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英文两种不同语言的授课方式下,对高校教室物理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和比较研究,并深入探讨两种语言模式下,教室声环境质量对教室总体环境质量的影响、学生对教室声环境质量的感受差异、以及个人因素对声环境质量评价的影响。全英教学已成为中国高校专业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高校教室设计和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传统景观设计中,人们常常运用植物的建造功能构成各具特色、不同类型的景观空间。本文以华侨大学厦门校区3个典型的景观空间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声漫步法进行实地调研,并通过物理参数测量、主观问卷数据统计和语义差异法分析等方法,对这些景观空间的声环境质量、声景构成、声景元素喜好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被调查空间的声景现状与优质声景仍存在差距,亟待改进;而且,人们对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的心理感知和声景喜好均存在差异,值得关注。相关结论可以为不同景观空间的声景设计和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以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为例,针对该校区开放式办公室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结合室内环境参数的客观测量结果与主观评价,深入探讨了病态建筑综合症相关症状发生率、室内各环境因素及工作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声、光、热等多种室内环境因素及空气质量对病态建筑综合症相关症状的出现频率具有重要影响,这些因素的质量提升对降低开放式办公室病态建筑综合症问题具有积极作用。另外,个人特征和办公室类型等因素对开放式办公室病态建筑综合症相关症状的出现频率也会产生影响,在相关研究中值得关注。所用方法和研究结果,可为病态建筑综合症研究以及建筑(尤其是高校办公建筑)环境质量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7.
管道气流噪声是室内通风系统中的常见问题,由于后期改造十分困难,在设计阶段对管道内障碍物等因素产生的气流噪声进行准确预测计算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该领域现有的主要分析方法和理论模型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归纳其研究难点以及提出对未来工作的若干建议,以期有助于工程人员的设计工作以及本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开展实验研究,探讨不同教室噪声环境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影响.实验设计了9种声学条件(3种噪声源x3种噪声级),分别测试大学生在3种类型噪声源(语言噪声、风扇噪声、施工噪声)和3种噪声级(45 dB(A)、50 dB(A)、55 dB(A))下的客观答题正确率和主观环境感受.并基于这些主客观实验结果,深入探讨了...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