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93篇
  免费   1950篇
  国内免费   1323篇
电工技术   1719篇
综合类   1884篇
化学工业   1699篇
金属工艺   1024篇
机械仪表   1367篇
建筑科学   1511篇
矿业工程   569篇
能源动力   282篇
轻工业   753篇
水利工程   244篇
石油天然气   584篇
武器工业   165篇
无线电   299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91篇
冶金工业   547篇
原子能技术   225篇
自动化技术   2604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76篇
  2022年   396篇
  2021年   463篇
  2020年   549篇
  2019年   487篇
  2018年   452篇
  2017年   599篇
  2016年   627篇
  2015年   685篇
  2014年   1001篇
  2013年   917篇
  2012年   1216篇
  2011年   1192篇
  2010年   881篇
  2009年   936篇
  2008年   991篇
  2007年   1204篇
  2006年   1165篇
  2005年   974篇
  2004年   815篇
  2003年   770篇
  2002年   603篇
  2001年   600篇
  2000年   480篇
  1999年   323篇
  1998年   282篇
  1997年   230篇
  1996年   207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162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1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5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Although carbon fiber epoxy composite materials have excellent properties for structures, the joint in composite materials often reduc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because the joint is often the weakest area in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s of the adhesive thickness and the adherend surface roughness on the static and fatigue strengths of adhesively-bonded tubular polygonal lap joint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experimental methods. The dependencies of the static and fatigue strengths on the stacking sequences of the composite adherends were observ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it was found that the fatigue strength of the circular adhesively-bounded joints was quite dependent on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the adherends and that polygonal adhesively-bonded joints had better fatigue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than circular adhesively-bonded joints.  相似文献   
92.
对动态泡沫床处理过磷酸钙含氟尾气的有关技术及费用作了说明 ,指出该方法费用高 ;提出一种新方法 ,该方法不加任何化学助剂 ,采用水作吸收剂 ,只需改变动态泡沫床一些设计参数和选用一种特殊的喷头 (喷头周围设计 1个圆锥形死角区 ,使含氟气体不可能进入该区 )避免了硅胶堵塞。该方法已在湖南浦市化工总厂运行 1年多未发现堵塞 ,同时该法投资少、能耗低、排放尾气达标  相似文献   
93.
通过对现阶段工程量清单招标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从施工图审查阶段、招标资格预审、不同设计深度下如何完善工程量清单招标及工程景清单招标的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94.
胡欣  Joachim  Loos  Piet  J.Lemstra 《中国塑料》2006,20(1):1-5
综述了聚乙烯、聚丙烯单组分复合材料的发展概况及最新研究动态。介绍了熔融膜压法、粉末浸渍法、溶液浸渍法三类制备聚乙烯单组分复合材料的传统方法。重点介绍了热压法、共挤出热压法两类制备单组分复合材料的创新方法。分析了各制备方法的优缺点:熔融法、粉末法与溶液法效率均较低且复合材料中纤维含量较少,力学性能不佳;热压法由于初始材料为100%纤维,从而综合效率较高,力学性能良好,缺点为加工温度过于苛刻;共挤出热压法效率较高,在具有高的增强相含量的同时拥有较宽的加工温度范围,缺点为增强相强度需进一步提高。最后介绍了单组分复合材料的应用并对其研究与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5.
探讨了负摩阻力的计算方法及考虑负摩阻力时对桩承载力的验算,对软土层超过15米,上部堆载大或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区的桩,尤其是端承桩而言,具有较大的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6.
单扫描极谱法快速测定胱氨酸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红霞 《云南化工》2007,34(2):35-37
在pH 9.6的H3BO3-NaOH介质中,胱氨酸于-0.56 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吸附还原波。用于胱氨酸的测定,波高与0.8~10μmol/L的胱氨酸有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4μmol/L。许多氨基酸在较高浓度共存情况下不干扰胱氨酸的测定。应用该法测定了人发及胱氨酸片剂中胱氨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97.
通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不同链长的聚乙烯分子在单壁碳纳米管表面的扩散,探究了聚乙烯的动力学性质。研究表明随着链长的增加聚乙烯在碳纳米管表面的扩散系数减小,且二者间存在明显的标度关系。聚乙烯在碳纳米管表面扩散的扩散系数和聚乙烯吸附在碳纳米管表面的构象有关,有序结构的聚乙烯比无序结构的聚乙烯在碳纳米管表面扩散的快。此外,由于受到碳纳米管吸附作用的影响,聚乙烯分子在平行于管轴和垂直于管轴2个方向上的扩散系数不同,扩散表现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98.
Lindsay  R.  Thornton  G. 《Topics in Catalysis》2002,18(1-2):15-19
We review our X-ray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studies of adsorbate geometries on the O-terminated (000 ) and Zn-terminated (0001) basel faces, as well as the non-polar (10 0) prism face of ZnO. Studies employing near-edge X-ray absorption fine-structure (NEXAFS) and surface X-ray absorption fine-structure (SEXAFS) are included.  相似文献   
99.
张新雨  刘丁  汪姣  李琦 《控制理论与应用》2014,31(10):1310-1317
为去除单晶炉热场温度测量信号中的低频干扰、提高温度信号的估计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跨维模拟退火(trans dimensional simulated annealing,TDSA)的单晶炉热场温度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将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信号个数判断准则纳入采样机制中以便对干扰个数采样估计,进而利用所设计的基于信号频谱和轮盘赌思想的Metropolis Hastings机制对相应个数的干扰频率进行采样,最后设计了混合均匀和高斯采样机制对单晶炉热场温度进行采样估计.仿真和单晶炉工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干扰个数未知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抑制低频干扰、准确检测单晶炉热场的温度.  相似文献   
100.
聚乙烯生产技术及其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当今世界聚乙烯(PE)催化剂,即铬系、钛系、茂金属和非茂金属单活性中心催化剂技术的发展,推动了PE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技术进步,PE生产工艺和催化剂技术的进步使PE的性能进一步改进,更易于加工成型。新的生产技术主要包括:双峰PE生产技术、反应器新配置技术、冷凝态和超冷凝态技术等。通过对国内PE生产技术进步、催化剂的研发和装置国产化现状分析,指出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对今后我国PE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