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5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129篇
电工技术   16篇
综合类   108篇
化学工业   94篇
金属工艺   336篇
机械仪表   104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83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1篇
无线电   82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22篇
冶金工业   39篇
原子能技术   346篇
自动化技术   18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16L(Fe-17.5Cr13.5Ni-2.5Mo)不锈钢注入N离子后,其自由腐蚀电位E_0、孔蚀再钝化电位E_p及孔蚀电位E_r均大大提高。在大应变量下,疲劳寿命下降;在小应变量下,疲劳性能改善。在电位E_0作用下,其腐蚀疲劳寿命较高子注入前有所降低。在施加电位E_0-100mV时,其疲劳寿命较离子注入前提高。表面离子注入层的存在提高材料的循环应力。  相似文献   
2.
国外离子注入机发展动态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为适应中00、0.5μm工艺的需求,国外出现了多种新型的中束流、大束流、高能离子注入机,现将其现状介绍如下:新型中束流离子注入机大多采用平行束扫描方式、束的平行度优于0.5度。200mm晶片内注入...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抗磨损性、抗腐蚀性和润滑性,常将各种工程用具和零件镀上铬.在许多用途上,人们都希望能进一步强化镀铬层的特性,进一步提高其性能.虽然用电化学方法沉积的铬层很硬,也很均匀.但对于一些磨擦损伤严重的工作,或一些实质上是粘附磨耗的工作而言,对铬层再作进一步处理,会使其性能更优.不过,任何这样的进一步处理都必须保证不  相似文献   
4.
“业精于专,方显卓越”微雕大师如是说。当前,许多晶圆代工厂以200mm、0.18μm作为半导体集成电路的主要技术及产品提供给市场,有的晶圆代工厂200mm、0.18μm产品已达到60%。但是为了抢占市场的至高点,目前相当部分的芯片制造商目前正在把0.18μm工艺提升到0.13μm,随着芯片制造工艺技术的提高,对离子注入机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记:姜总,维利安半导体设备公司作为一家在离子注入机领域享有很高知名度的半导体设备供应商,您能否简单地给我们介绍一下?姜:维利安半导体设备公司(纳斯达克简称:VSEA)是一家全球性的跨国高科技公司,总部位于美…  相似文献   
5.
6.
采用N-^+注入,N-C-O共渗结合N-^+注入的表面复合改性方法,探索强化17-4PH钢表面的有效途径,该方法赋予基体表面一定深度的改性范围与低摩擦系数,因而强化效果达到最佳。同时还探索了不同时效温度下,基体心部硬度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8.
研究了注碳外延硅经氢气退火及电化学腐蚀处理后的荧光特性。经能量为50keV,剂量为2×1016cm-2的碳离子注入后的外延单晶硅片,在氢气氛下高温退火及电化学腐蚀处理。荧光谱仪分析表明电化学腐蚀是蓝光发射的前提,并且不同的电化学腐蚀条件对发光强度和峰位影响极大。不同的激发光波长亦可影响发光谱的峰位。  相似文献   
9.
离子注入分布杂质浓度模拟的不同模型进行了简短的回顾,介绍了在SupremⅣ中采用的双Pearson分布模型。通过对B^+及As^+在不同剂量和能量下对硅中的注入,采用SIMS进行浓度分布测试,对双Pearson模型作了评估。  相似文献   
10.
对影响全机械扫描强流离子注入机剂量重复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束流纹波的影响建立了数学模型,计算了束流纹波对剂量重复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只要束流纹波在9%以内,剂量重复性可控制在1%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