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解决钛合金材料固体颗粒磨损问题。方法 采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分析手段,结合Johnson-cook材料模型和应变累积失效模型,对多颗粒连续冲击Ti-6Al-4V钛合金靶材的冲蚀特性和能量转化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结果 在颗粒以倾斜角度连续冲击靶材时,最大冲蚀应力呈现一定波动性。当颗粒在法向连续冲击时,靶材会快速进入稳定冲蚀阶段。在不同入射角度下,多颗粒连续冲击靶材的最大应力均位于靶材产生材料堆积的位置。在入射角90°和入射速度130 m/s下,当颗粒尺寸从50 μm增至150 μm时,最大冲击坑深度从3.124 μm增至8.997 μm。当颗粒尺寸超过100 μm后,由于加工硬化机制的影响,后续颗粒冲击产生的应力比第1次冲击产生的应力降低了30%~60%。在冲角为30°下,当摩擦因数从0增至0.2时,颗粒动能损失增大了22.69%。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摩擦因数对颗粒动能损失的影响逐渐减弱。结论 从微观机制上解释了入射角度和颗粒粒径对多颗粒连续冲蚀行为的影响,明确了摩擦因数对颗粒冲蚀过程中能量转化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本项目旨在解决建筑节能减排领域面临的多重难题,如建筑光伏大规模接入并网难、电梯发电利用难造成巨大浪费、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冲击、建筑用电电力系统扩容难等。通过自主研发绿色建筑微电网规划设计和节能控制关键技术,实现区域建筑的低碳规划设计,并研制出建筑微电网及智能化网络控制成套自主装备,将光伏发电、电梯发电、电动汽车充电等进行多目标柔性控制,实现绿色建筑节能低碳。该项目具有新颖性,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和市场开发价值,可以为我国建筑节能领域提供系统性的“低碳方案”,推动我国建筑业向着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实验室自制电热耦合测试平台,获得含预置分层与预置纤维断裂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层合板的表面电热温度场分布,并对不同电热耦合作用后的复合材料层合板试样进行了弯曲性能测试,结合失效模式分析,探究了电热耦合作用对含预置损伤CFRP层合板剩余强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损伤形式对电热响应温度场存在明显影响;相比于完好试样,分层试样与纤维断裂试样的弯曲性能和树脂基体的性能更为相关,电热耦合作用导致的后固化效应对两类预置损伤试样的性能提升效果更为明显,缓解了由预置损伤导致的性能劣化。 相似文献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