) host, respectively, to fabricate RGB single layer devices with indium tin oxide (ITO) anode and LiF/Al cathode. It is found that the maximum current efficiencies of the devices are 3.7, 34.5, and 6.8 cd/A, respectively. Moreover, by inserting a pure dopant buffer layer between the ITO anode and the emission layer, the efficiencies are improved to 4.9, 43.3, and 9.8 cd/A, respectively.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 current efficiency of the green simplified device was as high as 34.6 cd/A, even when the luminance was increased to 1000 cd/m2 at an extremely low applied voltage of only 4.3 V. A simple accelerated aging test on the green device also shows the lifetime decay of the simplified devic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a traditional multilayered one.  相似文献   
105.
在热红外光谱区域,假设非同温平面混合像元的发射率为r-emissivity,那么它的辐射温度是随波长变化的.以典型的由土壤和植被组成的非同温平面混合像元为例,分析了非同温对其辐射温度的影响,并给出体现辐射温度变化的可能的方法.利用模拟的热红外高光谱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刻画非同温平面混合像元辐射温度随波长的变化,提高了非同温平面混合像元r-emissivity的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106.
硅晶片化学机械抛光中的化学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志刚  陈杨  陈爱莲 《半导体技术》2006,31(2):112-114,126
通过分析硅晶片化学机械抛光过程中软质层的形成及其对材料去除过程的影响,研究了使用纳米CeO2磨料进行化学机械抛光中的化学作用机理.分析表明,软质层是抛光液与硅晶片反应形成的一层覆盖在硅基体表面的腐蚀层,其硬度比基材小,厚度大约在几个纳米.软质层的存在一方面增大单个磨料所去除材料的体积,增加材料去除速率;另一方面减小了磨料嵌入硅晶片基体的深度,这对于实现塑性磨削,降低抛光表面粗糙度,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7.
改进的Kriging技术实时重构区域电离层foF2的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进了kriging技术重构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foF2的方法,利用国际参考电离层IRI-2001模型作为背景场,通过拟合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得到“等效太阳黑子数”,并利用kriging技术来完成区域电离层的重构,是区域电离层重构的一种方法,它适合重构区域内电离层探测站较少的情况。与直接利用实测临界频率进行kriging重构相比,改进的kriging技术提高了重构的精度和稳健性。也表明了背景电离层模型在电离层重构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8.
一种智能化漏电保护芯片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海锋  韩雁 《微电子学》2006,36(4):518-521
提出了一种智能化漏电保护芯片。电路基于0.6μm CMOS工艺、采用数模混合信号设计,并用全定制的方法实现。与现有模拟漏电保护芯片相比,该芯片具有较高的智能化:对输入信号是否有效进行辨识,以排除干扰,减少误动作;采用数字延时代替现有的RC延时方式,大大提高了控制精度及三级匹配;三级保护的不同应用环境的可编程性;实现智能化开关控制;具有报警功能,保障安全。由于芯片的大部分功能由数字电路实现,大大降低了功耗。通过采用全定制的方法,优化电路和版图设计,减少了芯片面积,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09.
在高速无线通信中,自动请求重传(ARQ)是链路层不可缺少的技术,它通过重传向上层屏蔽无线链路上包的丢失。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无线传输速率不断提高,应用的业务类型也越来越广泛。目前,众多ARQ技术的研究都集中在如何提高该技术的确认效率,以适应更高的传输速率,但鲜有研究着手于如何使ARQ能够更好地应用于混合业务环境。针对混合业务环境下的ARQ改进提出了2种方案,并给出其中1种在实际应用中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10.
无线网状网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网状网(WMNs)由网状路由器节点和客户机节点组成,其中的网状路由器节点组成了无线网状网的网络骨干,其移动性很小。他们一起为无线网状网和其他常规无线网络的客户机节点提供网络的无线接入。WMNs技术结合了中心式控制的蜂窝网与分布式控制的无线自组织网的优点,可有效克服这两种技术的缺陷并显著提高无线网络的性能,已经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的研究热点之一。WMNs可为无线个域网、局域网、校园网、城域网的一系列应用提供高速无线宽带接入服务。虽然目前WMNs技术发展很快,但其协议栈各层仍存在许多有待研究的课题。首先简要介绍了无线网状网的结构与特点;随后重点分析了其主要的几个应用领域;最后探讨了WMNs各协议层的研究现状与关键技术,并分析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