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57篇 |
免费 | 297篇 |
国内免费 | 17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32篇 |
综合类 | 376篇 |
化学工业 | 105篇 |
金属工艺 | 33篇 |
机械仪表 | 213篇 |
建筑科学 | 81篇 |
矿业工程 | 30篇 |
能源动力 | 48篇 |
轻工业 | 56篇 |
水利工程 | 34篇 |
石油天然气 | 47篇 |
武器工业 | 16篇 |
无线电 | 28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58篇 |
冶金工业 | 20篇 |
原子能技术 | 5篇 |
自动化技术 | 98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2篇 |
2024年 | 109篇 |
2023年 | 81篇 |
2022年 | 76篇 |
2021年 | 75篇 |
2020年 | 114篇 |
2019年 | 93篇 |
2018年 | 90篇 |
2017年 | 100篇 |
2016年 | 100篇 |
2015年 | 92篇 |
2014年 | 119篇 |
2013年 | 144篇 |
2012年 | 137篇 |
2011年 | 144篇 |
2010年 | 134篇 |
2009年 | 136篇 |
2008年 | 137篇 |
2007年 | 163篇 |
2006年 | 137篇 |
2005年 | 109篇 |
2004年 | 98篇 |
2003年 | 76篇 |
2002年 | 77篇 |
2001年 | 75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25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针对有限元网格简化问题,将边折叠和三角形折叠算法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曲面拟合的网格简化方法。根据节点离散度识别网格特征,对具有不同特征的部位采用不同的简化策略从而实现自适应变密度网格简化。按长高比最优原则对合并后的节点进行预测,运用曲面拟合技术最终确定合并后的节点,达到优化网格和保持网格特征的目的。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在保证网格质量的前提下有效简化网格模型,提高CAE分析速度,最多可缩短75%的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42.
基于支吊架标准和形式的分析,抽象出了支吊架拓扑结构的层次模型,提出了基于对偶智能点的支吊架拓扑约束模型,解决了支吊架拓扑关系多元性和层次性导致的智能组嵌套问题。使用拓扑约束模板表达支吊架设计标准,将支吊架设计转化为多元约束求解,解决了支吊架设计中设计标准的多样性和专业间的紧密协同性两个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43.
为解决巷道断面随工程需要及岩层变化不断改变,导致巷道三维建模程序复杂的问题,提出基于特征断面的巷道三维建模思想,通过建立巷道特征断面模型库,实现变化巷道段的三维建模,以期提高复杂巷道段的建模效率。首先阐述建模数据的采集方法,并对巷道断面进行了细化坐标分析;同时提出拐角处断面变化巷道段的平滑处理算法(通过圆弧来圆滑拐角处巷道中心线),对普通巷道段采用三角剖分形成三角网完成巷道段的建模;而巷道断面发生变化的复杂巷道段存在简单曲面四边形,采用Bézier曲面及曲面的拼接完成巷道段的建模,并在实验中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4.
柔性多状态开关(flexible multi-state switch,FMS)是采用电力电子技术的新型智能配电设备,有助于解决配电网馈线功率失衡、电压波动越限等问题。多端FMS能够实现多条馈线柔性互联,其拓扑选型对设备的经济效益、联接限制等方面均有重要影响。文中以应用于中压配电网的三端FMS拓扑为例,就拓扑结构、性能和应用场景进行探索。重点针对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拓扑、九桥臂变流器拓扑和桥臂分叉变流器拓扑,分析各拓扑运行特性,并计算对应的核心参数、运行损耗和运行范围,进而得出各拓扑建设成本、占地空间、运行效率和潮流调节能力等指标的对比结果。最后,给出三种拓扑所适用的场景,为配网系统中多端FMS拓扑的选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5.
由于光纤优良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低损耗等特点,使光纤CAN网络在微波加热等复杂工业环境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分析了CAN总线通信协议和光纤媒介拓扑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LPC2292微控制器的光纤CAN环形网络的设计方案。采用光收发一体模块和2X2光分路器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了相应的接口电路和CAN控制器软件,并根据信号衰减和延时计算出网络可容纳的最大节点数。通过3个节点的光纤CAN环网实验,验证了该网络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6.
拓扑优化设计可为现代工程提供具有卓越热学、力学及声学等多学科性能的创新型结构,移动变形组件法(Moving Morphable Components, MMC)以其独特的显示拓扑优化方法备受青睐,MMC法通过一系列可移动变形的显示组件间的移动、变形、重叠实现边界演化以完成结构优化的目的。该文利用椭圆形初始组件替代原有直线型骨架厚度二次变化组件进行拓扑优化。在减少设计变量次数的同时,可缩短一定的计算时间,但在实际计算中,随着初始组件单元数增加,中间迭代计算过程时间依旧相对较多,为精确实时获取拓扑优化构型,该文引入Pyramid-Attention-U-Net(PA-U-Net)深度学习模型加速优化设计,避免中间迭代计算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在可忽略的计算时间内准确实时获取不同参数下的初始组件拓扑构型,而且准确率可达90.89%,高于其他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同时这种将深度学习与拓扑优化方法有机结合的形式在大型工程结构优化设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7.
利用应力-强度干涉理论,对结构的概率疲劳和非概率疲劳强度可靠性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以结构柔度最小为目标函数、以体积比和疲劳可靠性为约束的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模型.优化前对概率和非概率的疲劳可靠性约束进行了等价显式化处理,使得优化过程形式简单,减少了计算量.利用水平集方法进行了结构拓扑优化.两个算例的结果显示了文中优化设计模型的合理性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