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范畴正由保护单个古迹点逐步走向历史街区,历史街区的提出完善了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2.
3.
本文简述在离心泵组运行过程,通过中注意细节、挖掘能效的做法,实现了操作挖潜、状态运行振动检测动态管理,进一步控制资源和能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张本着分析精神和适度整体论的观念,自觉地对建筑理论中有关概念、性质、表达以及诠释等问题进行反思,探讨建筑内在的、处于文化之中的结构性关联,以回应当代思想界对建筑问题的思考。应该意识到建筑语言在语义学方面的局限性,建筑在表现方面就不应承载过多。而建筑艺术的自身精炼过程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与诗学类似。品质方面的保证是基础性的。 相似文献
5.
7.
养老医疗空间性能化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当前,运用决策与试验评价实验室(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ISM)与遗传算法联合驱动下的医疗设施智能建造,为未来养老医疗建筑的能耗评价提供量化、科学、可度量的改造依据。在以朗诗常青藤杭州桃源站为样本的实验中,这一技术分析工程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到直接影响矩阵,创建以科学量化建筑物理性能指导设计改造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研究从城市规划中的区域、城市总体和重点地段3个方面来综合探讨如何将低碳能源系统纳入到城市规划体系中,进而综合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城市空间和生态景观等相关规划,提出和传统城市规划相结合的低碳能源系统与城市规划一体化的理论方法,以推动可持续的低碳化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钢结构构件的连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铁建筑的美在于其不同寻常的跨度与精美的细部,更高、更远是人类矢志不渝的追求;暴露在外的结构表达了构造与材料的逻辑,层次和重要的外观形象虽然由国内设计建成的众多钢结构建筑在实现大跨度方面已经驾轻就熟.但在连接方面往往呈现出手法单调或概念上的含混不清因此笔者认为.在对铜结构建筑结构与形式进行研究的同时.有必要对连接设计的原型、设计方法与控制性原则进行系统地归纳与整理.这对于钢结构建筑形态的解读与发展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历史街区的更新和改造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诸多困境,在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层面,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以传统封闭庭院为基本单元的建筑空间与新的城市功能不匹配;二是原有外部场地景观空间缺少有效连续的协同整合。以建筑学背景深度解读了2015年度英国《建筑评论》举办的"ARMIPIM未来建筑"国际设计竞赛作品"空中庭院——常州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通过对常州青果巷历史街区的改造和更新重新思考了历史街区的现代表达方式,并从建筑和景观2个层面的空间设计进行尝试和突破。街区的更新改造不再局限于"修旧如旧"的照搬传统街区和建筑格局,而是在新建区域内以现代建筑的抽象设计语言创新性地表达和升级传统建筑空间形制,并通过外部场地的景观空间设计对整个街区进行整合与织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