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1篇 |
化学工业 | 36篇 |
金属工艺 | 43篇 |
机械仪表 | 2篇 |
建筑科学 | 1篇 |
水利工程 | 5篇 |
武器工业 | 4篇 |
无线电 | 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4篇 |
自动化技术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相变增韧陶瓷及一种可切削玻璃-陶瓷动态疲劳(恒应力速率)试验中高应力速率区断裂应力下降现象的理论分析,发现这种现象与材料的阻力特性(R-curve)密切相关。确立的σ_f-σ理论关系能够很好地描述整个应力速率区间内的动态疲劳试验结果。高应力速率区σ_f-σ在双对数坐标下为负斜率直线,直线斜率为(m为阻力曲线KR=k(△a)~m的指数),断裂主要由材料阻力行为控制;低应力速率区,σ_f-σ在双对数坐标下为正斜率直线,直线斜率为 (n为应力腐蚀指数),断裂主要由材料应力腐蚀行为控制。建立了测定材料阻力特性的一种新方法,分别用这种方法及压痕/弯曲方法对一种可切削玻璃-陶瓷的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测定,两种方法所得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3.
<正>1.建立供水监测中心的必要性1.1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水文水资源工作要从重视水量监测向水量、水质、地表水、地下水监测并重转变,更要充分利用供水监测中心优势,开展供水监测工作,进一步确立水情是核心、监 相似文献
5.
以Si粉和Al2O3空心球为原料,采用反应烧结后高温烧结法制备了多孔β-sialon/Si3N4陶瓷。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在0.25MPa的氮气压力下于1300℃反应烧结2h后在0.25MPa的氮气压力下1700℃及1750℃高温烧结2h,制备的样品的组成为β-sialon(Si6-zAlzOzN8-z,z=3)及β-Si3N4,随着烧结温度由1700℃升高至1750℃,β-sialon的相对质量分数由29.9%增加至56.8%。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1750℃高温烧结样品的显微结构由大孔β-sialon及疏松的β-Si3N4基体组成。1750℃高温烧结后,样品的气孔率为28%,抗弯强度为92.5MPa。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聚氯乙烯(PVC)的抗凝血性,采用余辉等离子体修饰PVC表面,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和散射比浊法等方法,研究了余辉等离子体和放电区等离子体修饰前后的PVC表面形貌、亲水性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分析了余辉等离子体和放电区等离子体对PVC吸附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结果表明,余辉等离子体对PVC的刻蚀作用较弱,余辉等离子体修饰PVC的亲水性更强,其表面生成了更多的含氧官能团,对纤维蛋白原的抑制吸附明显,表现出好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7.
8.
一种可切削玻璃陶瓷的压痕断裂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将断裂韧性测试的压痕方法与压痕弯曲方法相结合,独立地分离出了压痕残余应力因子x,使其成为可测参量,并建立了压痕一压痕弯曲的断裂韧性测试方法.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一种可切削玻璃陶瓷的测试,获得的K1c值为K1c=2.03MPa·m1/2,与单边切口法(SENB)获得的K1c值有较好的一致性.测得的残余应力因子X=0.093,符合Anstis经验公式的预测.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Gupta等人提出的用压痕实验来测定脆性材料应力腐蚀指数n的方法^(1)进行了改进,使其可以直接测定压痕径向裂纹在压痕塑性区残余应力驱动下非平衡扩展的V-K1关系曲线,并用这一方法对一种可切削玻璃陶瓷及其原始玻璃,分别在水及空气介质中的应力腐蚀指数n及V-K1曲线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水显著提高裂纹扩展速率,使V-K1曲线左移,n值下降,而结晶化则起相反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氧化锆陶瓷润湿及钎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化锆陶瓷因其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已成为一种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先进结构和功能材料.氧化锆陶瓷/金属的连接技术也成为其重要应用的瓶颈技术之一.本文综述了氧化锆陶瓷的润湿、钎焊工艺、及其与钎料之间的界面结构和界面反应,并对界面反应的热力学进行了初步讨论,旨在为陶瓷/金属连接的发展提供参考,最后针对目前研究和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