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建筑科学   6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新的波分复用以太网无源光网络(WDM-EPON)方案.该方案基于注入锁模和波长转换技术,可以重用现有EPON网络中的光网络单元(ONU),实现了由EPON向WDM-EPON的平滑升级.系统中,使用工作在注入锁定模式的FP激光器输出作为波长转换节点的输入探测光,显著降低了成本.仿真实验验证了这种低成本WDM-PON方案及其在升级应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地下综合管网信息管理是提高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规范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之一。本文对装配式GIS架构、图库一体化和地下三维建模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地下综合管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柳州市地下管线的智慧监管,提高了地下管线管理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4.
非通航孔桥墩“拦-防”组合防撞方案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非通航孔桥墩通常结构设计单薄,即便在采用最新防撞技术情况下,也难以将船撞力减少至桥墩自身抗力可承受的范围以内。为解决这一问题,对国内外最新防船撞技术进行了调研分析,提出\"拦-防\"组合的非通航孔桥墩防撞方法,即触发旋转式拦截网与柔性防撞圈组合的防撞装置。当失控船舶以一定速度靠近大桥桥墩时,首先被桥梁上游的拦截网拦截,在拦截网被拉断过程中,船舶航速将大幅降低。船舶冲出拦网再撞上桥墩时,防撞装置能及早发挥整体作用,化撞击集中力为分布载荷,以及让船尽早滑离而带走尽量多的剩余动能,以达到有效保护桥梁的目的。计算分析研究表明,该装置防撞护效果良好,造价相对低廉,并且易于实施。设计中只要充分结合桥区河床地形,可避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文化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学习习惯较差,厌学情绪较重,辍学率较高.面对特殊的教育环境,我们怎样才能借助新课程实施的机缘,培养学生有效学习习惯,优化学生成长过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呢?  相似文献   
6.
综合考虑了污泥运输监控的重要性以及全程监控所面临的困难现状.以武汉市中心城区的污泥运输管理工作为背景,利用北斗和 5G物联网等新技术,对污泥运输智能监控系统的系统设计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介绍了智能分析、位置监控、超速预警、举升监控、视频监控和报表台账等关键技术,成功地设计并实施了污泥运输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的建立对于加强污泥运输的全程监管和提高污泥运输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城市地下管线综合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国各个城市相继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和信息系统建设。本文结合武汉市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深化普查和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在开展了深入研究和大量实践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地下管线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一些新思路和新方法,为其他城市开展城市地下管线综合信息平台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156克!仅相当于一般户外鞋1/6的重量!LUNARLITE与FLYWIRE两项科技联手打造出NIKE史上最轻的市售跑步鞋.让你的奔跑犹如轻踩薄云。而它身上流淌的时尚血液同样不容忽视.难怪连巨星法瑞尔也是LUNARACER的铁杆粉丝呢!  相似文献   
9.
石淼  何伟  张敏  向祎  张义明  袁亚雄 《城市勘测》2018,(4):48-50,54
以"武汉市江岸区排水管线三维信息系统"项目为例,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建立了排水管网数据库,开发了排水管线三维信息系统,实现了排水管网信息化管理,为排水管网数据更新、规划与疏涝,排水设施的管理、维护和建设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信息化支持。该系统也为"智慧水务"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并已经成功运用于武汉市江岸区排水管网的日常管理,提高了排水管网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方案使用幅度和相位正交调制的方式来承载单播和组播业务,利用波长选择开关对需要组播业务的ONU(光网络单元)和不需要组播业务的ONU进行分组,进而实现组播业务的传输.整个方案的控制策略完全集中在OLT(光线路终端)一端的WSS中,简化了组播控制的方法,使整个系统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