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28篇 |
免费 | 348篇 |
国内免费 | 25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37篇 |
综合类 | 508篇 |
化学工业 | 810篇 |
金属工艺 | 401篇 |
机械仪表 | 456篇 |
建筑科学 | 639篇 |
矿业工程 | 593篇 |
能源动力 | 151篇 |
轻工业 | 679篇 |
水利工程 | 379篇 |
石油天然气 | 328篇 |
武器工业 | 40篇 |
无线电 | 89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70篇 |
冶金工业 | 371篇 |
原子能技术 | 94篇 |
自动化技术 | 58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9篇 |
2023年 | 111篇 |
2022年 | 136篇 |
2021年 | 134篇 |
2020年 | 142篇 |
2019年 | 136篇 |
2018年 | 123篇 |
2017年 | 73篇 |
2016年 | 94篇 |
2015年 | 111篇 |
2014年 | 198篇 |
2013年 | 187篇 |
2012年 | 200篇 |
2011年 | 219篇 |
2010年 | 232篇 |
2009年 | 246篇 |
2008年 | 205篇 |
2007年 | 225篇 |
2006年 | 191篇 |
2005年 | 183篇 |
2004年 | 215篇 |
2003年 | 220篇 |
2002年 | 218篇 |
2001年 | 230篇 |
2000年 | 177篇 |
1999年 | 207篇 |
1998年 | 184篇 |
1997年 | 144篇 |
1996年 | 168篇 |
1995年 | 128篇 |
1994年 | 163篇 |
1993年 | 180篇 |
1992年 | 175篇 |
1991年 | 196篇 |
1990年 | 184篇 |
1989年 | 195篇 |
1988年 | 84篇 |
1987年 | 130篇 |
1986年 | 127篇 |
1985年 | 136篇 |
1984年 | 118篇 |
1983年 | 100篇 |
1982年 | 77篇 |
1981年 | 94篇 |
1980年 | 68篇 |
1979年 | 70篇 |
1958年 | 52篇 |
1957年 | 62篇 |
1956年 | 77篇 |
1955年 | 5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正> 核工业部第二研究设计院参考有关美国专利,采用先进的焊接工艺,于1982年为北京合成纤维实验厂焊接制成两套不锈钢喷丝头。1983年已喷出直径小于4微米的聚丙烯超细纤维,并直接在滚筒上接收制成过滤布,过滤效率一般为99%,加静电后可达99.99%。 相似文献
2.
丝绸织物的防缩技术,在施行树脂加工的织物上,有使其产生拒水性,防止水向纤维内部进入而赋予防缩效果的方法,和利用其,也纤维或胶原蛋白质,以物理性阻止丝绸因吸水而收缩的方法;但是,很少采取施行树脂加工纤维的非结晶领域内,使之交联结合赋予织物具有充分防缩效果的方法。这种加工法之一种环氧加工法,已收到纺绸防缩效果,但对一越绉纬丝方向产生急剧收缩的状况,还未看到有效的防缩处理方法。因此,浅井等对JISL1042—83B法的收缩力试验法,研究了纬丝有25%收缩的一越绉的防缩加工方法,已出现显著的防缩效果。有报导,弄清了弥为氨基磷腈(N=P(NH_2)_2)_n的化合物,特别用n=3的六氨环磷脂溶液处理丝绸时,呈现 相似文献
3.
<正> 现在的工件加工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加工件用作定位基准的表面总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误差,所以在一般定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误差,即定位误差中的基准位置误差。过去常常对定位误差计算法只是计算平面内产生的误差。随着加工精度的提高,越来越显示了定位误差计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工件在空间的六个自由度,用矩阵法表达更好,矩阵法可以计算工件空间任意点的误差。它还可用计算机求解,便于确定工件最佳定位方案。矩阵法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5.
6.
7.
8.
业已明了,SOI器件用绝缘物进行元件隔离,可减小电容和布线电容值。所以,人们深信集成电路可达到更加高密度,高速化。大家早就知道,SOI器件有采用在蓝宝石单晶衬底上外延生长单晶硅薄膜的“蓝宝石上硅”(SOS)器件及采用在SiO_2上沉积多晶硅薄膜制作的“绝缘体上硅”(SOI)器件。采用多晶硅薄膜制作的SOI器件与SOS器件相比较,其特点是,由于SOI器件能在非晶形绝缘膜上制作,所以,可采用任意衬底。但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其采用的薄膜不是单晶而是多晶,所以晶粒边界会造成载流子紊乱,MOS FET的场效应迁移率与体硅及SOS相比,降低至1%。 相似文献
9.
鞍钢开发并试生产的冷轧罩式退火双相钢,具有高强度,低屈强比,无屈服点延伸,均匀伸长率大,加工硬化性和烤漆硬化性强等特点,该钢还具有优良的疲劳性能,焊接性能以及优越的冷成型性和形状稳定性等强塑性的良好匹配,其力学性能达到了日本新日铁标准SAFC55D水平,是我国目前强度级别最高的冷冲压用钢。 相似文献
10.