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针对混凝土路面拓宽的实际问题,对拓宽处理后容易产生的病害进行了分析,并吸取以往老路拓宽的工程经验,对于较小面积混凝土路面拓宽问题提出两种施工处理方法,并且通过对工后沉降及裂缝的观测、统计分析,对施工处理效果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对同类型工程有一定实践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周滔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2):18-21
针对300MW机组DEH系统阀门切换时出现负荷大幅度波动的现象,从流量特性曲线、运行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金属切削中加工尺度较小时,材料的尺寸效应、材料强化对流动应力的影响及毛刺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已加工表面质量及尺寸精度,甚至会导致工件报废。基于应变梯度理论,通过子程序嵌入到ABAQUS软件中,构建二维多晶切削模型来探究不同刀具结构对毛刺形成的影响,并清楚观察到晶粒的塑性流动及变形过程。在对该模型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后展开模拟分析发现,随着刀具前角的增大、切削刃钝圆半径的减小及倒角长度和倒角角度的减小,出口毛刺尺寸均会减小,而刀具后角的变化对毛刺尺寸影响极小,本研究为毛刺的控制及已加工表面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其他群体,青年群体在生存状态上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影响青年群体的住房消费选择。本研究尝试在卢因行为模型理论框架下,基于不确定性视角,运用Logistics计量模型,从城市青年群体本身和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青年群体中存在刚需购房的个体和具备购房经济实力的个体都表现出积极的住房消费选择,主要反映在个体经济条件支持方面。这种经济支持一部分来自青年群体自身的经济支付能力,存在潜在的时间累积效应;另一部分来自家庭或父母支持,受婚姻关系和代际转移支付影响。城市生活环境对青年群体的住房消费选择行为影响体现出一定的城市价值牵引作用,但城市自然环境未体现出对城市青年群体住房选择行为的吸引作用,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城市价值较高的大城市,而不会在意空气污染等自然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 降低SS316L表面的接触电阻,提高耐腐蚀性能。方法 采用非平衡场磁控溅射离子镀技术在SS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VNbMoTaW和不同氮气流量的VNbMoTaWNx薄膜。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RD衍射仪、XPS光电子能谱仪、电化学工作站、接触电阻测试装置,研究了改性涂层的组成和结构对接触电阻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 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所有薄膜表面致密且连续、与基体结合良好。随着氮气流量的增加,氮化物相逐渐增多、柱状晶结构减少、薄膜更加致密紧凑。XRD结果表明,未通氮气的高熵合金薄膜具有高熵合金体心立方结构,并沿(110)晶面方向生长。随着氮气流量的增加,氮化物相逐渐增多,薄膜晶体结构开始从体心立方结构转变为面心立方结构。结合XPS分析结果可知,VNbMoTaWNx薄膜表面主要由金属氮化物和少量高熵合金BCC相组成,并且随着氮气流量的增加,金属氮化物相逐渐增多。与单层VNbMoTaW薄膜相比,VNbMoTaWNx薄膜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和导电性能。氮流量为12 mL/min的高熵合金氮化物薄膜具有最优异的综合性能。表面改性后的薄膜接触电阻大幅度降低,在1.4 MPa的压力下,与碳纸的接触电阻仅为12.2 mΩ.cm2,接近美国能源部(DOE)的技术目标。由动电位极化曲线测得VNbMoTaWNx-12 mL/min在模拟PEMFC阴极环境下的腐蚀电流密度为0.040 μA/cm2,与SS316L基体相比,薄膜的耐腐蚀性得到了很大提升。在0.6 V恒电位模拟阴极环境下,VNbMoTaWNx-12 mL/min的电流密度稳定在1.01 μA/cm2,接近美国能源部1 μA/cm2的目标。结论 VNbMoTaW和不同氮气流量的VNbMoTaWNx薄膜能显著提高SS316L基体的耐腐蚀性和导电性能。 相似文献
8.
交流海底电缆是海上风电场交流输电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充电电流问题,限制了其在远距离、大容量海上风电中的应用。文中基于HYJQF41-F290/500kV型号的单芯交流海底电缆,研究了该电缆在远距离、高压输电中不同工况下的沿线过电压分布情况。首先,建立了该电缆的仿真模型,并对其参数进行修正。其次,针对并联电抗器的不同补偿度,对单端补偿、两端补偿等配置方案下并联电抗器的容量进行分析计算。最后,基于高压、远距离风电场模型中单相接地故障、合分闸等工况,对不同无功补偿方案下海底电缆沿线过电压的分布规律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海缆的最大过电压随着补偿方案的不同而出现在不同的位置。基于此,文中给出了在不同补偿方案下,高压海底电缆的选型及变电站设备的绝缘水平设计时过电压的选取方法,对工程实际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这里提出了一种有限元法(FEM)和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混合建模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生成响应曲面,分析了喷嘴的直径、角度、压力对刀具最高温度的单因素和交互影响规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刀具最高温度为评价指标,以微流道的截面形状、宽度,深度和微流道分布的角度为影响因素,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以上四个因素对刀具降温的影响.研究表明,截面宽度较大的矩形微流道对刀具降温效果较好,微流道的角度、深度影响次之,微流道的形状影响最小.通过对模型的验证,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集成电路尺寸的微小型化是其发展的必然结果。铜互连取代铝互连在集成电路后道工艺中取得了革命性变革,为推动集成电路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注入了强劲动力。然而,随着半导体器件尺寸的减小,铜原子向硅界面的快速扩散行为严重阻碍了铜金属化的发展。该领域重要的目标是制造超薄尺寸、低电阻率和热稳定的新型铜扩散阻挡材料,以实现铜/硅界面的可靠耦合。从4个方面总结了铜金属化中扩散阻挡层的研究进展,首先讨论了铜金属化取代铝金属化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案;随后,介绍了铜金属化中扩散阻挡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气相沉积技术、原子层沉积技术和电沉积技术等;然后着重对铜互连中扩散阻挡层的常用材料(金属基、碳材料、自组装分子层及高熵合金)进行了讨论,系统综述了不同材料的阻挡特性,理清了扩散阻挡层材料结构与扩散阻挡性能的构效关系;最后展望了亚纳米厚度的高性能扩散阻挡层的材料筛选策略,以及制备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