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172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4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闫超  袁烽 《时代建筑》2021,(4):106-115
上海徐汇西岸三港线游客集散中心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筑,在权属和交通组织上具有高度特殊性和复杂性.文章以访谈内容为基础,将该项目放在流线、身体与加速三个关键词下进行解读.三线港渡口以公共交通流线系统的编织作为构建公共性的途径,以创造身体与建筑的动态场域作为空间塑造的目的,以加速体验下的水平势能作为建构与建造的基础,揭示出当...  相似文献   
2.
天府农业博览园“瑞雪”多功能展示馆是一个对后人文建构思想的实际应用。采用性能化建构的转型视角,注重设计过程控制,在生形、模拟优化、建造等方面进行探索。强调数字建造的一体化方法,实现精确快速的建造过程,并优化项目的可持续性。此外,还引入了机器人智能建造和3D打印工艺,提高建造的效率和质量,将设计方案精准地落地。  相似文献   
3.
以FRP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相关设计案例以及科学认知,文章从材料、系统以及制造工艺三方面,探讨FRP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未来建材为建筑设计带来的新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袁烽  王丹君  沈琳 《湖北电力》2002,26(1):33-35
介绍了武汉供电局AM/FM/GIS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的实现过程及具体步骤,探讨了分析式数据库建立中的若干技术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袁烽 《湖北电力》1995,19(4):25-27
武汉供电局输配电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武汉供电局袁烽,姚铭1引言多年来,武汉供电局的输配电生产管理依靠人工为主的有限技术手段,在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显然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八十年代后期,我局在输配电生产管理上逐步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在...  相似文献   
6.
今日建筑     
“Europan”设计竞赛在欧洲是青年建筑师的希望。最重要的正如“Europan”竞赛秘书长迪迪埃·罗布瓦(DidierRebois)先生所言:“该竞赛是欧洲先进设计思想的展示平台,是从现在到未来的起点。作为本项竞赛的发起者,我们始终鼓励所有原初的富有挑战性的想法以及对超凡设计理念的向往”。当然Europan设计竞赛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竞赛,其内容的现实指导性与其开创性一样诱人。该竞赛已于20世纪80年起举办多届,当然该竞赛的获奖者,如MVRDV小组、多米尼克·帕劳(Dominque Paraul)、吉奥瓦  相似文献   
7.
袁烽 《城市建筑》2008,(12):58-61
2008下半年,我选择了离开。离开了如火如荼的北京奥运会。回避了四川灾后满腔热情的集群实践。或许预感到些什么.或许面对民族的灾难与惊喜,反而觉得无所适从或视若罔闻.或许经历了中国对引入西方建筑和繁殖东方传统均觉得庸懒而无兴趣。或许经历逃离,是为了思考重新建构思维结构,蜕去建筑圈子的随波逐流与沉重羁绊,寻找内心与感受的真正自主与觉悟……  相似文献   
8.
数字工具的介入正在重塑传统建筑文化。智能设计算法和数字建造工具的进步预示着具身智能建造时代的到来。回归当下,智能建造的主体正处于从人到机器的过渡阶段。在此阶段,“数字工匠”以人机共生的模式对建造过程中的“身体”进行增强,塑造当代的具身智能建造主体。这种人机共生模式的机制如何?它又会带来怎样的建筑结果?文章聚焦“数字工匠”概念,从感知力、思考力和实现力三个方面,结合性能化设计、机器人建造等案例,探讨人机协作下的具身智能建造方式,以及对传统建筑中空间、形式、材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结合实际工程,经过对机械旋挖灌注桩、后注浆机械旋挖灌注桩以及螺杆旋转挤压灌注桩的多种方案比较及对螺杆旋转挤压灌注桩的设备及部分工艺的改进、试验、结果对比等环节,成功的将螺杆旋转挤压灌注桩拓展应用到由粉土、角砾、碎石、卵石、砖块和混凝土块及少量生活垃圾、变质岩、花岗岩、石英岩等组成复杂的地质中,解决了塌孔、沉渣、钻孔困难等难题,且使得桩的极限承载力达到传统灌注桩的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0.
袁烽 《时代建筑》2013,(4):124-129
文章通过介绍卜石艺术馆的改造,探讨了空间行为塑形在建筑设计方法上的应用。指出建筑师在对人的行为过程进行推演和模拟时,形成了几何折叠的空间界面,这种反向生形手法,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也是在数字性能化设计中所用到的设计逻辑,这种逻辑同时又作为建造方式的指导,给予建筑师实现多维空间创造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