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3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15篇
矿业工程   5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5年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Monarc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手术安全性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期间对女性SUI患者26例进行Monarc吊带术治疗,对手术效果、并发症等进行了随访评估.结果 经过3~26(18±3)个月随访,26例患者中24例有效,长期有效率92.3%,1例术后10个月出现顽固性尿频、尿急症状,经抗炎、舍尼亭等治疗后,症状反复出现;1例术后发生尿潴留,延长导尿时间后或(和)经反复尿扩时用金属尿道探子向下压后尿潴留消失,但仍有轻微排尿困难症状;1例出现阴道损伤,无特殊处理,自行愈合;无复发病例.结论 Monarc吊带术是一种治疗女性SUI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微创、手术简单易掌握、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模拟法产生Chirp超宽带信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锁相环(PLL)法的Chirp超宽带信号源设计方案。与传统的模拟方法相比,该方法产生的Chirp超宽带信号载频稳定性高,能够达到参考信号的频率稳定度。从理论上分析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用相应的硬件电路实现了基于PLL的Chirp超宽带信号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设计出的Chirp超宽带信号源具有易实现,稳定度高,灵活性和实用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付兴 《机电信息》2012,(33):52-53
介绍了台山电厂主变压器在运行中经常出现的中性点直流分量大以及变压器损耗大现象。通过调研,引进了PAC-50K变压器中性点电流抑制装胃系统,解决了交直流混合供电系统中直流单极大地运行时对变压器的影响问题,有效保证了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
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馈源舱工作在140 m高空,对风荷载敏感,过大风振响应可能影响馈源舱的正常工作。该文利用CF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馈源舱结构的气动力特性,确定了表面凸起部分对馈源舱结构气动力特性有极大影响,并发现240°风向是气动力系数最大的风向,180°为潜在涡激振动的风向,进而针对180°风向进行参数分析,计算了不同风速下的旋涡脱落频率和斯托罗函数。随后建立了完整的馈源舱-索塔耦联体系精细化有限元模型,模态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的基频很小,且模态密集;在常遇风速内可依次激发结构的多阶模态。针对气动力系数最大的240°风向进行风振响应分析,计算了馈源舱-索塔耦联体系在工作风速和设计风速下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馈源舱在工作风速下的位移不会影响其工作精度,且在设计风速下整体结构处于安全水平;在开启和关闭二次精调平台时,最大工作风速分别可以达到9.3 m/s、4.3 m/s。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断层活动与冲击地压之间的定量关系,实现煤矿冲击地压有效防控。通过理论分析义马矿区地质构造环境,以及耿村煤矿13200工作面与断层影响带的相对位置关系,研究了断裂构造对冲击地压的宏观控制作用。计算了井田构造应力并进行了构造应力区划分,分析了构造应力分区对冲击地压的控制作用。提出了井下断层活动性的定量监测方法,构建了“震源区煤岩体与动力核区尺度等量,震源能量随传递距离逐渐衰减”的模型,建立了大能量微震事件与断层活动的关系,确定了断层活动性对冲击地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义马煤田内相对复杂的逆冲推覆构造体系,构成了义马矿区冲击地压的地质构造背景条件。F16断层的影响带范围为7 000~7 600 m,13200工作面全部处于F16断层的影响带内,在开采活动的影响下进一步增大了冲击地压的发生危险。Ⅰ-2断裂、Ⅲ-4断裂和Ⅳ-7断裂等控制的区域是冲击地压和大能量微震事件显现的主要区域,且冲击地压和大能量微震事件大多位于应力梯度区范围内。在大能量微震事件孕育和发生期间,F16断层位移分别增长50 mm和45 mm;大能量微震事件发生前,断层活动拉力的增幅均相对最高,分别为2.58 kN和2.93 kN,断层位移量的快速增加和较高的应力增幅构成了大能量微震事件的主要能量来源。表明大能量微震事件和冲击地压的发生均与断层的活动联系紧密。井下断层的实际定量监测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矿井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控的指导工作中。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模拟输电塔构件的屈曲特征,该文提出了一种组合式屈曲单元。该单元基于有限元基本理论,用宏观塑性铰来实现构件材料的非线性,采用拉压弹簧模拟轴向塑性伸长,采用转动弹簧模拟塑性弯曲。基于MATLAB程序编写了该单元的静动力仿真程序,并应用于输电塔结构的静力推覆分析和倒塌仿真。通过对比自编程序和ABAQUS软件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自编程序在几何非线性和动力求解方面的正确性;同时与钢支撑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该组合式屈曲单元对非线性行为模拟的精确性和适用性;采用该单元对输电塔足尺实验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该组合式屈曲单元可以有效地预测输电塔的极限承载力、失效位置及倒塌过程。  相似文献   
8.
付兴  钟玺峰  李宏男  朱宇 《工程力学》2022,41(8):80-87, 113
为准确模拟输电塔构件的屈曲特征,该文提出了一种组合式屈曲单元。该单元基于有限元基本理论,用宏观塑性铰来实现构件材料的非线性,采用拉压弹簧模拟轴向塑性伸长,采用转动弹簧模拟塑性弯曲。基于MATLAB程序编写了该单元的静动力仿真程序,并应用于输电塔结构的静力推覆分析和倒塌仿真。通过对比自编程序和ABAQUS软件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自编程序在几何非线性和动力求解方面的正确性;同时与钢支撑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该组合式屈曲单元对非线性行为模拟的精确性和适用性;采用该单元对输电塔足尺实验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该组合式屈曲单元可以有效地预测输电塔的极限承载力、失效位置及倒塌过程。  相似文献   
9.
冲击地压的实质是煤岩体内积聚的弹性变形能突然释放的动力现象,是煤矿重大动力灾害之一。地质动力区划认为现代地质构造运动等内动力作用和构造应力场对矿井动力灾害的孕育、发生和发展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地质动力区划主要研究内动力地质作用对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在煤矿开采领域主要用于研究现代构造运动影响下的冲击地压等矿井动力灾害问题。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地质动力区划团队根据中国大陆的构造运动和构造形式的特点,在俄罗斯И.М.巴图金娜院士和И.М.佩图霍夫院士创建的以断块构造划分为核心内容的地质动力区划方法基础上,经过30余年的研究和实际应用,对地质动力区划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广泛拓展,创建了地质动力环境评价方法、煤岩动力系统与能量特征分析方法和矿井动力灾害多因素模式识别方法,开发了岩体应力分析系统和地质动力区划信息管理系统,丰富和深化了地质动力区划理论和方法,开创了地质动力区划研究的全新体系,为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矿井动力灾害的危险性预测与防治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方法。笔者介绍了地质动力区划及其在冲击地压研究方面的部分应用成果:①基于地质动力区划的煤岩动力系统分析方法,计算确定的系统“损伤区半径上限值”作为冲击地压工作面超前支护范围的参考值,为冲击地压矿井确定超前支护范围提供了依据;计算确定的系统“影响区半径上限值”作为冲击地压矿井工作面开采影响范围参考值,为确定2个采煤工作面之间的距离提供了依据。②基于地质动力区划的多因素模式识别方法,在地质动力区划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实现了冲击地压危险性的分单元精细化预测,为矿井提供了更精确的冲击地压危险性区域空间定位和更准确的冲击地压危险程度预测结果,提高了矿井冲击地压危险性预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地质动力区划在中国的义马、鹤壁、鹤岗、双鸭山等矿区的40多个煤矿的动力灾害危险性预测和防治工作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预测输电网系统在强风作用下的响应,并开展高效精准的性能评估,文章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风致易损性评估框架。以某具备健康监测系统的输电塔结构为例,首先对监测数据进行清洗和重构,通过大数据深度学习建立荷载输入和响应输出的等效映射模型,然后通过数值模拟生成灾害强度均匀的风场数据并由深度学习模型预测输电塔关键杆件响应,计算不同性能水准的易损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经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可以涵盖实际工程中存在的各类不确定性因素,有效映射复杂风环境下输电塔结构的动力响应。提出的框架方法可以避免单纯通过数值模型制备大量动态响应数据,更高效地进行输电网系统风致易损性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