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在某高层办公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主动地挖掘项目内在的要求与特征,提出超越纯外观要求的界限。通过对城市脉络、基地状态、功能判断等一直到内在要求方面的因果关系的梳理,逐渐明晰了设计的需要,使设计更具说服力与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2.
从城市空间超负荷使用现状切入,通过对人群涌现现象及其特性的分析,提出公共空间涌现现象相关模型及不同类型的涌现机理,并结合城市设计辅助分析案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建筑学的基本问题可通过一个坐标系作为起点来解读,即由"需求一条件"和"技术一文化"两条轴线构成的坐标系这四个要素从基础层面界定了建筑与建筑学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其中,"从技术到文化"作为建筑学发展的必由路径须得到更深入的剖析。技术并非独立存在.而是有其明确的功能指向,即提升建筑满足需求的能力..建筑并不因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而实现绝对的自由,可持续发展观念便是对建筑的合理限制:面对不同的背景条件,必须从基础实情出发,切实运用恰当的技术.解决符合建筑时空坐标的诸多问题,最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精神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城市中的大型建设项目往往处于重要交通节点或多种功能高密度集中的地段,此类地段可称为"环境敏感地段"。在地段内进行建设项目的设计与评价时,需要将"交通"作为内在要素之一纳入建筑设计的范畴综合考虑,实现建筑与步行、轨道、机动车等多种交通系统的整合。以提升城市品质为目标,提出了"建筑·交通一体化"的综合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5.
玛丽丝·罗默尔是当代荷兰知名女建筑师,其设计作品与理念有着鲜明的特色,善于从社会、环境出发探讨建筑之于城市的意义。同时她将女性建筑师的细腻敏锐以及富有艺术气质的特点注入作品之中。本文通过对玛丽丝·罗默尔的访谈及其代表作品和设计理念的简介诠释,并引发对荷兰建筑师群体特征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7.
由于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时、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用地等特点,因此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呈上升趋势。但同时也暴露了在设计初期对人流量预估不足等问题,导致轨道交通站体本身容量不足,人的通行时间增加,严重降低了使用者的步行接驳效率。因此,不少站体在建成后几年内不得不进行改扩建。该文以重庆市观音桥站为例,调研站点各个出入口的人流量现状,结合轨道交通影响域步行行为特征和空间类型,分析不同使用背景下的站体改扩建方式。最后运用行人仿真软件对其改扩建方案进行验证,并提出更有效解决方案[1]。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建筑设计的涌现并非一场简单的技术革命,其背后是对自然更深切细腻的观察与反馈。数字所表达的涵义也远不仅是建筑空间与构建的几何尺寸,更浓缩与承载了众多先前无法界定描述的信息。这些技术与思想共同将建筑学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提供给人们更宽阔的视野。荷兰著名建筑ONKasOosterhuis在数字化建筑设计与理论的道路上提供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他先后提出了“程式化建筑”、“感性建筑”、“非标准建筑”、“群集建筑”、“缝筑生命体”、“超体空间”等诸多革新观念。本文通过笔者对KasOosterhuis的访谈与研究,许以“群集建筑”为例展开,可以概要性地勾勒出这位数字建筑设计领军人物的设计哲学,以期为当下数字化建筑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空间的集约化发展,以及人们对城市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精细化"逐渐成为城市与建筑设计领域的热点话题。无论是从城市、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还是从城市设计师思考问题的广度与深度来看,"精细化城市设计"是城市设计在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城市设计领域,有学者已从工具、对象、程序/管理等主要线索对"精细化"进行了相关探讨。本研究在精细化趋势下,从专题的视角切入,以"专题-专项-专用"为核心线索,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确定了精细化城市设计的涵义与特征,并对其社会、空间、技术、政策等四大基础进行了剖析,最后以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为例,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可操作的纲领性方法框架—站点影响域精细化城市设计方法,并通过3个示范案例进行了阐释。论文研究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围绕以下3组关键问题展开:首先,精细化城市设计涵义与特征是什么?第二,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精细化城市设计的社会基础、空间基础、技术基础、政策基础等的重点研究内容有哪些?第三,面对以站点影响域为例的特定城市空间,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精细化城市设计方法体系由哪些内容构成?进而,论文相应确定了以下3组联系紧密又相对独立的研究内容:1)精细化城市设计的涵义、特征及其他基本问题;2)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精细化城市设计运作的社会基础、空间基础、技术基础、政策基础;3)基于"行为-时空-安全"的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精细化城市设计方法体系。基于行为与时空的关联,以及最紧迫的安全需求,精细化城市设计是指,针对城市特定空间范围内的关键性专题事件,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深度的专项挖掘和剖析,运用相应专用技术手段与工具,实现对特定空间范围内的空间组织。通过归纳与演绎结合、仿真与现实比较、大数据与小数据结合分析、描述性与规范性研究结合等研究方法对以上主要内容的研究,最终得出了3个关键性结论如下:1)基于传统、现代主义、绿色、数字化等数代城市设计的经典理论,以"专题-专项-专用"为核心线索,在叠合与迭代的双重思维下提出了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的精细化城市设计,其具有"专、透、深"3个关键特征;2)以行为与时空互动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最典型城市区域为例,通过分别对基于"行为-时空-安全"关联的精细化城市设计方法的社会、空间、技术、政策等四大基础的解析,明确了精细化城市设计过程中各基础的重点内容及其研究过程框架;3)以"行为-时空-安全"关联问题较为突出的站点影响域为例,采用等时线对站点影响域进行了分级,针对站点影响域内精细化行为需求与复杂性环境的突出矛盾,提出了站点影响域精细化城市设计方法。在精细化趋势下,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新时代背景下城市设计理论的更新提供新的立足点与参考点,更重要的是,既为可持续城市空间建构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提供针对性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指导,也为今后制定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及具有相似特征地段相关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规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重庆江北城中央公园基督教堂的设计实践中,探索了如何在风格限制下实现创新、以建筑设计提升城市空间价值的思路,探讨了建筑如何从技术走向艺术、从环境走向意境的可能性,并着重实践了技术与艺术整合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