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分析了合金元素对铁素体--奥氏体以相铸造不锈钢硬度的影响,找到了通过提高铬、钼量增加双相钢硬度的途径,同时提高钢中的含氮量,抑制σ相等硬脆相的析出,保证了钢的韧性和耐冲蚀性。 相似文献
3.
4.
奥氏体铸体和18—8不锈钢在烧碱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奥氏体铸铁的18-8不锈钢在高温烧碱中的腐蚀行为。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两种材料泵件表面的腐蚀形貌,分析了奥氏体铸铁耐碱腐蚀性能优于18-8不锈钢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061001具有优异机械加工性能的铁素体和马氏体不锈钢[美国]US7070663,2006.07.04,Suzuki;Satoshi,et al,NisshinSteel Co.,Ltd(日本)发明一种铁素体和马氏体不锈钢,其组织中富含Cu颗粒,含C≤0.1%,或者含≥10%的Sn或In,或两者。富Cu颗粒通过把钢在500~900℃之间时效1h以上获得。铁素体钢含(wt%):0.01~0.1C,≤1.0Si,≤1.0Mn,15~30Cr,≤6.0Ni,0.5~6.0Cu。马氏体不锈钢含(wt%):0.01~0.05C,≤1.0Si,≤1.0Mn,10~15Cr,≤6.0Ni,0.5~6.0Cu。均匀分布的富Cu颗粒代替通常的S、Pb、Bi或Se来改善加工性能,对钢的可使用性、耐蚀性及环… 相似文献
6.
镁合金的表面氧化膜及其耐蚀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国外镁合金用阳极氧化和化学氧化成熟工艺及近年的新发展,阐述了有关镁合金表面阳极氧化膜和化学转化膜构成的研究成果,比较了不同工艺得到的表面膜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7.
国外高温抗蠕变压铸镁合金开发最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查阅有关文献和最新专利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外高温抗蠕变压铸镁合金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了RE、Ca、Sr等合金元素对镁合金组织和高温蠕变性能的影响,介绍了一些国外大公司近年开发的典型压铸用耐热镁合金专利. 相似文献
8.
9.
10.
液态金属的奥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波兰克拉科夫的铸造研究所使用独特的多功能实验设备,原位研究液体金属与固体陶瓷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了材料高温处理方面的界面现象,涉及液态Al、Ni和Ti及其合金与氧化物陶瓷接触的处理工艺.主要包括:由残余水蒸气或氧引起的Al初始氧化,用毛细管净化法去除表面氧化,用化学气相沉积碳防护基底,由于尖晶石晶须的形成造成的粗糙化,由于机械脱离导致的铸件夹杂物,因浮力产生的漂浮,因定向凝固发生的分离,用液体前沿的金属蒸气改性固体表面形态,在复杂氧化物基陶瓷坩埚中熔炼多组分合金的复杂性,钛与氧化物的快速反应导致不希望的体积变化,给生产优质钛铸件,特别是精密铸件,造成困难,用纳米尺寸(例如胶体)的Y2O3基涂层防护坩埚和保温包可以抵抗这种侵蚀.通过对高温界面现象的基本研究提出了对材料处理工艺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