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3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36篇
电工技术   27篇
综合类   227篇
化学工业   48篇
金属工艺   853篇
机械仪表   329篇
建筑科学   133篇
矿业工程   68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34篇
水利工程   28篇
石油天然气   64篇
武器工业   35篇
无线电   3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7篇
冶金工业   206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东卫  段兴青 《同煤科技》2003,(1):23-24,28
介绍了模具的损坏形式、模具设计与使用设备对模具寿命的影响及模具使用与维护的有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BCC金属物理型动态本构关系及在钽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构建了一种新的、基于塑性变形物理机制的BCC金属动态本构关系,然后将其应用于军用材料钽,通过采用新的约束条件下的多变量非线性规划方法,结合有关流应力实验数据确定出了多晶钽的本构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而与Z-A本构模型相比其准确性得到提高,与NN-I本构模型相比预测能力接近,但实用性更强。另外,验证可知该模型的适用条件可以有效外推至很宽的温度及应变率范围。  相似文献   
3.
孙列 《建筑工人》2014,(1):16-17
钢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重要材料,其性能直接关系结构的安全睦。对有抗震设防要求和相应抗震设计等级的建筑,其结构设计应遵循“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理念,体现在钢筋选型上,其超强比指标不能过大,强屈比和伸长率指标不能太小。带E钢筋即特殊镇静钢,按照满足下列指标要求生产: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大于1.30,钢筋的极限承载力下总伸长率不小于9%。上述技术指标的满足,能使钢筋获得较好的延性,从而能够更好地保证重要结构构件在地震时具有足够的塑性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  相似文献   
4.
切削加工中的大塑性变形与超细晶形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常用金属材料平面应变切削过程中的大塑性变形以及超细晶的形成.为了得到切屑根部,特别设计了快停装置.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切屑试样的微观结构.通过理论模型和数值分析模型对变形区的大塑性变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变形过程的晶粒细化是由变形区较大的应变引起.如果加工过程中采用了适当的切削参数,将得到尺寸为100~300 nm的相互分离的大角度晶界等轴细晶.由此可见,切削加工法制备超细晶材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曾聪  张翼飞  许国山  王涛  潘天林  王德弘 《工程力学》2021,40(9):124-132, 181
提出了一种内芯与约束构件均为型钢的全钢装配式防屈曲支撑,该支撑具有全装配、内芯可更换、工艺简单、造价低廉和可用于既有构件加固等优点。钢内芯由2个角钢与加劲板组成T型截面,外约束构件由角钢和盖板通过螺栓连接形成。对6个该支撑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讨论其滞回性能、抗震性能及破坏机理,并分析内芯上设置填板、内芯与约束构件的间隙、内芯双角钢之间的间距以及限位方式对滞回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支撑的实际性能与设计性能基本一致,具有稳定的滞回性能;在支撑中间设置填板对支撑的滞回性能基本没有影响;内芯与约束构件的间隙及内芯双角钢之间的间距过大会降低支撑的滞回性能;采用中部限位方式的支撑滞回性能优于端部限位方式。对试件的抗震性能分析表明,该支撑具有较好的延性和累积塑性变形能力,可作为阻尼器应用于结构中。通过分析破坏模式发现,加劲板末端的焊缝应力集中会造成支撑的断裂位置由屈服段转移至止焊处;设置中部限位卡可以减小摩擦力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恒应变速率凸轮式压缩试验机,测定了4种铝合金材料在热状态下的流动应力,分析了应变率、应变速率及变形温度对流动应力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多种结构型式流动应力数学模型的回归分析比较,确定了计算精度较高、结构型式较简单、适合于现场计算机在线控制和工程计算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8.

为研究不同壁厚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力学性能,制作了10组不同壁厚的钢管混凝土短柱试件进行轴压性能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壁厚效应的本质是核心混凝土的围压效应.在弹性变形阶段,随着钢管壁厚增加,轴压短柱弹性极限承载力增加,试件弹性极限承载力与钢管壁厚呈线性关系.在塑性变形阶段,随着钢管壁厚增加,轴压短柱塑性变形模型增加,钢管混凝土短柱塑性变形模量与钢管壁厚呈线性关系,试件呈现理想塑性状态时的钢管壁厚约为5 mm.通过对几种典型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试验验证,得出欧洲和日本标准能够较好预测不同壁厚钢管混凝土短柱试件的弹性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9.
铁路钢轨损伤机理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刘启跃  张波  周仲荣 《中国机械工程》2002,13(18):1596-1599
钢轨损伤一直是铁路运输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损伤类型主要是钢轨压溃、侧磨、波磨和剥离,占钢轨损伤量的80%以上。探讨了这几种钢轨的损伤形式,认为钢轨损伤加剧主要是因为轮轨之间表面摩擦力的增加所致;提高钢轨材质是预防钢轨损伤的最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脉冲电流对金属材料塑性变形和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姚可夫  王沛玉 《机械强度》2003,25(3):340-342,346
脉冲电流对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利用高强脉冲电流可显著改善金属材料的加工性能及力学性能;能改变疲劳损伤金属材料的位错组态,提高其疲劳寿命;能促进一些冷变形合金的再结晶过程;能减少合金凝固组织中的缩孔、缩松。由于利用脉冲电流可改善金属材料加工性能及力学性能,并促进组织结构转变,因此在金属材料加工和组织结构调整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