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0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篇 |
综合类 | 19篇 |
化学工业 | 87篇 |
金属工艺 | 110篇 |
机械仪表 | 9篇 |
矿业工程 | 5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石油天然气 | 2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2篇 |
冶金工业 | 15篇 |
原子能技术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24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J.M. Montero-Moreno 《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2007,201(14):6352-6357
1050 Aluminum alloy sheet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a surface treatment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lumina layer formed in a two-step anodizing. The study was mainly focused on two pretreatment steps, electropolishing and acid etching, as well as on the intermediate stripping step. The pretreatment procedure was optimized by accounting for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substrate, with the results indicating that additional pretreatment steps enhanced the self-ordered porous arrangement. The E-t curves recorded during the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best alumina layers were obtained when the first barrier layer had a high resistance; i.e., a high anodizing potential. The application time of the stripping step was optimized to clean the surface from alumina remains, without damaging the aluminum substrate. By optimizing all of thes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 were able to obtain porous anodic aluminum oxide layers displaying ordered domains several hundreds of nanometers in length. 相似文献
2.
The effects of insoluble eutectic Si particles on the growth of anodic oxide films on ZL114A aluminum alloy substrates were in-vestigated by optical microscopy (OM)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铜与1-(2-吡啶偶氮)-2-萘酚(PAN)的显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硫酸阳极氧化液中铜的新方法。以TritonX-100为增溶增敏剂,明胶作稳定保护剂,在酸性条件下Cu-PAN络合物稳定保持在水相中,直接进行光度分析。该络合物在558nm处有最大吸收峰,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25×104L.mol-1.cm-1。方法检出限为0.028μg/mL,线性范围为0~3.2μg/mL,用于测定硫酸阳极氧化液中的铜,加标回收率为98.2%~105.6%,相对标准偏差≤0.34%。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不锈钢表面纳米孔制备工艺。方法通过田口实验方法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工艺。采用含有氯化钠和硫脲的硝酸溶液阳极氧化制备纳米孔,在含有氯化钠、盐酸和硫酸的水溶液中进行扩孔处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对表面处理后的试样表面形貌和元素进行分析,应用软件统计SEM图片孔隙率,并将孔隙率作为响应指标,利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阳极氧化工艺和扩孔时间对表面形貌及孔隙率的影响,并优化工艺参数。结果 SEM照片和5个水平的均值表明,硝酸浓度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孔隙率,较高的硫脲浓度有利于形成均匀有序的纳米孔结构,氯化钠浓度、氧化时间、氧化电压和扩孔时间对表面形貌和孔隙率影响不明显。元素分析表明,纳米孔的材料仍然是不锈钢,而不是金属氧化物。正交实验优化的工艺参数是:硝酸的体积浓度为90 mL/L,硫脲的质量浓度为3.5 g/L,氯化钠的质量浓度为20 g/L,氧化时间为120 s,氧化电压为5.0 V,扩孔时间为50 s。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优化后的工艺能够制备出表面较平整、孔隙率较高的纳米孔结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Al-5%Cu合金硬质阳极氧化处理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硬质阳极氧化试验装置对Al-5%Cu合金进行硬质阳极氧化处理,并用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计研究了在硫酸电解液中生成的硬质阳极氧化膜的微观组织结构、厚度及硬度。综合采用正交试验以及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实验方案,研究了硫酸溶液温度、电流密度和阳极氧化时间对硬质阳极氧化膜的硬度及膜层厚度的影响。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系统对Al-5%Cu合金阳极氧化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采用硬质阳极氧化技术可以增加Al-5%Cu合金的表面硬度。制备的氧化膜厚度较均匀,表面质量较好,硬度较高。硫酸溶液的温度是影响表面氧化膜层微观组织及硬度的主要因素。结论 Al-5%Cu合金进行硬质阳极氧化的最佳工艺条件范围为:氧化液温度-9~-7℃,电流密度4~4.8 A/dm2,氧化时间115~120 min。 相似文献
6.
2A12 铝合金硬质阳 极氧化及膜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对混合酸电解液体系中2A12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膜层的制备及性能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以硫酸为主的混合酸电解液体系,对2A12铝合金进行硬质阳极氧化,研究混合酸电解液主要成分对2A12硬质阳极氧化膜层性能的作用和影响。结果在硫酸的溶解、有机酸吸附以及添加剂的耦合作用下,混和酸电解液避免了2A12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膜制备过程中存在的烧蚀现象,膜层平均硬度达到400HV0.05以上。WX添加剂能够明显改善2A12铝合金硬氧化膜层的耐蚀性能,经过168 h的中性盐雾试验,仅出现了5%的白霜,但与相同厚度的7A04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膜层相比,耐蚀性较差。结论建议制备有耐蚀性要求的硬质阳极氧化膜层时选用铜含量较低的铝合金材料。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铝合金阳极氧化着黑色热控涂层工艺,此工艺采用硫酸阳极氧化方法以及深黑32#有机染料着色,对LY12铝合金H112热处理状态材料进行了处理。通过正交试验对氧化时间、氧化温度、电流密度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高发射率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8.
The influence of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on constant current density anodizing of aluminium in sulfuric acid has been examined in a wall-jet electrode reactor. The uniformity of the anodic film thickness is related to the local electrod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which is dependent on the convection. The higher the local temperature, the greater the local oxide thickness. An increased local temperature enhances local field assisted oxide dissolution at the pore bases, and consequently acts to increase the local current density. At relatively high current densities, local features develop on the electrode surface, accompanied by high initial, local temperature rises. The relevance of such local features, limiting useful oxide growth, is considered further. 相似文献
9.
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对镁合金阳极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含柠檬酸钠的碱性硅硼体系中对AZ91D镁合金进行电化学阳极氧化成膜处理,通过记录阳极氧化电压随时间的变化以及扫描电镜、能谱仪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考察了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对镁合金阳极氧化过程和氧化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阳极氧化过程中,十二烷基磺酸根离子被吸附到镁合金电极表面,增加了表面膜层电阻,提高了阳极氧化电压,使得阳极氧化膜层更致密、厚度分布更均匀,减少了表面微气孔。当SDS含量为0.2~0.4 g/L时,所得阳极氧化膜具有最大的电荷传递电阻和膜电阻,对镁合金具有最好的腐蚀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10.
飞机蒙皮局部腐蚀的原位快速修复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刷镀设备对飞机硬铝合金蒙皮表面局部的腐蚀进行阳极化,然后实施喷漆,从而达到了原位快速修复的目的。介绍了快速修复的原理及工艺过程、采用间隙盐雾试验考察了修复层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飞机铝舍金蒙皮修复后耐蚀性能为处理前的4倍,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