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53篇 |
免费 | 80篇 |
国内免费 | 24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71篇 |
综合类 | 117篇 |
化学工业 | 217篇 |
金属工艺 | 568篇 |
机械仪表 | 46篇 |
建筑科学 | 1篇 |
矿业工程 | 16篇 |
能源动力 | 17篇 |
轻工业 | 34篇 |
石油天然气 | 5篇 |
武器工业 | 19篇 |
无线电 | 11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80篇 |
冶金工业 | 147篇 |
原子能技术 | 11篇 |
自动化技术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42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46篇 |
2014年 | 59篇 |
2013年 | 70篇 |
2012年 | 94篇 |
2011年 | 96篇 |
2010年 | 73篇 |
2009年 | 102篇 |
2008年 | 85篇 |
2007年 | 147篇 |
2006年 | 168篇 |
2005年 | 129篇 |
2004年 | 131篇 |
2003年 | 107篇 |
2002年 | 95篇 |
2001年 | 43篇 |
2000年 | 72篇 |
1999年 | 51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米粉体粒度特性表征方法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四种ZrO2纳米粉体的颗粒特性进行了表征。对颗粒呈现球形、不发生硬团聚的微小粒子,例如YSZ—KD试样,一次颗粒粒度为10~15nm,比表面为64.2m^2/g,采用XRD获得的微晶粒子尺寸与TEM和BET方法获得的颗粒尺寸相一致。由于比表面高,颗粒之间容易发生静电力、范德华力和液桥力的作用而软团聚在一起,其团聚系数较大为62.5,粒度分布宽度为14.58。TEM和BET与XRD方法获得的颗粒尺寸出现偏差,说明YSZ—HW1、YSZ—TH试样中出现了基元为2~3的多晶颗粒,多晶颗粒存在使得颗粒体偏离球形。团聚系数为25.71,粒度分布宽度为18.94的YSZ—HW1试样中仍存在较多的软团聚体,团聚系数为6.89,粒度分布宽度为8.91的YSZ—TH试样中软团聚状况明显较少。YSZ—HW2试样中TEM和BET与XRD方法获得的颗粒尺寸出现很大偏差,说明其中存在较多的硬团聚体,硬团聚体使得颗粒呈现不规则外形,其比表面小,活性低,表现为团聚系数小,粒度分布窄。 相似文献
2.
探究了纳米微晶纤维素对海藻酸盐-淀粉复合薄膜的增强效果。以脱脂棉为原料,采用化学预处理结合超声破碎法制备纳米微晶纤维素(NCC);以马铃薯淀粉与海藻酸钠为成膜基材,以甘油为增塑剂,将NCC作为增强组分,通过流延法制备复合薄膜。微观形貌观察表明,脱脂棉NCC呈棒状,直径30 nm左右,长径比约为8;对复合膜的机械性能、阻隔性能、光学性能、水溶性、热稳定性和红外光谱检测表明,当NCC的添加量为5%(w/w)时,可以有效提高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水溶时间和热稳定性,降低复合膜的透湿系数,而对复合膜的透光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机械合金化合成TiB2/Fe3Al纳米复合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铁、铝、钛、硼四元粉体机械合金化与后续热处理的方法合成纳米TiB_2/Fe_3Al复合粉体,并利用XRD、DSC、SEM和TEM等对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球磨过程中,四元粉体形成了Fe(Al,Ti,B)过饱和固溶体,有序度不断降低,逐渐向非晶态转变,同时粉体晶粒尺寸逐渐细化,球磨40h后Fe(Al,Ti,B)的晶粒尺寸为9.6nm;并在热处理过程中Fe(Al,Ti,B)分解生成纳米Fe_3Al和TiB_2复合粉体,同时发生组成相晶粒生长,结构有序度提高等转变。 相似文献
4.
AbstractWe have characterized the structure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p-type nanocrystalline silicon films prepared by radio-frequency plasma-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and explored optimization methods of such layers fo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hin-film solar cells. Particular attention was paid to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very thin (~20 nm) films. The cross-sectional morphology of the layers was studied by fitting the ellipsometry spectra using a multilayer model.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in a high-pressure growth regime is mostly realized through a subsurface mechanism in the absence of the incubation layer at the substrate-film interface. Hydrogen plasma treatment of a 22-nm-thick film improved its electrical properties (conductivity increased more than ten times) owing to hydrogen insertion and Si structure rearrangements throughout the entire thickness of the film.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合金及其涂层的热腐蚀行为,测定了它们的氧化动力学曲线。用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观察了合金及涂层腐蚀后的表面形貌和横截面显微组织。结果表明:溅射K52纳米晶涂层在含有NaCl的盐中腐蚀10 h,氧化膜就大面积剥落,涂层遭受很大的破坏。而铸态合金腐蚀50 h后,产生已基本连续的内氧化铝层,这层氧化铝对阻止O、S和Cl的进入起到一定的作用,提高了合金的抗氯盐腐蚀。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获得高热稳定性的铁基高熵纳米合金并研究其热稳定性机理。方法 通过高能球磨方法制备了Fe–ZrxNbxMoxTax(x=0.1、0.2、0.5、1,原子数分数)单相纳米合金粉末,在不同的退火处理温度下对退火前后的组织演变与元素偏析行为进行表征。结果 获得了尺寸为15 nm的极细FeZr0.2Nb0.2Mo0.2Ta0.2晶粒,在900℃下退火1h后,平均晶粒尺寸增长到73nm,有第二相Fe2Ta析出。而纳米晶Fe–Zr1.0Nb1.0Mo1.0Ta1.0合金在同样条件下退火后尺寸为55 nm,同时观察到Fe2Ta和FeZr2析出。结论 高熵元素的加入使该类合金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而新强化相的析出进一步抑制了高温下的晶粒生长,即Fe–ZrNbMoTa合金在高温... 相似文献
8.
9.
1 Introduction The intermetallic compound Mg2Si is useful as strengthening phase in the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MMC) due to its low density (1.99 g/cm3) and high strength-to-mass ratio[1?5]. It is also promising as a basic material for thermoelectric ene…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