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89篇
  免费   1483篇
  国内免费   1102篇
电工技术   1072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2334篇
化学工业   780篇
金属工艺   197篇
机械仪表   723篇
建筑科学   1165篇
矿业工程   1329篇
能源动力   462篇
轻工业   371篇
水利工程   699篇
石油天然气   694篇
武器工业   78篇
无线电   2498篇
一般工业技术   693篇
冶金工业   828篇
原子能技术   49篇
自动化技术   6500篇
  2025年   168篇
  2024年   400篇
  2023年   383篇
  2022年   466篇
  2021年   483篇
  2020年   541篇
  2019年   469篇
  2018年   385篇
  2017年   455篇
  2016年   557篇
  2015年   553篇
  2014年   1057篇
  2013年   952篇
  2012年   1171篇
  2011年   1147篇
  2010年   1007篇
  2009年   989篇
  2008年   1122篇
  2007年   1355篇
  2006年   1176篇
  2005年   1226篇
  2004年   956篇
  2003年   859篇
  2002年   665篇
  2001年   527篇
  2000年   413篇
  1999年   311篇
  1998年   186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我国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我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大、综合利用不足的突出问题,研究了我国资源开发、工业活动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的客观规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和资源化利用潜力。针对我国在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管理模式、法制体系建设、经济调节措施、技术及产业市场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关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应将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战略作为我国资源、环境战略重要补充的总体战略目标,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路线图、阶段目标及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32.
我国农村废弃物分类资源化利用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围绕我国农村废弃物分类资源化利用问题,论述了农村废弃物的产生、危害以及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意义,评估了我国农村废弃物的产生量、地区分布特征及资源化利用情况,深入分析了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及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发展趋势,制定了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发展战略及分阶段目标,提出了我国未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的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3.
本文分析了秦巴山脉水资源保护及利用现状,并针对其面临的问题及压力,提出了秦巴山脉水资源保护及利用战略的总体发展思路、目标及任务,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对策:1加快法律建设,完善配套政策;2强化依法治水,严格\"红线\"管控;3改革流域内管理机制;4完善生态补偿体系;5加强水质监测预警建设;6建立区域内重大水污染事件应急机制;7依托资源优势,创新水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4.
饶元  陆淑敏 《计算机科学》2018,45(7):286-292
在对知识即服务元模型进行定义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科技资源协同服务元模型STRCS,该模型包括科技资源模型、服务模型、协同模型3个子模型以及相应的科技资源与服务。同时,通过建立KAAS元模型与科技资源服务元模型间的映射机制,为科技资源平台中的知识服务模式提供了服务映射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种面向KAAS的科技资源协同服务分类与知识聚合新机制,并针对动态多标签和动态文档索引的分类和聚合方式提出了优化的机制,以及科技资源的个性化服务与科技资源的知识协同机制;通过开发实现了一个基于社会化与知识服务化的科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并利用算法优化提升了科技资源平台个性化推荐的能力与精确度,从而为解决科技资源协同创新和个性化知识服务的实施与集成提供了一个新方案。  相似文献   
135.
针对云计算共享系统中多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共享资源量的动态多资源公平分配策略。该策略根据不同用户资源需求和共享资源量建立一个线性规划模型,同时证明该模型满足公平分配的4个重要属性:动态帕累托最优、激励共享、动态无嫉妒性和防止策略性操作,而且给出一种改进的动态多资源公平分配算法来提高算法运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动态多资源公平分配策略能够在满足任务资源需求的同时,尽可能保证公平分配下最大化占优资源份额,并且改进的分配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分配效率。  相似文献   
136.
为了实现城市水系统的健康循环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生态学的观念出发利用系统科学的分析方法,对自然资源的循环规律、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根源以及追求经济发展的传统生产方式的弊端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证,对水危机的根源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提出了传统排水系统功能、水资源利用模式的变革以及社会用水健康循环和水环境恢复的方略.指出只有把握和利用自然规律,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活动限定于自然生态平衡之中,才能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7.
采用基于非支配性排序的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Ⅱ;设计了一种求解多模式、多种类资源约束的多目标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问题的遗传算法;该算法所设计的编码包含两部分;一部分为一个任务链表;另一部分为任务链表中各任务所对应的执行模式组成的模式向量。将所设计的算法用于求解文献中的以项目总工期和资源均衡为目标的农业项目调度问题;结果表明此算法对于求解多目标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问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8.
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将逐渐减少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向发展清洁、绿色、低碳能源转型.为合理开发利用矿区地热资源,本文以济宁煤田为研究对象,在查明煤田区地热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将煤矿开采以及排水后腾出来的空间作为“热储层”,采用热储法和回收率法计算了各矿山的地热资源量、可采储量,评价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济宁煤田地热资源储量为1.05×1015 kJ,折合标煤3.60×10~7 t,可采地热资源量为1.05×1014 kJ,折合标煤3.60×10~6 t,可减少CO2排放量8.59×10~6 t;煤田内各矿山平均可采资源量潜力为6.82×1010~3.13×1011 kJ?km-2,地热开发利用程度低,开发利用潜力较大.针对生产矿山总结提出了矿井回风热能利用和矿井排水余热利用2种技术方案,针对闭坑矿山提出了“取热不取水”和“取热不耗水”2种地热利用技术模式.以典型煤矿为例,根据矿山井下巷道开拓空间分布特征,副井、充填孔、巷道井、直排井、地面排水管道及工业广场建筑物的供暖改造条件,阐明了煤田地热开发利用技术,初步建成地热供暖示范工程,可供暖面积5.0×10~4 m2,年利用地热资源量节约标准煤118.04 t,减排二氧化碳281.64 t,实现“取热不耗水”可持续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新模式.为矿山地热能综合利用、矿山绿色转型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9.
有色冶炼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是一种刺激性的有毒气体,将其高效的捕获并转化成硫磺是行业绿色发展的目标.离子液体(IL)因稳定性高、可调控性好、可循环性强等特点,在SO2捕获和资源化回收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本文在离子液体吸收剂介导下,通过耦合克劳斯(Claus)反应,探究了四甲基胍醋酸盐([TMG]Ac)体系中SO2的吸收和转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酸碱中和制备的[TMG]Ac离子液体具有优异的SO2吸收能力(吸收温度为20℃,且SO2流速为50 m L·min-1时,每克离子液体能吸收1.06 g SO2),优于相同阳离子吸收剂;在室温下通入H2S气体,被捕获的SO2可以快速原位转化为硫磺(SO2转化率高达99%);采用高温熔化的方式使反应产物固液分离,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分析方法,确定了最终产物为S8.四次循环后,吸收剂的SO2转化率、质量以及吸收量没有太大变化.通过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波谱(NMR)表征方法,提出了[TMG]Ac吸收SO2机理,并研究了吸收剂有水和无水的情况下SO2的转化机理.本研究不仅为离子液体高效脱硫提供了基础,还为SO2资源化再回收提供了思路,助力了有色冶炼行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0.
采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分析(CEEA)方法计算了中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级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开发、配置、利用与保护4个维度的16种水资源行为二氧化碳排放当量(CEE),并基于Dagum基尼系数探究了中国水资源行为CEE的空间非均衡性及其来源。结果表明:2020年中国水资源行为CEE总量为13819.84万t,开发、配置、利用与保护4个维度水资源行为CEE总量分别为21297.68万、4371.45万、-3141.71万、-8707.58万t;水资源行为CEE整体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空间分布规律,江苏和广东是水资源行为CEE最大的省份;多数水资源行为CEE具有较强的空间非均衡性,其中水力发电行为CEE的Dagum基尼系数为0.73,其CEE空间非均衡性最强,地区间净值差异是水资源行为CEE空间非均衡性的主要贡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