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7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200篇
电工技术   154篇
综合类   285篇
化学工业   86篇
金属工艺   94篇
机械仪表   433篇
建筑科学   212篇
矿业工程   76篇
能源动力   138篇
轻工业   18篇
水利工程   15篇
石油天然气   42篇
武器工业   55篇
无线电   14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0篇
冶金工业   63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48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91.
刘永玲  路勇  王梦 《微型机与应用》2012,31(14):44-46,50
针对现行的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实名制火车票容易造成信息泄露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介绍了采用内嵌UHF RFID芯片的电子火车票技术,设计了符合实际应用的UHF频段RFID电子火车票系统并对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RFID电子火车票不仅能存储更多的个人信息,具有更高的防伪级别,而且可以实现对旅客运输的有效管理,便于各项客运数据的统计工作,与铁路售票系统联网还可以实现自动售检票,提高工作效率和自动化水平,满足当前铁路高速、高密度的运营需要。  相似文献   
92.
This study has assessed fatigue strength of bogie frame for Korean tilting train. For evaluation of the loading conditions, multi-body dynamic analys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And, strength analysis has been performed by finite element analyses. From these analyses, stress concentration areas were investigated. A total of 25 strain gauges were placed on these areas and static tests were performed. Based on the fatigue assessment, it was clear that the bogie frame satisfied structural safety.  相似文献   
93.
直线同步电机动子位置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准确、可靠的转子位置检测是磁场定向控制同步电机系统运行的必要条件。针对高速磁浮列车用长定子直线同步电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感式传感器和DSP的电机动子位置检测新方法。介绍了电感式传感器的硬件结构及其实现电机齿槽信号的检测原理,阐述了DSP获取动子位置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检测精度和检测误差,并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在高速磁浮列车定位测速试验系统中的实验表明,该检测方法的检测精度达到对应长定子直线同步电机线圈周期的3o,满足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4.
本文构造了移动闭塞条件下的高速列车计算机运行仿真系统,介绍了系统总体结构,对列车实际运行间隔进行了分析,对各功能模块进行了描述。该系统为进一步分析研究移动闭塞条件下高速列车追踪运行间隔模型、列车的优化控制方法和列车的运行延误影响等提供了仿真平台,对系统实际运用起到了指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针对列车群行为分析中的不确定性时间信息推理问题,结合线性逻辑和扩展模糊时间Petri网(EFTPN)等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EFTPN的线性推理方法.该方法不但能对不确定性时间信息进行精确的、定量的建模和推理;而且效率高,可在线性时间复杂度内完成推导;另外其适用面广,可用于解决其它领域内时间推理和验证问题.  相似文献   
96.
杨平  张华中 《传感技术学报》2006,19(5):1638-1640,1644
为分析微齿轮系统中接触齿廓间范德华力,利用泰勒公式建立了微齿轮渐开线简化数学模型,然后根据Hamaker假设和Morse势函数,引入分子动力学中的截断半径,提出了一种计算齿廓刚刚接触时两接触齿廓间范德华力的连续介质方法.同时,采用此方法对实例进行计算并得到计算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计算方法的提出不仅有利于微齿轮接触齿廓间粘附分析,而且对微齿轮应力应变分析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7.
高速列车进出隧道时会产生一系列空气动力学效应,引起噪声及车厢内压力的变化.实验测试是研究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利用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模型实验系统对高速列车在进入隧道过程中瞬变压力的传播规律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列车速度以及阻塞比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对以后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8.
变刚度弓网系统主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变刚度时变弓网系统模型为研究对象,应用最优控制策略,分别采用控制力作用于框架和弓头两种方式,对弓网间接触力进行主动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受电弓主动控制能够抑制弓网间接触力的波动,提高受流质量,当主动控制力直接作用于框架时控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9.
高速列车车轮用钢研究和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欧洲和日本高速列车车轮用钢的研究与发展情况,综述了其研究成果。高速列车车轮用钢在含碳量0.5%并添加少量微合金元素时,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以及抗剥离性能。  相似文献   
100.
The vertical dynamic responses of a simply supported bridge subjected to a moving train a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the modal analysis method. Each vehicle of train is modelled as a four‐degree‐of‐freedom mass–spring–damper multi‐rigid body system with a car body and two wheelsets. The bridge, together with track, is modelled as a simply supported Bernoulli–Euler beam. The deflection of the beam is described by superimposing modes. The train and the beam are regarded as an entire dynamic system, in which the contact forces between wheelset and beam are considered as internal forces. The equations of vertical motion in matrix form with time‐dependent coefficients for this system are directly derived from the Hamilton's principle. The equations of motion are solved by Wilson‐θ method to obtain the dynamic responses for both the support beam and the moving train.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previous reported,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obtained. Finally, the effects of beam mode number, vehicle number, beam top surface, and train velocity on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entire train and bridge coupling system are studied, and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beam are given under the train moving with resonant velocity.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