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76篇
  免费   3360篇
  国内免费   1308篇
电工技术   1924篇
综合类   2039篇
化学工业   8387篇
金属工艺   650篇
机械仪表   1554篇
建筑科学   1704篇
矿业工程   481篇
能源动力   358篇
轻工业   2786篇
水利工程   484篇
石油天然气   964篇
武器工业   159篇
无线电   14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93篇
冶金工业   412篇
原子能技术   151篇
自动化技术   4474篇
  2024年   124篇
  2023年   351篇
  2022年   747篇
  2021年   862篇
  2020年   809篇
  2019年   671篇
  2018年   731篇
  2017年   812篇
  2016年   924篇
  2015年   995篇
  2014年   1574篇
  2013年   1525篇
  2012年   1928篇
  2011年   1853篇
  2010年   1447篇
  2009年   1464篇
  2008年   1423篇
  2007年   1804篇
  2006年   1645篇
  2005年   1403篇
  2004年   1158篇
  2003年   1071篇
  2002年   875篇
  2001年   704篇
  2000年   606篇
  1999年   484篇
  1998年   391篇
  1997年   262篇
  1996年   253篇
  1995年   211篇
  1994年   173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e damage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proton irradiation with 50-200 keV energy to space-grade methyl silicone rubber was performed using a ground-based simulator for space irradiation environment. The changes in surface morphology, mechanicai properties, cross-linking density, glass temperature, infrared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spectrum, mass spectrum and pyrolysi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um indicated that, under lower energy, the proton irradiation would induce cross-linking effect, resulting in an increase in tensile strengths and hardness of the methyl silicon rubber. However, after the irradiation of protons for more than 150 keV, the irradiation induced degradation, which decreased the tensile strengths and hardness, became a dominant effect. A macromolecular network destruction modei for the silicone rubber radiated vvith the protons was proposed.  相似文献   
992.
改进BP神经网络在负荷动静比例确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指出了电力系统负荷动、静组成比例在实际电力系统分析、计算中的重要性,并应用一种改进的BP算法——Levenberg-Marquardt反向传播算法来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进而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来确定电力系统综合负荷动、静组成比例为β=F[Y(t),Y(t-1),…,Y(t-n),U(t),U(t-1),…,U(t-n)]。其中,β为动态负荷在综合负荷中所占的比例,Y=[P,Q]^T。,U=[V,f]^T。该算法改进了BP神经网络学习速度慢的缺点。应用该方法对仿真数据、动模实验数据和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测算,得出了其相应的动、静组成比例。测算结果验证了在确定负荷动、静比例时可以忽略频率的变化,证明了BP神经网络用于确定负荷动、静组成比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3.
实时网损电量的计算及分摊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该文阐述了电源在支路中引起的全电能损耗分量的概念及其叠加原理,及节点阻抗矩阵为基础的算法,推导了全电能损耗分量的精确计算公式。全电能损耗分量既包含了各电源单独作用时的电能损耗,又包含了电源间交叉作用项的电能损耗,仅与本身的电流分量共轭值有关,从而避免了网损分摊中对交叉项的粗略处理。实时网损电量计算的重要步骤是对全损耗功率分量分时段积分求和,采样间隔长短可调节以满足要求的精确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按电源在支路中引起的全电能损耗分量公平分摊网损的新方法,分摊原则是谁引起的损耗由谁承担,该方法克服了网损分摊中人工指定分配因子及按功率比例分摊网损的不足。  相似文献   
994.
PCA和SVM在火焰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通过对火焰图像进行分析,提取火焰亮度、火焰面积、质心偏移距离和圆形度等7个特征量.然后基于主元分析技术,提出一种对燃烧火焰稳定性进行监视和诊断的方法,采用Hotelling T2和Q两个统计量对每一时刻的图像数据向量进行监测,检验是否超过各自的控制限,只要这两个统计量之一越限,则可判定燃烧出现异常.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线实时地、有效地识别、判断火焰的燃烧状态,并且将结果以Q图、Hotelling T2图和主元图的形式直观地表示出来;该文同时应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分别对特征向量和原始图像数据进行识别分类,结果表明基于主元分析原理和支持向量机方法所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95.
谐振接地配电系统馈线单相接地故障的暂态电流保护新原理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该文提出了用于中性点谐振(经消弧线圈)接地模式配电网馈线单相接地暂态电流保护的新原理。该保护的判断准则是理论分析的定义,所以是固定不变值,它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敏度,毋须整定计算。在谐振接地系统馈线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馈线的故障相暂态电流分量(TCC)与非故障相TCC的差别在于有消弧线圈提供的电感性TCC。为了消除电感性TCC的影响,文中提出了基于正交小波分解算法的、有选择性地提取馈线各相间TCC组合特征频带的测度比值作为判断准则,这样可获得与判断准则。经ATP和MATLAB仿真验证表明:该保护原理具有可行性、有效性和适应性,适合于谐振接地模式的任何配电系统。  相似文献   
996.
根据BaF2晶体闪烁光快、慢成分波段的不同,设计并制备了用于抑制该晶体闪烁光慢成分的Al2O3/MgF2/Al/MgF2…金属-介质选择吸收膜系.透射光谱、发射光谱和发光衰减时间谱的实验结果显示,所研制的选择吸收膜系达到了预期的要求,BaF2晶体闪烁光快、慢成分比提高了80倍以上,有效地提高了:BaF2闪烁晶体在高计数率测量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7.
多排钢管冲击波压扁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多排钢管吸能元件在冲击波作用下的大变形问题,对于抗爆结构的吸能装置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在单个钢管的动力压扁过程清楚的基础上,根据实验分析了多排钢管受径向冲击塑性行为,建立了八塑性铰机构,描述了钢管压扁位移速度场。给出了塑性铰附近的塑性弯矩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98.
阐述了齐齐哈尔市城区橡胶坝围堰截流方案的选择、施工方法及经验与教训。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99.
分析了质量链管理信息系统重构(Reconfigurability)的必要性,并将其按层次进行划分.提出了基于框架的质量链管理信息系统可重构的开发方法,并研究了框架的组成及其开发过程.随后分析了基于框架的质量链管理关系信息系统的开发与重构过程.不仅对质量链管理信息系统的可重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对于其他的具有重构要求的信息系统开发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使隔震结构体系能够同时获得良好的隔震特性及震后自复位能力,利用形状记忆合金(SMA)材料的相变伪弹性性能,研制了一种SMA自复位隔震阻尼器,并将其与叠层橡胶垫联合应用,提出了一种新的自复位隔震装置.为了验证这种新型隔震装置的有效性,文中根据SMA材料的热力学本构关系,建立了有关热力学非线性方程的求解方法,并通过对这种隔震装置力学特性的深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力学分析和计算模型,同时依据剪切型层模型理论.编制了这类隔震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程序,进行了一些工程实例的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隔震装置不仅可以大大减轻地震对上部结构的影响,而且还具有很好的震后自复位能力,为进一步研究自复位隔震装置的特性及层间隔震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