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70篇
化学工业   17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8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碱浸电解生产金属锌粉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碱浸-电解湿法直接生产金属锌粉的新工艺.在国内外率先将该技术实现产业化,目前生产规模已达2000~5000t/a三级金属锌粉.生产实践表明,技术指标稳定、工艺简单、原料适应性广、成本低、环境友好,对锌冶炼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选用居民饮用水水库中的底泥作为绿化用土, 经检测得知底泥中的有害成分低于《绿化种植土壤》(CJ/T 340—2016)。水库底泥经烘干破碎后过40 目标准筛网, 掺加陶粒和椰糠, 在是否掺入有机肥的因素下设计两组正交实验, 同时以含水率为51% 60% 的湿水库底泥直接掺入作为对照实验, 分别种植小白菜、矮脚黄和五月慢。根据3 种蔬菜的生长发芽时间, 观察记录蔬菜4 d 的发芽数、8 d 蔬菜种子的存活发芽率。实验结果表明水库底泥经烘干破碎预处理后, 掺入有机肥更有利于蔬菜种子发芽, 其中小白菜的生长发芽情况最好, 8 d 平均存活发芽率为85.6%,五月慢次之, 为65.5%。而含水率为51%60% 的湿水库底泥, 混合有机肥, 蔬菜种子的存活发芽率不超过60%。实验证明了蔬菜种子可以在水库底泥中存活, 居民饮用水水库中的底泥可以应用于绿化用土。  相似文献   
3.
摩擦阻尼器因其优秀的耗能能力被非常广泛地应用于土木工程中。在这些应用中,共同的目标是找到最佳的系统参数以指导阻尼器设计,同时便于一个给定的摩擦阻尼器设计明确其可达到其最大阻尼量。该文在国内外大量研究的基础上,从摩擦力、摩擦阻尼器和结构失效控制等方面介绍其研究目的、参数意义,总结应用于摩擦阻尼器的各项数学模型算法及其参数定义方法,综述改进方向,提出对摩擦阻尼器力学模型的参数识别算法的认识,并阐述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气体植物激素和大气污染物,微量乙烯的催化燃烧脱除具有重要意义。以三维网状结构的铝纤维片(Al-fiber)作为骨架基体,借助水溶性硅烷偶联剂(4-二乙氧基甲基甲硅烷基丁胺)的双向桥联作用,实现整装式Ag@SiO2-Co3O4/Al-fiber类核-壳结构催化剂的宏-微-纳一体化组装。通过催化剂对比实验和动力学实验表明,新颖制备方法所构建的Ag@SiO2-Co3O4类核-壳结构能够显著降低表观活化能,提高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了智能制造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针对智能制造能力评价的相关研究,同时介绍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在相关行业应用研究情况.分析了我国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的优缺点,并结合精益智能制造理论提出了一种三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便于从不同阶段、维度对企业进行等级评定.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热法制备Cu2O/Cu2S 复合材料对甲基橙(MO) 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在Cu2O 中引入S 元素, 通过 改变Cu/S 投加摩尔比, 从而得到不同Cu/S 的复合材料。利用XRD、SEM、UV-vis、EIS 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 并 对MO 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XRD 结果表明, 随着S 含量的增多, Cu2S 的衍射强度逐渐上升, Cu2O 的f111g 晶面 衍射强度逐渐降低。SEM 结果表明Cu2S 能较好地包覆在Cu2O 八面体的表面。通过UV-vis 和EIS 结果计算得知, 复合材料带隙为1.49 eV, 电荷转移电阻大幅降低。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最佳Cu/S 投加摩尔比为15 : 1, 其在 100 min 时对MO (100 mL, 10 mg/L) 降解率达到91.4%, 明显高于纯Cu2O 对于MO 的降解率(60.3%)。猝灭实验表 明了?OH 和 ?O2 -在光催化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是推动环境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政策推行以来, 如何评估 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效果及明确影响分类效果的因素成为了研究焦点。以北京市无清洁服务开放式小区、低容积率 封闭式小区、高容积率封闭式小区、平房胡同等4 种不同类型社区为研究对象,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 全面分析了该 地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现状、成效、基本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此次问卷调查的居民分布广泛于北京16 个区, 各年 龄段分布较为平均, 线上线下共收集到790 份问卷。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水平、从事职业、季节和垃圾回收站点 工作人员等因素都会影响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在4 个季节中, 社区居民家庭在秋季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和可回收垃圾平均量最高, 分别为954 g、699 g 和344 g。定时定点采集数据表明, 高容积率小区居民垃圾分类的准 确度最高达90% 以上, 在不同类型社区中垃圾分类效果最佳, 进而为社区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实施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某典型废玻璃回收厂区作为研究对象, 监测和分析了车间及厂区内部的噪声强度、空气颗粒物(PM2.5、PM10) 浓度等环境指标, 点位布设涵盖了车间入口、人工分拣、物料筛分、破碎、干法清洗等关键工艺环节; 其次, 解析了空气颗粒物的组分及形貌特征, 并对其在厂区及车间内部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 此外, 利用噪声控制模型模拟并分析了隔声罩对噪声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 生产车间中工作态的空气颗粒物浓度显著高于非工作态, 其中干法清洗区浓度最高, 其PM2.5 浓度为3.725 mg/m3, PM10浓度为4.055 mg/m3; 噪声监测结果显示生产车间内噪声强度较高, 达到99.5 dB, 而引入隔声罩后噪声强度可降至67 dB, 结果表明, 隔声罩可有效控制频率为125~1 000 Hz 的噪声。该研究可为废玻璃的绿色、高效回收处置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来源广、浓度低、成分复杂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一直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难点。以某化工企业危废仓库有机废气治理项目为例,设计采用"水洗+气雾分离+活性炭吸附"的组合工艺对危废仓库内的VOCs进行处理并达标排放。该工艺具有运行稳定,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可以为易产生低浓度、成分复杂的VOCs的化工企业原料仓库、危废仓库、污水处理站等提供切实可行、高效治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肖贝  张西华  熊梅  赵赫 《化工进展》2022,41(10):5619-5629
为研究退役锂电池盐水溶液放电产生的放电废水有机物的种类与来源,首先采用单因素优化方法对萃取剂类型、pH、萃取次数3个因素进行液-液萃取前处理优化实验,获得最佳萃取预处理条件。接着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GC-MS)程序中分流比和升温模式对比实验,建立了放电废水有机成分定性分析方法,并对检出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分类与来源判断。研究结果表明,选取乙酸乙酯为萃取剂,调节放电废水pH至9.38,以8000r/min离心5min (4℃),且采用间歇三次萃取时分离效果最优。对放电废水SIM定性扫描检测出10类有机污染物,其中酸酯类、酰胺类、烷烃类物质较多,且来源于反应衍生物与电解液添加剂的占比较大,分别为33.3%与20%,包括电解质增塑剂间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电解液溶剂效应产物1,4-环己烷二羧酸二甲酯、磷酸三(2-氯乙基)酯,电解液添加剂硬脂酰胺、十六碳酰胺、十四酰胺、1,4-环己烷二甲醇二乙烯醚,退役锂电池塑料外壳中抗氧剂原料3,5-二叔丁基苯酚等。这些物质对水环境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危害,需进一步检测各有机物浓度并揭示其迁移转化规律,建立退役锂电池放电废水重点关注有机污染物清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