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137篇 |
免费 | 1285篇 |
国内免费 | 265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080篇 |
技术理论 | 2篇 |
综合类 | 1718篇 |
化学工业 | 5393篇 |
金属工艺 | 2731篇 |
机械仪表 | 1501篇 |
建筑科学 | 502篇 |
矿业工程 | 173篇 |
能源动力 | 604篇 |
轻工业 | 1348篇 |
水利工程 | 152篇 |
石油天然气 | 349篇 |
武器工业 | 175篇 |
无线电 | 736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9140篇 |
冶金工业 | 614篇 |
原子能技术 | 442篇 |
自动化技术 | 78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316篇 |
2023年 | 479篇 |
2022年 | 590篇 |
2021年 | 656篇 |
2020年 | 572篇 |
2019年 | 540篇 |
2018年 | 336篇 |
2017年 | 453篇 |
2016年 | 459篇 |
2015年 | 622篇 |
2014年 | 1373篇 |
2013年 | 1121篇 |
2012年 | 1597篇 |
2011年 | 1614篇 |
2010年 | 1503篇 |
2009年 | 1805篇 |
2008年 | 2111篇 |
2007年 | 1921篇 |
2006年 | 1844篇 |
2005年 | 1704篇 |
2004年 | 1549篇 |
2003年 | 1208篇 |
2002年 | 1073篇 |
2001年 | 1018篇 |
2000年 | 956篇 |
1999年 | 762篇 |
1998年 | 779篇 |
1997年 | 713篇 |
1996年 | 661篇 |
1995年 | 692篇 |
1994年 | 603篇 |
1993年 | 514篇 |
1992年 | 487篇 |
1991年 | 537篇 |
1990年 | 433篇 |
1989年 | 392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日本,由新建筑中含有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而引起的新居综合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此,日本尤尼其卡公司最近开发出一种能够高效吸收这种化合物(VOC)的活性碳纤维薄膜。这种名为“SuperDixie”的薄膜是在聚酯树脂中织进活性碳纤维而制成的,其中含有两种药剂,对危害性较大的甲醛和甲苯具有明显的吸收作用。吸附能力比以往产品提高了2倍,相当于普通备长碳薄膜的约1万倍。同时,吸附速度也大大提高。该公司准备从4月份开始向建筑、建材和装修公司推销这种产品,价格每平方米在1500日元左右(1美元约合119日元)。日本推出高效吸收VO… 相似文献
2.
3.
5.
6.
7.
以纳米钛酸钡粉体为原料,采用电泳沉积法制备得到较薄的钛酸钡薄膜。研究了电压、沉积时间和悬浮液浓度对钛酸钡薄膜成膜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钛酸钡薄膜的最佳成膜工艺条件:乙酰丙酮-乙醇的混合溶液质量浓度为75 g/L,直流电压为50 V,电泳5 min。采用反复电泳沉积和反复烧结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薄膜烧结过程中裂纹的产生。实验还发现钛酸钡薄膜的介点常数具有与钛酸钡陶瓷类似的温度特性。 相似文献
8.
次级电子发射是一种涉及带电粒子与固体表面间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 MgO薄膜具有较高的次级电子发射系数和化学稳定性,在多种光电倍增管、交流等离子平板显示器中具有广泛应用.主要介绍次级电子发射的基本原理、MgO薄膜次级电子发射材料的发展演变,并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重点介绍具有高次级发射系数的MgO及掺杂MgO次级电子发射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次级电子发射材料的需求与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10.
透明导电氧化物是一类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具有良好导电特性和光学透明性的材料,由于其在光电器件中的潜在应用而备受人们的关注。在众多的透明导电氧化物中,立方结构的CdO因其具有低的电阻率和在可见光范围内高的透光率而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蓝宝石(0001)单晶基片上制备了一系列Co掺杂CdO薄膜。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薄膜为均匀的单相立方结构,以CdO(200)和CdO(111)方向择优取向生长,没有发现Co金属及其氧化物二次杂质相。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量进一步表明Co以Co2+的形式存在于薄膜中,且处于高自旋电子态。紫外可见光谱测量表明,Co掺杂CdO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内都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均在80%以上。改变沉积过程的氧气分压和基片温度可有效调节薄膜的光学带隙,即随着氧气分压和基片温度的升高,薄膜的吸收带边红移,光学带隙逐渐减小,从2.70 eV减小到2.33 eV。磁性测量结果进一步表明,Co掺杂CdO薄膜具有明显的室温铁磁性,且随着氧气分压的升高,薄膜的磁性明显减弱。Co2+提供局域磁矩,薄膜中氧空位提供的额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