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589篇 |
免费 | 1501篇 |
国内免费 | 39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8478篇 |
综合类 | 837篇 |
化学工业 | 132篇 |
金属工艺 | 147篇 |
机械仪表 | 488篇 |
建筑科学 | 150篇 |
矿业工程 | 300篇 |
能源动力 | 340篇 |
轻工业 | 96篇 |
水利工程 | 84篇 |
石油天然气 | 94篇 |
武器工业 | 38篇 |
无线电 | 277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97篇 |
冶金工业 | 97篇 |
原子能技术 | 130篇 |
自动化技术 | 99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6篇 |
2023年 | 515篇 |
2022年 | 596篇 |
2021年 | 670篇 |
2020年 | 491篇 |
2019年 | 507篇 |
2018年 | 184篇 |
2017年 | 376篇 |
2016年 | 449篇 |
2015年 | 456篇 |
2014年 | 754篇 |
2013年 | 547篇 |
2012年 | 742篇 |
2011年 | 789篇 |
2010年 | 768篇 |
2009年 | 705篇 |
2008年 | 787篇 |
2007年 | 696篇 |
2006年 | 634篇 |
2005年 | 624篇 |
2004年 | 638篇 |
2003年 | 485篇 |
2002年 | 392篇 |
2001年 | 323篇 |
2000年 | 309篇 |
1999年 | 244篇 |
1998年 | 225篇 |
1997年 | 219篇 |
1996年 | 179篇 |
1995年 | 148篇 |
1994年 | 107篇 |
1993年 | 92篇 |
1992年 | 117篇 |
1991年 | 130篇 |
1990年 | 115篇 |
1989年 | 104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H65接插件铜带的生产工艺与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生产接插件铜带所出现的表面质量和厚度公差问题,可采取加深初坯的铣面深度或返铣一次,以减少坯的表面质量问题.通过完善各工序的质量控制,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实践证明,该生产工艺是合理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结合工程案例图.对常见的电气二次控制原理图的基本设计思路、易被忽视的细节问题,以及常见控制电器二次图的设计特点、常用备用相互切换互锁原理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Boot电路升压比不高、输入电流纹波大,不适用于低电压输入分布式发电系统的问题,提出一种高增益零输入纹波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在传统Boost电路的基础上加入2个耦合电感,1个耦合电感与输入电感和电容共同组成无源零纹波单元,使变换器不受占空比的限制实现输入电流零纹波;另1个耦合电感与二极管和电容组成倍压单元,增强变换器升压能力;采用无源无损吸收电路吸收漏感能量,抑制漏感带来的尖峰电压,使开关管两端电压应力得到降低;另外,该变换器仅使用1个开关管,控制简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变换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Boost变换器在极限占空比情况下才能获得高电压增益这一缺点,在传统的Sepic变换器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高增益变换器。该变换器保留了Sepic变换器输入电流连续等优点,通过引入无源钳位电路,降低了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同时由于耦合电感的漏感与电容发生谐振,有效减弱了二极管反向恢复问题的影响。详细分析了变换器在每个开关模态的工作过程,推导出变换器的电压增益表达式和开关器件的电压应力。制作一台100 W的实验样机,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multilevel converter,MMC)子模块数量多,故障率高的问题,文中研究单个或多个子模块发生故障后MMC的容错运行策略。文中首先将每6个子模块组合为一个子单元,提出一种简化的空间矢量调制(space vector modulation,SVM)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单个或多个子模块发生故障后的MMC的运行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故障子模块数量以及所在相的不同,将所有可能故障情况分为3类,针对每种故障情况分别提出相应的容错运行方法。仿真和实验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方法,即使MMC中有子模块发生故障,其输出线电压的幅值和谐波畸变率与正常运行情况相比基本不变,其运行可靠性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7.
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力变换器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单个功率器件难以满足应用的需求,因此需采用器件串联的方式。宽禁带半导体器件SiC MOSFET具有高频、高耐压、高开关速度的优势,基于SiC MOSFET的串联变换器不仅满足高压大功率的需求,而且满足高频、高功率密度的发展趋势,但由于器件工艺的不成熟,基于纯SiC MOSFET的串联变换器成本昂贵、过载能力弱,容错率低。基于Si IGBT/SiC MOSFET混合并联器件的串联变换器具有低导通损耗、低开关损耗、高短路耐量的优势,满足高压、高频以及高功率密度的应用需求,而且在变换器中器件失效的条件下仍可以带故障运行,提高了系统的容错率。在此介绍了基于并联混合器件的串联变换器结构,基于功率器件的失效模式制定了相应的故障处理策略,并分析了基于混合并联器件的串联变换器的可靠性,最后基于搭建的串联变换器实验样机验证了该变换器的故障运行能力。 相似文献
8.
此处以航空静止变流器前级双向DC/DC变换器为对象,研究了一种既可实现功率流双向流通又可实现以电流为横坐标、以电压为纵坐标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四象限运行的双向Boost DC/DC变换器。首先对该双向Boost DC/DC变换器分象限进行模态分析;然后,采用变结构理论分析法对主功率拓扑进行建模分析,分别对四象限Super-Twisting(ST)控制器进行设计和滑模面可达性证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试验验证,并与比例积分(PI)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向Boost DC/DC变换器单象限运行性能良好;二阶滑模算法ST控制变换器在输出负载和输入电压源发生大扰动下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良好的动态品质。 相似文献
9.
多电飞机(MEA)电源系统电压等级高、额定功率大,且对可靠性、谐波含量、重量、效率等方面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常规两电平变换器难以满足这些系统需求。为应对该挑战,提出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的MEA电源系统。MMC具有可靠性高、谐波含量低、重量轻、效率高等特点,且具备优秀的故障穿越能力,已在中高压电力传输、船舶电力推进、电气化铁路、电动汽车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与以上领域相比,MEA电源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频率远高于工频,由此带来更大的挑战。阐述了MMC的结构和运行原理,给出一套建模、控制、调制方法,并搭建实验系统进行验证,展示了MMC的运行效果,表明了MMC技术应用于MEA电源系统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