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71篇
  免费   9297篇
  国内免费   7015篇
电工技术   5719篇
技术理论   9篇
综合类   7886篇
化学工业   2592篇
金属工艺   1052篇
机械仪表   5405篇
建筑科学   2696篇
矿业工程   1818篇
能源动力   1366篇
轻工业   996篇
水利工程   1607篇
石油天然气   3153篇
武器工业   1065篇
无线电   106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68篇
冶金工业   1422篇
原子能技术   974篇
自动化技术   34931篇
  2024年   371篇
  2023年   1156篇
  2022年   2127篇
  2021年   2597篇
  2020年   2766篇
  2019年   2210篇
  2018年   1980篇
  2017年   2411篇
  2016年   2713篇
  2015年   3126篇
  2014年   4845篇
  2013年   4444篇
  2012年   5365篇
  2011年   5671篇
  2010年   4385篇
  2009年   4306篇
  2008年   4762篇
  2007年   5372篇
  2006年   4496篇
  2005年   4096篇
  2004年   3497篇
  2003年   2924篇
  2002年   2254篇
  2001年   1765篇
  2000年   1521篇
  1999年   1142篇
  1998年   864篇
  1997年   745篇
  1996年   596篇
  1995年   533篇
  1994年   462篇
  1993年   313篇
  1992年   223篇
  1991年   222篇
  1990年   168篇
  1989年   135篇
  1988年   108篇
  1987年   81篇
  1986年   73篇
  1985年   103篇
  1984年   72篇
  1983年   78篇
  1982年   71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34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20篇
  1976年   13篇
  195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无人机在飞行的过程中,采集的故障信号数据会随着飞行环境的随机性变化而改变,造成异常信号数据关联性降低.利用传统算法进行异常信号数据挖掘的过程中,建立的关联规则过于复杂,加入过多约束条件分析环境特征,导致挖掘过程耗时较长.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基于知识本体提纯的无人机采集实时数据挖掘方法.针对无人机异常信号数据知识本体表示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利用贝叶斯概率方法计算当前状态信号属于某类别异常信号的最大概率,从而为异常信号的提纯提供了准确依据.针对相似度较高的两个异常信号进行提纯处理,在提纯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信号采集时间间隔和时延,从而保证了实时性要求.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算法进行无人机异常信号挖掘,能够提高异常信号挖掘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2.
SAR复图像数据的CCSDS-IDC编码性能分析与四叉树编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CCSDS-IDC (国际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图像数据压缩) 是NASA制定的基于离散小波变换(DWT)尺度间衰减性的空间图像数据压缩标准,适用于合成孔径雷达(SAR)幅度图像及各类遥感图像的压缩。然而,与光学图像不同,常见的SAR图像都是复图像数据,其在干涉测高等许多场合具有广泛应用,分析研究CCSDS-IDC对SAR复图像数据的编码性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方法:由于SAR复图像数据不具有尺度间的衰减性,因此将其用于SAR复图像数据编码时性能较低。考虑到SAR复图像数据DWT系数呈现出聚类特性,提出将四叉树(QC)用于DWT域的SAR复图像数据编码,发现QC对SAR复图像数据具有高效的压缩性能。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码率下,对基于DWT的SAR复图像数据压缩, QC比CCSDS-IDC最多可提高幅度峰值信噪比4.4dB,平均相位误差最多可降低0.368;与基于方向提升小波变换(DLWT)的CCSDS-IDC相比,QC可提高峰值信噪比3.08dB,降低平均相位误差0.25;对其它类型的图像压缩,基于聚类的QC仍能获得很好的编码性能。结论:CCSDS-IDC对SAR复图像数据编码性能低下,而QC能获得很好的编码性能。对应于图像平滑分布的尺度间衰减性,其在某些特殊图像中可能不存在,而对应于图像结构分布的聚类特性总是存在的,故在基于DWT的图像编码算法设计中,应优先考虑利用小波系数的聚类特性,从而实现对更多种类图像的高效编码。  相似文献   
993.
在云计算环境下多来源数据最优选取的研究中,由于来自不同的服务器数据具有不同特征,数据所含信息的融合度也不同,使得数据可选取特征存在较强的关联性.传统的数据最优选取模型,在进行选择时,关联性会给最优数据的选择带来干扰,选出大量的相关数据,不能很好地排除关联性数据,无法实现数据的最优高效选取,提出一种依据数据估计量变化的云计算环境下多来源数据最优选取模型,利用前几点数据拟合直线或曲线,进行云计算环境下多来源数据最优选取中干扰数据的预测,分析干扰数据点删除前后推断统计量的变化,检测该干扰数据点是不是强干扰点,过滤强干扰数据点后的模型则是云计算环境下多来源数据最优选取模型,通过分析数据排除模型引起的估计量的变化,实现云计算环境下多来源数据的最优选取.仿真结果说明,在大量云计算环境下多来源数据的处理中,采用所提模型可有效选取最优数据,并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94.
无线网络是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网络,是未来通信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已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监控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以ATmega16单片机和n RF905射频收发器为核心设计了一种无线网络节点和基于这种节点的网络通信。给出了节点的整体结构,详细阐述了软件设计流程。实验表明该节点实现了多跳数据传输,通信稳定可靠,基本达到网络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5.
在油气井试井数据传输中,由于接收信号被噪声污染,从而影响了通信可靠性。小波变换因具有独特的时频多尺度分析特性而应用于信号降噪,但一代小波运算量大。采用运算量小的提升小波对试井信号降噪,给出了db2提升小波降噪的具体结构,在此基础上,与离散傅里叶滤波和匹配滤波两种降噪方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采用db2提升小波降噪效果明显,峰值信噪比高,且运算量小,有利于硬件电路的实现。  相似文献   
996.
提出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移动代理带证据权的D S融合算法。引入证据权对证据进行修正以降低冲突数据对融合结果的影响。采用三级D S组合规则进行融合决策:节点级融合计算单个节点时间域融合检测概率;簇内级融合计算簇内节点间空间域融合检测概率获取局部决策结果;簇间级融合计算簇间的融合检测概率获取最终的全局决策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能以较小的能耗代价获取准确的融合结果并有效降低冲突数据对融合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激光等离子体粒子模拟广泛用于探索极端物质状态下的科学问题。将一种基于粒子云网格方法的三维等离子体粒子模拟程序LARED P移植到Intel Xeon Phi协处理器上。在移植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Native和Offload两种编程模式:首先运用Native模式对LARED P程序中热点计算任务进行优化研究,通过采用SIMD扩展指令使该计算任务获得了4.61倍的加速;然后运用Offload模式将程序移植到CPU-Intel Xeon Phi异构系统上,并通过使用异步数据传输和双缓冲技术分别提升了程序性能9.8%和21.8%。  相似文献   
998.
针对传统智能卡进行数据传输时仅支持单一模式的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模式控制字的数据传输安全策略。此模式控制字支持多种数据传输模式,数据可以采用明文、密文、明文MAC、密文MAC中的任一种方式进行传输,并通过基本文件(包含透明文件、线性文件)的读、写模式控制字,来规定文件进行读、写操作需要满足的传输安全条件。同时,还提出使用禁止添加、或禁止更新这两种写属性来限制基本文件的写入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将同一文件的读命令,和写命令采用的传输方式设置成不一样,从而选择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式,进而提高数据传输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9.
复杂电磁环境建模与可视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电磁环境建模与可视化研究在民用通信、军用电子战领域的应用不断发展。在介绍了复杂电磁环境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首先系统阐述了复杂电磁环境建模的理论方法和数据场的可视化具体方法。然后对国内外复杂电磁环境建模与可视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复杂电磁环境中雷达这一主要设备的电磁环境建模进行了研究,并对模型的复杂度、预测精度进行了总结与比较;针对电磁体数据场数据量的海量特性,对电磁体数据场可视化的基本思想、加速技术、适用范围分别从图形硬件加速和软件算法优化两方面进行了归纳与总结;阐述了仿真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思想,并设计了一个复杂电磁环境仿真可视化系统。最后对复杂电磁环境建模与可视化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00.
Using the copolymer of acrylonitrile (AN), methyl methacrylate (MMA), and poly(ethylene glycol) methyl ether methacrylate as a backbone and poly(ethylene glycol) methyl ether (PEGME) with 1100 molecular weight as side chains, comb‐like gel polymers and their Li salt complexes were synthesized. The 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onductivities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l copolymer electrolytes possess two glass transitions: α‐transition and β‐transition. Based on the time–temperature equivalence principle, a master curve was constructed by selecting Tα as reference temperature. By reference to T0 = 50°C, the relation between log τc and c was found to be linear. The master curves are displaced progressively to higher frequencies as the content of plasticizer is increased. The relation between log τp and the content of plasticizer is also linear. © 2007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104: 576–584, 20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