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89篇
  免费   1902篇
  国内免费   1114篇
电工技术   828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2814篇
化学工业   1441篇
金属工艺   500篇
机械仪表   738篇
建筑科学   6020篇
矿业工程   1230篇
能源动力   580篇
轻工业   791篇
水利工程   1631篇
石油天然气   800篇
武器工业   239篇
无线电   12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53篇
冶金工业   932篇
原子能技术   168篇
自动化技术   3502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82篇
  2022年   552篇
  2021年   607篇
  2020年   595篇
  2019年   480篇
  2018年   417篇
  2017年   563篇
  2016年   616篇
  2015年   709篇
  2014年   1280篇
  2013年   1131篇
  2012年   1267篇
  2011年   1610篇
  2010年   1337篇
  2009年   1455篇
  2008年   1399篇
  2007年   1709篇
  2006年   1540篇
  2005年   1276篇
  2004年   1104篇
  2003年   971篇
  2002年   858篇
  2001年   637篇
  2000年   528篇
  1999年   406篇
  1998年   279篇
  1997年   214篇
  1996年   176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扬子地区二叠系硅质岩成因分析及沉积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扬子地区2个典型剖面即广元上寺剖面和罗甸纳水剖面的二叠系硅质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扬子板块不同地区不同产状的硅质岩稀土元素特征存在差异,燧石条带和团块状硅质岩∑REE均小于层状硅质岩的Petro China REE;同一地区不同产状的硅质岩Ce/Ce*相差极小,而不同地区Ce/Ce*存在明显差异。硅质岩与围岩(灰岩和页岩)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页岩的∑REE最高,其次为层状硅质岩,再次为灰岩,最低为燧石条带。通过系统的岩石学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广元地区二叠系硅质岩以生物沉积为主,并有一定的热水沉积物质,其沉积环境为大陆边缘中下部;而黔南地区二叠系硅质岩是热水沉积为主,混有少量非热水成因的物质,其形成于远离陆源的洋盆环境。  相似文献   
962.
北羌塘盆地中侏罗统布曲组缓坡相及沉积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北羌塘盆地布曲组沉积环境的不同认识,根据羌塘盆地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古地貌特征,以及布曲组地层的沉积特征,确证布曲组沉积环境属缓坡沉积。在此基础上,对布曲组标准剖面野外露头进行详细观察与描述,并根据剖面岩相及其组合特征,识别出内缓坡、中缓坡、外缓坡3 种沉积亚相,包括潮坪、泻湖、浅滩等7 种微相。由此建立了该时期的沉积相序及其演化。  相似文献   
963.
通过野外剖面实测和镜下薄片鉴定分析,对库鲁克塔格地区寒武系莫合尔山组发育的风暴沉积物进行了研究。根据风暴沉积物结构、粒屑的形状及颜色的差别将本地区的风暴沉积物划分为四种类型的风暴岩,分别是原地风暴粗粒灰岩、异地型风暴粗颗粒灰岩、丘状交错层理灰岩和风暴浊积灰岩。这四种类型的风暴岩由陆向海发育于台地前斜坡到浅海陆棚的广阔的浅海环境中。  相似文献   
964.
深水油气井温度压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筒温度分布是深水油气井开发和生产动态分析的必需参数。由于深水油气井裸露在海水中的井段较长,其传热规律不同于地层段,海水温度又随其深度呈非线性分布并随季节呈周期性变化,使得其温度计算较陆上和浅海油田更复杂。根据传热学基本理论和海水、地层段井筒传热特点,建立了深水油气井井筒温压耦合数学模型,采用龙格库塔法求解。该模型考虑了变化的环境温度梯度、井身结构、管斜角、不同环空传热介质等。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与实例数据吻合较好,可满足开发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965.
旧油管清洗作为油管修复工艺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其清洗质量对油管的使用成本、施工作业的质量有着重大影响;同时,其清洗方式也影响着清洗效果和成本、修复质量、操作安全性及环保等方面。针对传统清洗方法对结垢、锈皮旧油管存在着清洗效率低、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提出了旧油管的内壁采用钻通与高压水射流相结合、外壁采用刷式清洗与低压射流清洗相结合的清洗方案。,现场使用结果表明,这种清洗方案提高了油管清洗质量和效率,降低了清洗成本,改善了工作环境,给油田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66.
哈萨克斯坦东南部的斋桑盆地、阿拉科尔盆地、伊犁盆地和巴尔喀什盆地均属于东哈萨克斯坦盆地体系,且均与新疆毗邻,油气勘探程度很低,其中斋桑盆地和伊犁盆地沉积主体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通过石油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和对比,认为这些盆地与准噶尔盆地具有相似性,特别是斋桑盆地在石炭系见油气显示,在二叠系、三叠系见工业油气流,阿拉科尔盆地勘探潜力较大,伊犁盆地具有良好的含油气远景。这些认识对于跨国油气勘探开发战略的制定以及新疆北部上古生界油气勘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较系统地研究了哈萨克斯坦油气投资环境、政策、法律法规等,提出新疆油田的地缘优势及雄厚的技术力量应成为中国石油中亚油气战略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967.
琼东南盆地崖城组煤的沉积学特征与聚煤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琼东南盆地钻井、岩心、测井、构造形态等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阐述了琼东南盆地崖城组成煤作用、成煤环境及成煤模式。崖城组的成煤作用主要为凝胶化作用;煤层多发育在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环境和潮坪的潮间带上部、潮上带泥炭沼泽环境;主要的成煤沉积体系在崖城组早期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体系,在崖城组中、晚期主要为潮坪—泻湖体系。在综合研究各种影响成煤作用因素的基础上,从沉积环境和构造形态角度建立了6种主要的聚煤模式,即冲积扇扇前和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聚煤模式、泻湖—潮坪聚煤模式、浅海周缘扇三角洲和滨海带聚煤模式、深水半地堑凹陷聚煤模式、浅水半地堑凹陷聚煤模式、深水地堑凹陷聚煤模式。  相似文献   
968.
为探究混凝土在潮汐、蓄放水等循环水压环境下工作的情况,对饱和混凝土进行了不同次数(0,50,100,200)的有压水循环预处理,并在有围压的水环境中直接对混凝土进行加载,加载速率恒定为10-4 s-1。分别在应力空间上和应变空间上探究了循环水压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损伤演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循环次数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包含了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有利影响主要表现为混凝土内部的Stefan效应,会增加混凝土的峰值应力与变形能力,同时延缓损伤的发展;②Stefan效应在循环次数较少时(≤100)占据主导地位,且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并在孔隙水使混凝土内部孔隙发生连通和贯穿后开始减弱;③在混凝土受压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内部共轭面的相对滑移,Stefan效应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总体的影响程度大于不利影响;④所推导的损伤变量计算方法从能量耗散角度出发,将塑性应变能作为材料损伤耗能的一部分,反映了材料变形模量的退化,且比较符合实际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969.
针对天然气输送工程中存在着管道的氢损伤问题,根据内聚力损伤模型,结合权函数方法,通过计算数学裂纹长度,提出了有轴向裂纹管道在内压和温差作用下及氢环境中承载能力的评估方法。分析表明,随着裂纹尖端氢浓度的增大,数学裂纹长度增大,管道的承载能力大大降低;裂纹的原始长度越大,管道的承载能力越低。因此,用管道输送天然气应尽量降低氢杂质(如硫化氢)的含量;在管道的生产和安装过程中应尽量控制其裂纹的长度,以提高管道在氢环境下的承载能力;若管道存在原始裂纹,应确定管道是否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970.
文南油田开发中后期沉积微相精细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重新认识处于开发中后期油藏的沉积环境、沉积微相及其特征,建立准确的储集层模型,对于查明剩余油分布和挖掘剩余油潜力、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东膜凹陷文南油田沙二下亚段古生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储集层岩性特征、粒度特征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认为其沙二下亚段为干旱炎热气候条件下的间歇性涨缩浅湖环境下发育的浅水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体系;划分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水下溢岸砂、水下天然堤、水下分流间湾、前三角洲砂泥、滨浅湖泥等6种沉积微相类型;分析各沉积微相特征,指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物性最好,水下送岸砂次之。图5表1参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