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17篇 |
免费 | 524篇 |
国内免费 | 24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73篇 |
综合类 | 398篇 |
化学工业 | 198篇 |
金属工艺 | 133篇 |
机械仪表 | 440篇 |
建筑科学 | 285篇 |
矿业工程 | 94篇 |
能源动力 | 135篇 |
轻工业 | 146篇 |
水利工程 | 57篇 |
石油天然气 | 90篇 |
武器工业 | 79篇 |
无线电 | 55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30篇 |
冶金工业 | 117篇 |
原子能技术 | 49篇 |
自动化技术 | 60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59篇 |
2023年 | 54篇 |
2022年 | 76篇 |
2021年 | 113篇 |
2020年 | 136篇 |
2019年 | 119篇 |
2018年 | 106篇 |
2017年 | 153篇 |
2016年 | 165篇 |
2015年 | 156篇 |
2014年 | 211篇 |
2013年 | 230篇 |
2012年 | 276篇 |
2011年 | 250篇 |
2010年 | 192篇 |
2009年 | 205篇 |
2008年 | 186篇 |
2007年 | 199篇 |
2006年 | 166篇 |
2005年 | 135篇 |
2004年 | 110篇 |
2003年 | 119篇 |
2002年 | 81篇 |
2001年 | 80篇 |
2000年 | 76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37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74年 | 2篇 |
1967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为了更加精确地分析高转速下内燃机轴承轴瓦的受力情况,明确不同轴颈转速对轴瓦的受力规律的影响,采用流-固顺序耦合的方法,在滑动轴承油膜的CFD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轴瓦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得到不同轴颈转速下油膜压力、承载力、油膜组分分布以及轴瓦应力、应变随轴颈转速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轴颈转速的增加,油膜的压力不断增大,轴瓦载荷不断增加,轴瓦应力、变形逐渐增大;油膜最大压强随轴颈转速的增加几乎呈线性增长,导致轴瓦的最大应力值及最大变形也几乎呈线性增大;随着轴颈转速的增加,润滑油入口附近,润滑油体积分数逐渐减小,油膜破碎区内,润滑油体积分数的梯度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2.
某航空大视场红外扫描装置采用TDI-CCD 探测器、以整机摆扫工作方式扫描成像,由于扫描装置为滚动-俯仰结构的两轴稳定平台,对偏航扰动没有稳定作用,其成像质量易受载机偏航运动的影响.通过运动学分析方法建立扫描装置的视轴运动方程及视轴旋转约束条件,得出不影响成像质量的载机偏航运动范围.在载机实际飞行数据输入条件下进行仿真验证,当载机直线飞行时,其偏航运动不影响成像质量.飞行试验验证表明:摆扫扫描图像清晰,航空大视场扫描装置具有良好的载机偏航运动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3.
为探讨交通荷载引起的主应力轴旋转(即剪应力反转现象)对软黏土动力特性的影响,通过空心圆柱仪(HCA)试验系统,模拟交通荷载作用下土单元的真实应力路径,并对不同轴向偏应力、扭剪应力组合下,软黏土的累积孔隙水压力和累积应变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应力组合模式和幅值对软黏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施加扭剪应力(模拟主应力轴旋转)会增大软黏土的累积应变和累积孔压,且对孔压的增大影响比对应变更加显著;扭剪应力越大,这种增大效应显著加快,此时在研究交通荷载下软黏土长期变形时,需进行考虑主应力轴旋转的动力试验。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对梳棉机活动盖板结构和在梳理区运转时的运行状态分析,阐述了活动盖板踵趾面磨损原因,提出了踵趾面的测试方法;并针对目前使用的铸铁盖板和铝合金盖板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铝合金盖板具有成纱质量较好、耐磨性好和重量轻等优点,能降低梳棉机的消耗,延长活动盖板使用周期. 相似文献
105.
为校正全场透射X射线显微镜纳米CT扫描过程中转台旋转中心发生的随机偏移,抑制其导致的重建伪影,提出了一种基于样品投影质心公式和最小二乘正弦拟合的校正技术。首先,对探测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对数解调获得二维投影正弦图;根据样品投影质心公式,逐行计算样品在每个CT旋转采样视角的投影质心位置;接着,利用最小二乘拟合技术,求取样品投影质心正弦曲线;最后,根据拟合得到的正弦曲线计算出纳米CT旋转中心在每个视角下的偏移量,并带入到重建公式中,实现旋转中心校正。以Shepp-Logan模型开展了仿真分析,并利用直径为60μm的纳米-微米复合材料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全场透射纳米CT系统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经本文方法校正后,归一化均方根重建误差小于0.3412,较校正前降低82%。本文方法能精确求解出系统旋转中心在每个角度的随机偏移量,实现旋转中心随机偏移校正,抑制重建伪影。与现有方法比较,应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106.
107.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使用多相流模型,建立滑动轴承中的油膜模型;计算不同的转速和偏心率下油膜的载荷、最大压力和气化比例,分析它们随转速和偏心率的变化规律;利用该规律说明了实际汽轮发电机组在升速过程中的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偏心率不变的条件下,随着转速的增加,或在转速不变的条件下,随着偏心率的增加,油膜载荷和最大压力均增加,油膜的气化比例提高,气化面积增加,因此转速过高或过低,偏心率过大或过小都会使油膜的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108.
109.
A spectral diagnostic control system (SDCS) is developed to implement automatic process of the edge rotation diagnostic system on the J-TEXT tokamak. The SDCS contains a control module, data operation module, data analysis module, and data upload module. The core of this system is a newly developed software "Spectra Assist", which completes the whole process by coupling all related subroutines and servers. The results of data correction and calculated rotation are presented. In the daily discharge of J-TEXT, SDCS is proved to have a stable performance and high efficiency in completing the process of data acquisition, operation and results output. 相似文献
110.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偏振旋转(NPR)效应的可调谐多波长掺铒光纤(EDF)激光器,非线性偏振旋转诱导的强度相关非均匀损耗有效地抑制了均匀加宽增益介质掺铒光纤中的模式竞争,使光纤激光器在室温下产生稳定的多波长输出。其中利用保偏光纤和偏振相关隔离器组成的等效Lyot 双折射光纤滤波器作为波长选择器件,该滤波器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双折射光纤长度改变波长间隔,调节偏振控制器改变偏振态实现对波长的精密调谐。实验采用10 m长的保偏光纤(PMF),得到了波长间隔为0.35 nm、最多17个波长的稳定激光输出,并且实现了输出波长在4 nm范围内的连续可调谐。分别采用10:90、30:70和50:50的输出耦合器,激光信号分别从10%、30%和50%的端口输出,得到了最多17、14和13个波长的输出,其波长功率浮动分别为13 dB、10 dB和7 dB,另外,其最大输出功率分别为-7 dBm、-3 dBm和0 dBm。实验结果表明,输出耦合器输出端比例越大,输出波长就越少,各波长激光输出功率越平坦,且输出功率越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