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篇 |
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5篇 |
化学工业 | 4篇 |
建筑科学 | 60篇 |
矿业工程 | 3篇 |
轻工业 | 5篇 |
水利工程 | 2篇 |
无线电 | 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9篇 |
自动化技术 | 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针对性控制曲坯表面霉菌的生长,该研究在原有制曲工艺的基础上,对大曲生产过程中关键控制点进行合理调整,从曲坯表面分离出霉菌菌株并进行鉴定,同时通过研究安曲间距、覆盖物、一次翻曲时间以及霉菌擦拭等对曲坯表面霉菌生长情况以及曲坯感官和理化指标等的影响,摸索出控制冬春季中高温大曲表面霉菌生长的措施。结果表明,从曲坯表面分离纯化得到一株霉菌菌株L1,经鉴定为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在原有制曲工艺的基础上,保持安曲间距为2.0~2.5 cm、选择厚度为12~15 cm稻草作为覆盖物、调整一次翻曲时间为安曲后第3天,在此控制条件下,曲坯表面霉菌生长面积可降至50%,长度控制约为2 mm。一次翻曲时进行霉菌擦拭操作结果表明,断面菌丝更为明显和饱满,糖化力和酯化力指标略有提高,分别为783.3 mg/(g·h)、643 mg/(25 g·7 d),该研究对中高温大曲质量稳定和提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现代房地产项目目标管理具有不同于过去的目标体系,赋予了与时俱进的内涵要求。本文构建了现代房地产项目的树型层次目标结构,认为其总体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进度、质量和投资是基本目标,安全、健康、环境和资源是现代目标,各目标又具有若干具体目标和次层控制目标;分析了目标体系的特点和各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表明目标体系是矛盾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3.
一种面向QoS的Web服务组测试方法TF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b服务及SOA技术的出现为Web应用架构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未来会有大量功能相同或相近的Web服务,如何从中优选出符合用户需要的Web服务已成为一个正在研究的问题.在研究了现有的Web服务组中Web服务优选方法基础上,针对其仅局限于功能优选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面向QoS的Web服务组中Web服务优选方法.在定义Web服务QoS向量特征分量、QoS向量、最大相似度、QoS测试预言、QoS向量特征分量测试预言等参数基础上,基于层次聚类思想实现QoS向量聚类,依据最大相似度控制聚类层次,之后利用QoS测试预言、QoS向量特征分量测试预言及决策树实现优选.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克服了以前的方法仅限于功能优选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阐述了生物免疫系统的免疫机制,分析了免疫机理同计算机安全共同特性,最后介 绍了人工免疫在计算机安全领域两个方面的应用和发展:入侵检测系统(IDS)和病毒免疫系统(VIS)。 相似文献
5.
过去几年里,全球建筑领域的商业环境波动使得海外承包商在争取工程、优化业绩上担负了更大的风险。全球经济增长减缓导致承包商遭遇挑战,一部分承包商甚至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基于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gineering News-Record, ENR)最新公布的信息及近年来的ENR信息,深度解析国际建筑行业的现况和发展趋势,为处于国际建筑市场中的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首先,对2023年度全球250强国际工程承包商概况、规模、经济效益、业务领域、市场区域进行分析;其次,对进入250强榜单的中国大陆工程承包商(以下简称“中国大陆企业”)进行分析,包括企业概况、在行业领域10强榜单和区域市场10强榜单中的表现;最后,对近5年全球10强国际承包商及近5年进入全球250强的中国大陆企业经营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对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商提出未来发展预期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7.
煤是由不同组成和结构的有机物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分子体系,不同组分的化学结构和空间排列控制形成煤的微观结构与聚集态结构特征,直接影响着煤的性质与利用。煤在第2次煤化作用跃变时,会伴随出现一系列独特的现象。为揭示这些现象的本质,需从分子角度出发,了解该变质程度煤中不同组分的微观化学结构特征,以及由分子间相互作用、分子识别机制等控制所形成的不同组分内部、不同组分之间的聚集结构特征。研究选取处于第2次煤化作用跃变的柳林3号原煤为实验对象,利用吡啶作为溶剂,对其进行索氏抽提,获取了原煤(YM)、抽提后残煤(CM)和抽提产物沥青质(LQZ)3种样品。结合13C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定量分析煤结构的碳骨架信息,利用激光拉曼光谱(Raman)分析了煤中芳香层片结构的有序程度,采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定量表征煤中芳香层片的条纹长度、取向和堆垛分布。结果表明:13C NMR,Raman光谱与HRTEM三种测试技术一致地印证了柳林3号煤中,CM芳香结构缩合度高且形成的缺陷少,脂肪碳结构则包含缩合度较高的脂环结构,脂环化与芳香化作用明显,这些分子在羟基π氢键等分子力作用下形成层片取向明显,堆垛规模较突出、有序度较高的聚集态结构。LQZ结构主要为缩合度较低的芳香族结构、含氧官能团与脂肪链(含支链)碳结构,其部分条纹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与邻近CM层片排列为取向近似一致的弱有序聚集态结构。CM与LQZ分子中丰富的脂环与支链化结构,推测是在第2次煤化跃变过程中与芳香体系直接相连的甲基大量断裂过程中形成,为CH4,H2等气体急剧增加提供了分子基础;这些支链、脂环类物质,阻碍了煤大分子紧密立体结构的形成,使得处于该变质程度的煤具有最低的比重,同时也是后续煤化作用中煤进一步芳核化、缩聚化、石墨化的演化基础;LQZ分子间、LQZ与CM相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作用力是该煤形成高黏结性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