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14篇
机械仪表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1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现有的连锁故障事故链搜索方法一般只考虑线路的过负荷保护或确定性模拟保护控制的动作等不足,提出了基于系统与元件动态交互量化分析的电力系统连锁故障事故链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事故链模型,提出关键元件保护控制动作评估指标,用于量化关键元件保护控制的动作情况。进一步根据该指标计算临界情况下关键元件保护控制的动作概率,确定连锁故障事故链的后续事件。最后,基于风险指标筛选高风险连锁故障事故链。对2017夏高峰负荷情况下的某实际电网进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工业供水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基于先进的无线数据通信技术,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动力供水远程监控管理系统。通过介绍Mobitex技术,分析设计了远程监控系统的硬件构成,同时对数据通信中的通信协议进行了合理的改造处理,开发了满足系统功能要求的监控软件,最后对该系统的实践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脉冲功率数据采集系统是确保脉冲功率系统稳定安全运行的关键之一,超导脉冲功率系统由超导储能系统和外部放电电路组成。本文设计了基于LabVIEW的超导脉冲功率状态监控系统,该系统由多路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和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构成,实现了对超导脉冲功率系统各个数据的精确采集,并利用虚拟仪器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实现了对超导脉冲功率系统运行状态的准确判断,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状态监控系统能够有效地监控高温超导脉冲功率系统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4.
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有序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需大力发展新能源,发挥煤电的兜底保障作用,科学制定电源发展规划.综合考虑电源规划方案评价时电源规划可靠、绿色清洁低碳、技术经济等关键指标,基于熵权法科学确定指标权重,并通过应用可拓综合评价模型,研究电源规划方案比选方法.通过算例验证,所提方法能实现对电源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估,统筹考虑各指标权重计算,使各方案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合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沉积出具有纳米级多层结构的a-C:Ti/a-C:Si薄膜来改善非晶碳薄膜的湿度适应性。方法 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在硅片和304不锈钢试样表面交替沉积a-C:Ti薄膜和a-C:Si薄膜,并进行了薄膜截面形貌表征。通过纳米压痕测试表征了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采用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了不同湿度下摩擦学试验,测试薄膜的摩擦学性能。结合拉曼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摩擦试验后的磨痕形貌和磨斑。结果 a-C:Ti/a-C:Si纳米多层结构增加了薄膜的异质界面,相比于a-C:Ti膜,a-C:Ti/a-C:Si纳米多层薄膜的弹性模量和残余应力随a-C:Si层厚度的增加而上升。在低湿度环境下,a-C:Si层引入后使a-C:Ti/a-C:Si纳米多层膜在摩擦过程中不易产生碳转移膜,薄膜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随a-C:Si层沉积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薄膜的摩擦学性能略有下降。在高湿度环境下,由于磨屑的堆积抑制了碳转移膜的形成,不同制备工艺获得的a-C:Ti/a-C:Si纳米多层膜的摩擦因数均有所上升,但是a-C:Si层的存在使薄膜极易产生富硅转移膜,缓解了无碳转移膜的缺陷,降低了磨损率,提高了摩擦学性能。结论 纳米多层结构有效地改善了非晶碳薄膜的湿度适应性。利用a-C:Ti层和a-C:Si层分别提升了非晶碳基复合薄膜在低湿环境下和高湿环境下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以工程糙米的综合评分为指标,运用单因素结合正交实验对低温高剪切挤压工程糙米的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螺杆转速为200r/min,模头温度为70℃,物料水分含量为32%,在此条件下综合评分为0.92。成分分析表明,低温高剪切挤压工程糙米与天然糙米相比,总淀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变化,均高于高温挤压工程糙米;糙米在挤压前的总酚含量为389.35mg/kg,低温高剪切挤压工程糙米总酚含量为119.67mg/kg,高温挤压工程糙米总酚含量为44.50mg/kg,说明挤压过程降低糙米的总酚含量,而低温高剪切挤压处理后糙米的总酚含量的下降幅度低于高温挤压;经过挤压处理后,γ-氨基丁酸的含量升高,低温高剪切挤压工程糙米γ-氨基丁酸含量为45.93 mg/kg,高温挤压工程糙米的γ-氨基丁酸含量为41.79 mg/kg,表明低温高剪切挤压可以提高糙米的γ-氨基丁酸含量。低温高剪切挤压工程糙米的质构特性得到改善,硬度、咀嚼性和胶着性较天然糙米大幅下降,黏附性增加,口感更粘,使其适口性增强;低温高剪切挤压工程糙米与高温挤压工程糙米相比,颜色较浅且均匀,样品光泽度较高,颜色更接近天然糙米;最后通过DSC、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低温高剪切挤压工程糙米比高温挤压工程糙米保留了更多未被破坏的淀粉颗粒,结构更为致密。  相似文献   
7.
陈健  谭阳红  尹新  周野 《计算机仿真》2010,27(2):180-183,268
针对传统小波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极小等缺陷,采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结合实数编码与二进制编码的多值编码遗传算法,上述算法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同时使用实数编码与二进制编码,有机结合了两者的优点,并把遗传算法用于优化函数型小波网络的结构中,可获得具有更好泛化能力的小波网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遗传算法训练小波神经网络,能使网络具有简单的结构形式,较高的逼近精度和较强的泛化能力,并证实了网络的有效性和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常规机组调峰容量难以满足系统调峰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池储能的风电系统调峰优化模型.该模型通过对风电储能系统和常规火电机组的运行施加约束条件,使得电池储能系统的运行状况能够及时得到调整,从而实现电池储能参与风电系统调峰和优化调度的目标.通过实际算例对比了电池储能系统在参与风电系统调峰前后弃风现象、调峰容量...  相似文献   
9.
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灰色模型的负荷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灰色预测模型GM(1,1)在预测增长较快的电力负荷时预测效果变差这一局限性,引入了比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效率更高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并与GM(1,1)模型相结合,利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求解GM(1,1)模型中的参数a和u,提出一种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灰色模型.通过对四个地区的用电量进行实例仿真,证明该模型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和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
以复杂截面的6005A铝合金车体挤压型材为研究对象,利用Hyperxtrude有限元软件对挤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挤压变形过程中的温度场、速度场及形变场分布。在75 MN挤压机上对铝合金型材进行挤压成形,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观察和硬度实验,研究了挤压过程中铝合金型材的组织及性能的变化,并与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由于挤压型材尺寸比较复杂,同一截面上温度、速度和变形量的分布差别较大,对应温度高、速度快及形变量大的部位,其组织细小且第二相数量较多,硬度高;由于型材挤压过程中会产生明显的热效应,导致型材尾部的温度高于型材头部的温度,且型材尾部组织更加均匀,第二相分布更弥散,硬度值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