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869篇
  免费   4284篇
  国内免费   2858篇
电工技术   19960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4135篇
化学工业   4351篇
金属工艺   1283篇
机械仪表   6352篇
建筑科学   10090篇
矿业工程   7827篇
能源动力   2332篇
轻工业   3179篇
水利工程   10007篇
石油天然气   2764篇
武器工业   237篇
无线电   99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156篇
冶金工业   1617篇
原子能技术   1291篇
自动化技术   8506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566篇
  2023年   3371篇
  2022年   4160篇
  2021年   4904篇
  2020年   3700篇
  2019年   2829篇
  2018年   1108篇
  2017年   2126篇
  2016年   2451篇
  2015年   3033篇
  2014年   5924篇
  2013年   4872篇
  2012年   5787篇
  2011年   5274篇
  2010年   4536篇
  2009年   4595篇
  2008年   4665篇
  2007年   3859篇
  2006年   3526篇
  2005年   3394篇
  2004年   3213篇
  2003年   2737篇
  2002年   2342篇
  2001年   2021篇
  2000年   1812篇
  1999年   1480篇
  1998年   1386篇
  1997年   1134篇
  1996年   1153篇
  1995年   937篇
  1994年   867篇
  1993年   658篇
  1992年   659篇
  1991年   644篇
  1990年   601篇
  1989年   520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一体化平台频率台站精细化管理应用的思路,探索省级无线电管理部门实现频谱精细化管理、加强重点台站保护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广泛应用,促使信息系统逐渐由PC向智能移动终端延伸。矿山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是数字化矿山建设的核心,矿山GIS系统采用B/S架构,通过三维建模技术搭建起矿山井下模型,系统可以实现对井下信息的查询,本文首先分析Mapgis图件转换为移动GIS支持格式的可行方案,再阐述具体操作步骤,发现移动GIS有助于提高矿山地质勘探工作的效率,为矿山生产提供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开展油料分析的意义、内容、方法及其在煤矿机械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用声发射(AE)技术进行边坡变形破坏监测和滑坡预测的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结果。结果表明,用AE技术进行边坡变形破坏监测和滑坡预测技术可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预测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TDR技术在雅安峡口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概述了TDR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描述了TDR技术用于监测滑坡的原理,给出了一个TDR技术在雅安峡口滑坡监测中的应用实例,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讨论了TDR监测滑坡的实际应用效果,总结了TDR技术用于监测滑坡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KJ90安全监测系统对局部通风机进行运行状态实时监测的原理.  相似文献   
7.
李剑锋 《煤矿机械》2005,(5):135-135
中国矿业大学和兖州矿业(集团)公司兴隆庄煤矿研制的“煤矿井下主煤流输送带运输地面集中控制系统”,集控制、检测和监测为一体,在我国首家实地面对井下主煤流输送带运输的长距离(10km以内)、多点位(2000点以上)信息传输和无岗点操作管理人员的远程集中监测监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矿井主排水系统微机监测优化排水的设计方案和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综合分析了新桥硫铁矿的地质及开采现状,指出了建立井下观测网的必要性,并详细介绍了井下岩移观测网的组成,观测站的布置,井下点的制作,制点联测及岩移观测。最后还给出了观测建议,为类似观测网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