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中国风景认知及实践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城乡风景的代际传承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造就了中国本土特有的遗产类型——风景遗产。而当前风景遗产概念的泛化,导致相应保护实践的创新性不足。因而理清风景与风景遗产的概念与内涵,明晰风景遗产的保护对象及其代际传承中的方法、途径,可为中国风景遗产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为世界遗产地方转向贡献中国智慧。【方法/过程】以记述时间跨度长、风景类型及数量丰富的古代绍兴为研究对象,以方志作为基本研究材料,基于文本分析、词频分析、案例统计、历史地理空间标注的方法,回溯古代风景实践,并进行文字及空间上的深描。【结果/结论】总结了基于风景“自然人文关联性”的基本内涵特征与形态表征特征,结合风景遗产代际性与代表性特征的风景遗产识别方法,归纳了风景遗产在形成过程中,“名胜”与“形胜”、“人杰”与“地灵”的双向融合;在传承中,以儒家教化价值观为导向;在传播中,以景物的文化阐释和生活的途径来强化自然及人工物质要素和非物质精神的代际传承。风景遗产作为中国极为独特的遗产类型,在当前保护实践中应完善其标准、价值与内涵,积极吸收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4.
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社区养老发展成为中国城市的主要养老模式,单位社区老龄化问题较其他新兴社区更为典型,是社区养老建设的重要阵地。因其制度转型导致原有功能和结构破碎,使得该类社区普遍存在适老性缺失问题,突显出单位社区适老性景观更新研究的迫切性。以重庆土湾重棉厂社区为例,通过社会调查量表和半开放式访谈等方式,调查老年人日常行为路径、社会网络特征和文化记忆感知,发现了社区服务体系分离、社会网络分化和集体记忆缺失三大既存问题,由此构建出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增加多元交往空间、延续单位集体记忆的适老性景观干预途径,从而为单位社区适老性景观建设提供理论探寻和实践样本借鉴。 相似文献
5.
雅集作为典型古代文人园林活动的记录与呈现方式,是影响中国园林符号、空间范式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动因之一。基于古今雅集相关观念的梳理对照,明确了雅集的概念及其风雅性、交谊性和文学性的特征,进而基于秦汉至明清的雅集诗文与绘画构建艺术信息库。围绕雅集组织方式“从礼仪型到交谊型”和活动场所“从厅堂建筑向园林风景”两条变迁主线,归纳雅集文化对园林空间的影响,对丰富中国园林空间演进历程的历史认知,理解园林造景的文化内涵,有创新的理论价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国家文化公园作为中国首创的概念,是以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与标识为目标的重大文化工程。开展系统性的综述研究,对国家文化公园的理论体系构建和建设保护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国家文化公园政策文件、建设方案与建设保护规划的资料梳理和学术研究的文献追踪,对其内涵特征、实践进展与理论探索做出总结。【结果】归纳当前国家文化公园的理论与实践主要表现为:1)国家文化公园具有从地方性离散到区域性整合的文化资源集群保护的内涵本质,表现出国家性、地方化、公园型的概念特征;2)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逻辑为从宏观到微观、从中央到地方,分载体、分省域、分区段开展,形成了基于国家性与地方化的综合性资源识别方法、基于资源属性与保护发展的总体空间布局与主体功能区设置、基于落地建设与管理运营的关键领域基础工程与体制机制保障;3)国家文化公园理论探索主要围绕多元载体拓展、特色资源补充以及均衡发展、边界划定、跨域协同、法规保障等方面展开。【结论】在国家文化公园内涵特征、实践进展、理论探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规范建设、边界整合、创新传承3个方面提出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城市在基于城内外山系的择址和塑形过程中,形成了围绕"城-山"关系的特定审美意象、空间模式和营景经验,是中国人居环境"人与自然"内在关联的关键基因之一。结合文献史料整理,梳理了与城、山紧密相关的仙境、礼制、风水文化意象,总结了礼制求中、风水象形与仙境三山3类城市择址模式,以及中轴立向、经纬引秀、裁成增秀3种"城-山"塑形经验。探讨了楼阁布局与天际线、园林类型与社会秩序、山景游赏与交通设施的"城-山"景致营建,并分析了其对可望、可居、可游"城中园,园中城"的支撑作用。研究结果对于补充中国城市风景营建的历史理论、丰富城市风景重构的实践经验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是城市景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方式方法因景观要素的特殊性而有所不同。作者结合永川永铜公路环北段绿化景观规划设计,提出了对道路绿化景观规划设计,提出了对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一点见解。 相似文献
9.
对古镇景观空间内在文化理解的欠缺,造成古镇景观的保护更新过程中出现文化表达破碎问题,导致了古镇空间文化感知度和原真性体验的降低,削弱了古镇历史文化价值与地方精神的体现。景观叙事在叙事内容的解读、景观符号的塑造及情节序列的建构上,与古镇文化的空间表达具有良好适配性。本文结合景观叙事理论,以木洞镇为例,通过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从文化类别、文化载体空间、空间序列模式、文化空间行为4方面解读古镇原型景观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表达,通过符号转译相关理论方法重塑木洞古镇的景观叙事符号。运用语言学相关理论方法,从游览路径、空间序列、文化行为3方面对古镇的历史文化从空间景观和文化行为2个层面提出叙事策略,以期改善当前古镇文化资源表达破碎困境,对当前人文景观环境营造及文化传承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传统空间的社会功能,结合现代城市活动空间社会化与专业化之间的矛盾以及旧区改造中出现的若干问题,提出了研究传统社区中的邻里交往空间和居民行为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